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市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1930
摘要:目的 探讨悬浮红细胞输注量对受血者血钙浓度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1-2023.1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悬浮红细胞输血治疗患者为对象。根据24 h内输血量分为常规输血组(n=40,输血量≤18 U)和大量输血组(n=40,输血量>18 U)。比较两组血清钙离子浓度及低钙血症发生率。结果 输血后1 h、24 h常规输血组血清钙离子浓度高于大量输血组(P<0.05)。输血后1 h常规输血组低钙血症、重度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大量输血组(P<0.05);输血后24 h两组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大量输血后受血者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发生低钙血症及重度低钙血症的风险升高,因此输血期间应密切监测血清钙离子水平。
关键词:悬浮红细胞;输注量;血钙浓度
输血治疗是临床挽救危重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患者的失血量不同其所需输注的血液品种及数量均存在差异。临床在抢救大出血患者时,大量输注悬浮红细胞为常用的输血治疗方式。成人在24 h内输注红细胞悬液≥18 U称为大量输血,大量输血可引起多种输血相关并发症,严重者可致输血性溶血等,危及患者生命[1]。受血者在接受大量输血后血清K+浓度可出现大幅波动,此外,机体的酸碱平衡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在输血时均需密切关注[2]。目前对于受血者接受不同剂量悬浮红细胞输注后血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低钙血症发生率等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探究悬浮红细胞输血量对受血者血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1-2023.1本院收治的80例接受悬浮红细胞输血治疗患者为对象。排除入组前服用维生素D或钙制剂药物者;甲状旁腺功能异常者。根据24 h内输血量分为常规输血组(n=40,输血量≤18 U)和大量输血组(n=40,输血量>18 U)。常规输血年龄20~76(42.31±6.59)岁,男性24例,女性16例。大量输血组年龄22~75(41.84±6.67)岁,男性26例,女性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采集患者输血前、输血后1 h、输血后24 h空腹静脉血,离心分离,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钙离子水平。统计低钙血症发生率,血清钙离子<2 mmol>为低钙血症,<1.8 mmol/L为重度低钙血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不同时间血清钙离子浓度
输血后1 h、24 h常规输血组血清钙离子浓度高于大量输血组(P<0.05)。
表1 两组不同时间血清钙离子浓度()
组别 | n | 输血前 | 输血后1 h | 输血后24 h |
常规输血组 | 40 | 2.21±0.14 | 2.04±0.12 | 2.08±0.17 |
大量输血组 | 40 | 2.24±0.18 | 1.81±0.34 | 1.90±0.23 |
t | 0.832 | 4.034 | 3.980 | |
P | 0.408 | <0.001 | <0.001 |
2.2 两组输血后不同时间低钙血症发生率
输血后1 h常规输血组低钙血症、重度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大量输血组(P<0.05);输血后24 h两组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
表2 两组输血后不同时间低高血症发生率n(%)
组别 | n | 输血后1 h | 输血受24 h | ||
低钙血症 | 重度低钙血症 | 低钙血症 | 重度低钙血症 | ||
常规输血组 | 40 | 7(17.50) | 1(2.50) | 2(5.00) | 0 |
大量输血组 | 40 | 30(75.00) | 8(20.00) | 7(27.50) | 1(2.50) |
χ2 | 26.600 | 6.135 | 3.130 | 1.013 | |
P | <0.001 | 0.013 | 0.077 | 0.314 |
3 讨论
枸橼酸钠是常用的血液保养液成分,其可与血液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进而抑制凝血反应过程中依赖钙离子的过程[3]。枸橼酸钠的最低抗凝浓度为0.2%,故在保存液中其浓度1.32~2.63%方可发挥抗凝效果。报道指出,枸橼酸盐在体内蓄积重度水平为1.0 g/L,以人体平均体重60 kg计算,常用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品输注的理论中毒剂量为64 U[4]。
本文中两组患者输血治疗后钙离子浓度均降低,输血后24 h其浓度略有回升,常规剂量输血组钙离子浓度高于大量输血组,提示大量输血治疗对钙离子浓度的影响较大。研究指出,输注的血液产品中枸橼酸盐剂量超过受血者机体代谢能力时,可出现枸橼酸盐蓄积中毒及低钙血症[5]。本文中大量输血治疗组输血后1 h低钙血症及重度低钙血症发生率高于常规输血组,其原因可能为大量输注红细胞后,可促进受血者的三羧酸循环,降低血液pH值,导致低血钙的发生[6]。同时大量输血后受血者出现低体温,肝细胞在低温状态下代谢功能受抑制,枸橼酸盐的代谢速度减慢,进一步加重低钙血症,临床在大量输血过程中应监测钙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预防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7]。
综上所述,大量输血后受血者血清钙离子浓度降低,发生低钙血症及重度低钙血症的风险升高,因此输血期间应密切监测血清钙离子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波. 在输血治疗中RhE抗原对受血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4(21):77-80.
[2]王怡涵.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血清钠离子、钙离子表达水平及其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性[J].实验与检验医学,2021,39(4):964-967.
[3]周会东.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血液检验指标变化特征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9):22-2224.
[4]唐雀美,王梦雅,陈学军,尹明伟,沈月芳,徐军,金小波.换血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指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观察[J].临床输血与检验,2022,24(1):33-37.
[5]王微. 妇科肿瘤患者大量输血后的临床检验指标变化观察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21, 19(17):100-101.
[6]赵玲芝, 黄琪富, 夏彩艳. 大量输血治疗后患者血液检验指标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 2021, 37(8):94-95.
[7]李思萌, 李碧娟, 张志敏. 大量输血后血钙的变化及输血后低钙血症的影响因素[J].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8, 20(4):35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