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腹泻病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5-31
/ 2

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腹泻病人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马凯悦

北京市和平里医院           北京市  100013

【摘要】目的:分析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慢性腹泻病人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30例慢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15例,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与对照组(15例,常规治疗),2组均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大便次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大便次数,2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腹泻患儿实行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能减少大便次数,其治疗效果更理想,可推广。

【关键词】:慢性腹泻病人;艾灸;穴位贴敷治疗;大便次数;治疗效果

慢性腹泻(Chronic diarrhea,CD),消化系统疾病,其临床显著症状为排便次数较多,患儿排便次数≥3次/d,粪便量较多,且粪质稀薄,CD病程较长,且容易反复发作,病情具备难愈迁延等特征,针对CD者,其治疗方法多元化,如中药穴位贴敷、艾灸、补液、纠正脱水等,所选治疗方法不同,临床治疗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基于此,研究以2021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CD患儿30例为对象,分析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收治的CD病人共30例,收治时间(2021.9-2022.9),随机数字表法1:1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6-14岁,平均(10.21±1.19)岁。观察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6-14岁,平均(10.23±1.16)岁。对比2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参与研究者均知情,在入组同意书上签名。

1.2方法

1.2.1治疗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蒙脱石散3g/次,3次/d。

观察组: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艾灸穴位:神阙、中脘、天枢,温和灸下,皮肤2-3cm,针灸10min,考量患者耐受程度,1次/d,7次1疗程。穴位贴敷:沉香、丁香、葛根等磨粉,按一定的比例,用蒸馏水配制,后用无菌贴在神阙穴上进行敷贴,穴贴2h/次,1次/d,7次1疗程。

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疗程,14d1疗程。

1.2.2护理法

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叮嘱家属为患儿准备易消化、清淡食物,不可食用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告知家属注意观察患儿腹泻次数、量、大便性状、时间等;主动问询患儿病情,了解患儿服药后是否过敏;指导患儿更改排便习惯,作息规律,家属要多带领患儿参与户外运动;注意观察患儿情绪变化,以做游戏、讲故事等形式,转移注意力;适当宽慰患儿家属,及时告知患儿病情进展。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大便次数;治疗效果,a显效:症状基本消失;b有效:症状改善;c无效:未见改善。总有效率=1-c。

1.4统计学分析

SPSS 20.0软件。计量、计数数据分别指代为(±s)、%,检验t、χ2;(P<0.05)统计差异存在。

2.结果

治疗前,大便次数,2组比较,无差异(P>0.05);2组治疗后组内对比大便次数较之治疗前更少(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大便次数比较(±s;次/d)

组别

大便次数

t

P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n=15)

6.22±1.58

3.47±1.22

5.335

<0.001

对照组(n=15)

5.96±1.66

4.66±1.33

2.367

0.025

t

0.439

2.554

-

-

P

0.664

0.016

-

-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14/15,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60.00%(9/15,显效3例、有效6例、无效6例),组间对比=4.658,观察组更高,差异显著(P=0.031<0.05)。

3.讨论

CD,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病发时,患儿会出现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更改、大便性状变化等,且CD持续时间不短,严重影响正常生活、学习[2]。过去,临床多以西医治疗为主,可暂时缓解患儿腹泻症状,但停药后,还会继续发作,治愈难度较大,降低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大便次数比较,2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便次数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说明对患儿实行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中医认为,CD隶属“泄泻”范围,多和患儿自身脾胃虚弱联系密切,多因外邪感染所致,导致脾胃受伤,引起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形成腹泻[3]。艾灸,经药物作用,合艾绒灸火的热力,经筋络传导至穴位,活血效果更显著,行气作用显著,针对筋络可达成疏通效果,可散结,消肿功效良好,且燃烧期间,热量形成,该热量可经神经和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强化细胞活化能,从而有效治疗病灶。穴位贴敷,经皮肤表面角质层、毛囊、皮脂腺、汗管口渗透,确保药效完全发挥,并针对神经末梢、特殊感受器进行刺激,助力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得到良好调节,促进患儿病情好转。通过综合护理,其中,心理疏导可调节患儿家属心理状态,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生活指导可助力患儿养成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且保证作息规律;运动指导,可强身健体,增强患儿抵抗力、免疫力;健康宣教可加深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纠正其对CD的错误认知。

综上所述,针对慢性腹泻患儿,本次研究采用艾灸及穴位贴敷治疗,促使大便次数有效缩减,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更显著,可普及。

参考文献:

[1] 王娇梅,庄唯. 清肠止泻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价值研究[J]. 甘肃科技,2022,38(18):99-101.

[2] 季春艳,李冰石,颜权云,等. 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雷火灸及穴位贴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21,27(2):56-59.

[3] 李欣源,贺雅琪,陈洁,等. 基于现代穴位贴敷治疗腹泻选穴及贴敷用药规律分析[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8(2):33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