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幕原理在单元幕墙系统防水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雨幕原理在单元幕墙系统防水设计中的应用

欧伟强, ,郑胜林, ,张宗为 

广州江河幕墙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1340

摘要:本文在实际工程案例以及幕墙四性试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雨幕原理(等压原理)的底层作用逻辑,论证单元幕墙的防水性能与气密性之间的关系,提倡在幕墙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系统容错性的原则,并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雨幕原理;等压原理;单元幕墙;气密性;水密性;容错性

1引言

建筑幕墙防水、排水设计、渗漏水处理,是幕墙设计、施工,以及试验过程中必须考虑和面临的一个通用性的问题。如果前期幕墙系统设计和防水设计处理不当,或者后期施工安装质量欠佳,当遇到飓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幕墙渗漏水是大概率事件。幕墙渗漏水不仅会造成建筑物室内财产损失,也会让施工单位产生维修成本支出,更会对施工单位的品牌口碑造成不利的影响。

2 单元幕墙系统如何实现可靠的防水性能

对于单元幕墙系统公、母型材插接构造,一般由三道密封(闭环)和两个空腔组成,从室外面起排列顺序为,第一道密封--前腔--第二道密封--后腔--第三道密封。第一道密封一般采用截面较大且伸缩性较好的胶条设计,主要为搭接形式,目的在于适应插接缝变形的同时,又能挡住大部分的自由水进入系统前腔。第二道密封是主要的防水线,采用公、母型材插接的形式,以穿条式密封胶条作为配合,达到相对较好的防水效果。第二道密封闭环的底部有排水透气孔,目的在于使系统的前、后空腔形成无障碍排水路线的同时,又能使系统的前、后空腔与室外大气形成等压,即等压幕墙系统。

第三道密封是气密线。作为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它必须具备符合规范要求的气密性能。如前文所述,系统的前、后空腔与室外大气,是通过透气孔达到等压效果的。而达到等压的前提条件是,第三道气密线的气密性能完好。假设气密线漏气了,系统的后腔中的空气将流向室内侧,此时后腔相对前腔就会形成负压,继而前腔的空气会流向后腔。此时前腔相对室外大气就会形成负压,则室外的空气就会流向前腔。整个系统就会形成由室外到室内的阶梯式气压差,压差大小取决于气密线的漏气程度。如果此时室外有大量的水,则水就会顺着气压差进入前腔,继而进入后腔。当大量的水在后腔堆积,漫过水槽高度,就会向室内冒水,幕墙渗漏水就这样产生了。

3幕墙系统容错性设计的必要性

在幕墙系统设计中运用雨幕原理来达到满足要求的防水等级,是幕墙行业的共识。而幕墙产品的防水性能,不仅取决于幕墙系统设计的优劣,还与加工组装质量,以及现场施工安装质量有直接的关系。俗话说没有密不透风的墙,再好的幕墙产品,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水密和气密。因此,本文提出在幕墙系统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容错性原则,即当幕墙产品在加工环节或施工环节出现一定程度的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幕墙的气密线产生一定程度的漏气,而幕墙产品依然能发挥良好的防水能力。

4喷淋试验论证

本试验利用现有幕墙工程的四性试验箱体,在其完成常规四性试验后所进行的一个附加试验。

试验名称:幕墙静态淋水试验(破坏性)。

试验目的:研究等压原理对幕墙防水的影响。

幕墙系统类型:单元式幕墙。

试验箱体:横向4块x竖向2.5块单元板(带转角),如图1所示。

主要测量仪器:压差计,如图2所示。

执行标准: ASTM E331 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Water Penetration of Exterior Windows, Skylights, Doors, and Curtain Walls by Uniform Static Air Pressure Difference (美:外窗、采光顶、门、幕墙均匀静态气压差下的渗漏水测试方法)

试验方法:在单元幕墙的横梁和立柱端部的后腔位置,设置30mm*60mm透明观察窗,观察幕墙系统后腔的实际进水情况。在横梁后腔和室外位置,分别设置压差计传感器,观察和读取系统后腔和室外大气的气压差,如图3所示。对试验箱加载一系列的负压值后,以规定的水流量,对试样进行喷淋试验,喷淋时间达到规定时间后,读取压差计读数,同时通过立柱和横梁的透明观察窗,观察幕墙系统内部的进水情况,以及幕墙的渗漏水情况。做好试验过程记录。

                    1:试验箱体                             2U型压差计               3:观察窗和压计设置

试验过程:

(1)由于幕墙试样已进行过常规四性测试,进行附加试验前,需先检查幕墙试样的密封性是否完好。密封性合格,进行下一步测试。

(2)打开喷淋装置,水流量保持在3.4L/㎡/min。试验箱加载负压,分别按-1.0Kpa,-2.0Kpa,-2.5Kpa三个级别逐步加载。每达到相应的气压级别时,均持续喷淋15分钟,然后读取压差计,并通过观察窗观察系统后腔进水情况。据观察,在三个气压级别时压差计读数均为0pa,表明幕墙系统后腔气压与环境气压相等,即等压。立柱和横梁的观察窗也未发现有水流迹象,表明水没有进入幕墙水槽位置。

(3)关闭喷淋装置,试验箱内泄压,静止5分钟。

(4)打开喷淋装置,水流量保持在3.4L/㎡/min。试验箱内气压加载到-1.0Kpa。在横梁观察窗位置钻一个直径为8mm的圆孔(漏气面积为50mm2),模拟幕墙系统气密线破坏。持续喷淋15分钟后,压差计读数为20pa,表明幕墙系统后腔与环境之间产生了少量的气压差。通过观察窗观察系统后腔,并未发现有水流迹象,表明水没有进入幕墙水槽位置。

(5)水流量继续保持在3.4L/㎡/min。试验箱内气压加载到-1.5Kpa。持续喷淋15分钟后,压差计读数为40pa,表明幕墙系统后腔与环境之间的气压差开始提升。通过观察窗观察系统后腔,并未发现有水流迹象,表明水没有进入幕墙水槽位置。

(6)水流量继续保持在3.4L/㎡/min,试验箱内气压维持在-1.5Kpa。在横梁观察窗位置钻第2个直径为8mm的圆孔,此时漏气面积为100mm2,模拟幕墙系统气密线进一步破坏。持续喷淋15分钟,压差计读数为60pa,表明幕墙系统后腔与环境之间的气压差进一步提升。通过观察窗观察系统后腔,并未发现有水流迹象,表明水没有进入幕墙横梁水槽位置。

(7)水流量继续保持在3.4L/㎡/min,试验箱内气压维持在-1.5Kpa。在横梁观察窗位置钻第3个直径为8mm的圆孔,此时漏气面积为150mm2,模拟幕墙系统气密线进一步破坏。持续喷淋15分钟,压差计读数为80pa,表明幕墙系统后腔与环境之间有明显的气压差,不再等压。通过横梁观察窗可以观察到,有少量水进入水槽位置,但水量和水位在可控范围内,并未发生溢水或渗漏水现象。

(8)水流量继续保持在3.4L/㎡/min,试验箱内气压维持在-1.5Kpa。在横梁观察窗位置直接割除10mm*60mm大小的矩形气孔,此时漏气面积总共为750mm2,模拟幕墙系统气密线极端破坏。此时压差计读数为1200pa,幕墙系统后腔与环境之间产生巨大的气压差,系统等压条件完全丧失。通过横梁观察窗可以观察到,大量水进入水槽位置,逐渐注满,并向室内溢水,幕墙开始发生渗漏水。试验结束。

5总结与幕墙设计建议

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幕墙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漏气时,其防水性能会发生削弱,但只要不超过某一限值,就不至于往室内渗漏水,这就是幕墙系统容错性设计发挥了作用,容错性是一个良好的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设计建议:在幕墙设计阶段、加工及安装环节,应确保第三道密封的气密性符合规范要求;系统前腔和后腔应有尽可能较大的深度,第三道密封和第二道密封距离越大越有利于防水;水槽高度应尽可能大,水的重力也有利于防水;第二道密封的排水透气孔应有足够的透气面积,且应保持畅通。

参考文献

[1]郑胜林.幕墙设计原理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2]美国材料测试行业协会.ASTM-E331外窗、采光顶、门、幕墙均匀静态气压差下的渗漏水测试方法[S].美国,2016.

[3]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T/CECS 745-2020装配式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S].北京:中国计划出本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