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市中医院 黑龙江宁安157400
【摘要】目的:探讨诊断脑梗死患者时采用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全血hs-CRP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于2022年6月,选取了我院62例脑梗死确诊患者进行研究,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时选择了同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受试者实施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对比两组受试者以上指标的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的FIB、D-二聚体、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TT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诊断脑梗死患者时采用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全血hs-CRP检测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对患者的凝血情况和病情进展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关键词】脑梗死;APTT;FIB;D-二聚体;hs-CRP
脑梗死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以及缺血等现象所造成的局部性脑组织出现缺血现象,在整个脑卒中疾病中的发病率较高[1]。脑梗死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非常高,发病后受供血和供氧不足的影响,导致机体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患者的症状一般会在发病后三天内加重,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的检查诊断可以尽早对患者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干预。临床的相关研究发现,受到脑梗死的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产生影响,超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与脑梗死的发病密切相关[2]。本次研究探讨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全血hs-CRP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于2022年6月,选取了我院62例被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扫描证实为脑梗死,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时选择了同期的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6名、女性26名,年龄最小为42岁、最大为68岁,平均年龄(58.67±5.69)岁;对照组中男性33名、女性27名,患者的年龄取值为42岁-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39±5.71)岁。为降低两组受试者的组间一般资料对试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此次研究开始前对比了一般资料,发现两组之间的性别和年龄等情况差异较小,经统计学检验,P>0.05,发现未对试验结果产生干扰。
1.2方法
采集两组受检者的两管2ml静脉血,第一管置于109mmol/L枸橼酸钠1:9抗凝管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用3500r/min离心10分钟,取血浆,使用迈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C2000-A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采用双磁路磁珠法测定APTT、FIB和D-二聚体的含量;第二管置于EDTA-K2抗凝管,混匀,使用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QMT8000免疫定量分析仪,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全血hs-CRP的水平。所有标本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2小时内检测完成。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受试者的血浆APTT、血浆FIB、血浆D-二聚体、全血hs-CRP含量。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6.0完成统计学分析,以(±s)表示“APTT、FIB、D-二聚体、hs-CRP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组数据整体比较,采用t检验,若P值小于0.05表明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显。
2结果
两组受试者的APTT、FIB、D-二聚体、hs-CRP水平对比
观察组的FIB、D-二聚体、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TT低于对照组,均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和hs-CRP水平对比(±s)
组别 | APTT(s) | FIB(g/L) | D-二聚体(μg/mL) | hs-CRP(ug/ml) |
观察组(n=62) | 30.22±7.11 | 3.81±0.69 | 1.29±0.42 | 11.14±1.21 |
对照组(n=60) | 33.45±8.47 | 3.49±0.55 | 0.46±0.11 | 0.71±0.15 |
P值 | 0.0255 | 0.0058 | <0.0001 | <0.0001 |
3结论
近年来脑梗死患者的数量在逐年攀升,脑梗死的高发病率、高致残率、致死率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准确的检查诊断对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均有积极的意义。
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在疾病的进展过程中都表现为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失调。本次研究对脑梗死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全血hs-CRP检测,发现脑梗死患者的FIB、D-二聚体、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PTT低于对照组。FIB是一种纤维蛋白前体,是凝血酶的底物,也是高浓度纤溶酶的靶物质,APTT是反映凝血因子变化的指标,APTT的缩短表明凝血因子的含量增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3,4]。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水解后产物,可产生特异性的降解产物,表现出机体的血液凝结状态[5]。hs-CRP是一种能够对炎症反应进行鉴别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能够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重要炎性预测因子进行初期的鉴别。
综上所述,使用诊断脑梗死患者时采用血浆APTT、FIB、D-二聚体和全血hs-CRP检测在临床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以对患者的凝血情况和病情进展情况进行了解,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
参考文献:
[1]高会文,霍琰梅,王巍,沈伟,岳淑敏,曹素梅,鲁晓花,陈晓峰,马惠姿.老年腔隙性脑梗死合并CMBs患者血压及血清UA、FIB、D-D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3,27(01):1-4.
[2]郑梦琳,沈雷,刘晨,邱长春,金铭,王宁宁,胡莹,林树东,才奇博,张昊,李静平,武楠,郑玉婷,张智龙,杨秀静.脑梗死患者血清Hcy联合MPV检测与颈动脉血管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23,21(01):16-19.
[3]施城东,樊卫,张娟,朱平,吴新华,郝玉.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黏度及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研究,2022,35(11):1605-1608.DOI:10.13429/j.cnki.cjcr.2022.11.026.
[4]赖宝瑶,林铭健,洪永灯.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D-二聚体和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2,20(29):82-85.DOI:10.14033/j.cnki.cfmr.2022.29.023.
[5]孙佩辉.血浆CysC、Hcy、D-D及hs-CR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07):120-122.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2.07.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