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的作为义务与刑事负责边界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3

过失犯的作为义务与刑事负责边界研究

张冲,姚斌

 山东国曜琴岛律师事务所(山东济南250014)

要:本文旨在研究过失犯的作为义务与刑事责任的边界,重点关注过失犯罪的主体在行为上应承担何种义务,以及在承担义务的过程中何时应负刑事责任。首先,文章对过失犯罪的基本概念和特征进行了阐述。接着,探讨了过失犯罪的作为义务,包括常见的专业、监管、照顾等方面,以及不同义务层次之间的关系和权衡。文章还讨论了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边界,即何时应当视为过失犯罪行为达到刑事责任的标准。最后,文章总结了过失犯罪作为义务与刑事责任的关系,认为应当充分考虑行为人的过错程度、所承担的义务程度以及行为结果等因素,确立过失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边界。本文对于完善刑法学理论体系、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争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过失犯;作为义务;刑事责任;

过失犯罪是刑法中的一种犯罪形式,其特点是虽然犯罪人没有故意犯罪的意图,但是由于其疏忽、不注意等过失行为造成了犯罪后果。过失犯罪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责任性。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些新型犯罪方式也随之出现。过失犯罪也不例外,在交通、建筑、食品安全等领域中,由于过失行为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多。同时,在司法实践中,过失犯罪的界定和量刑标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制度完善。因此,开展过失犯罪的作为义务和刑事责任的边界研究,探讨过失犯罪的刑罚范围和量刑标准,对于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能够深入剖析过失犯罪的概念和特征,探讨过失犯罪的作为义务与刑事责任的关系,有利于加深人们对过失犯罪的认识和理解。此外,对于刑法理论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其次,本文能够促进刑事司法实践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通过深入研究过失犯罪的作为义务与刑事责任的边界问题,可以更加准确地界定过失犯罪行为与故意犯罪行为的区别,从而更好地制定和执行刑事政策和刑事法律。本文对于完善我国刑事法律制度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通过对过失犯罪的作为义务和刑事责任的界定以及量刑标准等问题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为完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推动我国刑事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一、过失犯的作为义务和刑事责任

1.过失犯罪的基本概念

过失犯罪是指犯罪人因为没有达到必要的注意、谨慎和尽职程度,而导致了某种结果的犯罪行为。相对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是在犯罪人的意志和意图之外,由于犯罪人的疏忽或者犯罪人应当知道但没有预见到的结果而产生。过失犯罪的特点是在于犯罪人的过错程度,其责任程度相对较轻,但是仍然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过失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人的过失。犯罪人的过失是指其没有达到必要的注意、谨慎和尽职程度,而导致了犯罪结果的发生。这与故意犯罪不同,故意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人的故意和意图。其次,过失犯罪的客观方面是犯罪结果。犯罪结果是指由于犯罪人的疏忽或者犯罪人应当知道但没有预见到的结果而产生的损害或者危害。例如,驾驶员因为疏忽导致交通事故,就是一种典型的过失犯罪行为。过失犯罪的过错程度较轻。相对于故意犯罪,过失犯罪的过错程度较轻。因为犯罪人的过失通常是由于疏忽或者犯罪人的认识和判断上的缺陷而产生的,犯罪人本人也没有故意的犯罪倾向。

2.过失犯的作为义务的内涵和范围

过失犯罪是指因过失行为导致了犯罪结果的犯罪行为。过失犯的作为义务是指过失犯在犯罪前应当尽到的合理、必要的防范义务。过失犯的作为义务涉及的范围包括防范能力和防范知识两个方面。防范能力指过失犯在实际行为中具备的防范能力,如掌握必要的技能和知识、拥有必要的工具等。防范知识则指过失犯在实际行为中应当掌握的相关知识,如安全防范知识、专业知识等。过失犯的作为义务还包括了防范行为和防范结果两个方面。防范行为指过失犯应当采取的合理、必要的措施,如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等。防范结果则指过失犯应当防止的危害后果,如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等。过失犯的作为义务还需要考虑具体的行为背景和社会背景因素。在一定的行为背景下,过失犯的作为义务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在交通事故中,过失犯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如减速、让行等。总之,过失犯的作为义务是指过失犯在实际行为中应当尽到的合理、必要的防范义务,其涵盖的范围和内涵是相对灵活和多样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界定。

3.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刑罚和刑事处罚的其他形式。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是法定原则。这一原则指的是只有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犯罪人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这是现代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也是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保障。刑事责任具有公正性。刑事责任的实施应当基于证据、依法行事,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刑事责任的公正执行。这是刑事司法实践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刑事责任还具有人性化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犯罪人的人性和尊严,要求刑事责任的实施应当尊重犯罪人的人权,遵循刑事程序和刑罚执行的人性化原则。这也是现代刑事法律制度中重要的价值取向。刑事责任还具有预防性和惩戒性。预防性是指刑事责任的实施应当有助于预防犯罪的发生,降低犯罪率;惩戒性则是指刑事责任的实施应当对犯罪人产生惩戒作用,警示社会,维护社会秩序。这是刑事法律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刑事司法实践的重要意义。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是刑事法律制度的核心要素,反映了社会公正、人性化和预防惩戒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要求,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和公正正义具有重要作用。

二、过失犯的刑罚范围与量刑标准

1.刑罚范围的界定和适用

过失犯的刑罚范围是指在刑事法律制度中,对过失犯罪行为者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的范围和程度进行界定和规定。过失犯的刑罚范围的界定和适用是刑事法律制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安全和公正正义具有重要意义。在刑罚范围的界定和适用中,过失犯的轻过失和重过失的刑罚应当分别进行界定和规定。轻过失是指犯罪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轻信他人等原因造成的损害后果较轻的犯罪行为,其刑罚应当较轻。比如,在交通事故中,犯罪人因疏忽大意导致轻微交通事故的,应当被判处轻罚。重过失则是指犯罪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者轻信他人等原因造成的损害后果较重的犯罪行为,其刑罚应当较重。比如,在施工安全事故中,犯罪人由于违反安全规定而导致工人死亡的,应当被判处重罚。在刑罚范围的适用中,还需要考虑过失犯的具体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比如,过失犯在犯罪行为中是否有预见性、是否存在违法犯罪成本等因素,都会对其刑罚的适用产生影响。此外,还需要考虑社会对过失犯的刑罚是否具有支持和接受度,以及刑罚的实际执行效果等因素。

2.量刑标准与原则

在刑法中,过失犯的刑罚一般比故意犯轻,但对于过失犯的量刑标准和原则,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过失犯的量刑标准应当综合考虑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和犯罪人的过错程度。在具体操作中,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及犯罪人的个人情况、过错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量刑标准,进行量刑决定。过失犯的量刑原则应当遵循罪刑相当原则。罪刑相当原则是指罪行轻重和刑罚轻重应当相当,不能有过重或过轻的情况发生。对于过失犯的量刑原则,也应当严格遵循这一原则,确保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过失犯的量刑原则还应当注重犯罪的后果。在犯罪行为中,由于犯罪人的过失导致的后果可能是不同的,比如财产损失、人身伤害等。对于这些后果,应当综合考虑其严重程度,作为量刑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过失犯的量刑原则还应当考虑犯罪人的过错程度。过错程度是指犯罪人在犯罪行为中,因为疏忽或其他原因,未能尽到应尽的注意义务或安全保障责任,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犯罪人的过错程度越严重,其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也就越重。总而言之,过失犯的量刑标准和原则是刑法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刑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操作中,应当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后果的严重程度、犯罪人的个人情况和过错程度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量刑决定。

三、司法实践与问题

1.过失犯罪的司法实践概况

过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过失犯罪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而且过失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难点。过失犯罪的罪责和刑事责任是比故意犯罪要轻的。因为过失犯罪没有直接的故意,所以对于刑罚的定量、量刑等也会相应降低。然而,由于过失犯罪仍然给社会带来了危害和损失,因此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准确判断过失的程度,以便定罪和量刑,对于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一般采用量刑宽严适度的原则,以达到刑事法律制度的预防和惩戒目的。过失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较大的证明难度。因为过失的本质是疏忽、疏漏、忽视职责等,这些行为并不会像故意行为一样留下直接的证据。因此在司法实践中需要充分利用证据链,通过间接证据和相关人证言等手段来证明犯罪事实。此外,过失犯罪的作为义务和刑事责任边界不明确,这也是司法实践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因为过失犯罪并不是直接故意犯罪,所以在确定作为义务和刑事责任边界时需要综合考虑犯罪人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作为义务的具体内容等方面的因素。过失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具有一定的特点和难点,需要结合犯罪的具体情况和证据材料,综合考虑作为义务和刑事责任边界等方面因素来进行判断和量刑。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刑法制度和司法实践,提高对过失犯罪的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保障社会公正和人权。

2.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在过失犯的作为义务与刑事负责边界研究领域,尽管已经有一些理论和实践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待解决的难题。

(1)过失犯罪的作为义务与刑事责任边界不明确。在刑法中,过失犯罪的作为义务和刑事责任边界并不明确,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很难确定过失犯罪的界限。这是因为过失犯罪既具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如犯罪人是否应当意识到犯罪后果等,又具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如作为义务的具体内容等。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应当在刑法层面上进一步完善过失犯罪的相关规定,明确过失犯罪的界限和作为义务的具体内容,以便在司法实践中更加明确判断。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犯罪人主观方面的调查和证明,比如通过询问犯罪人当时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过程等来判断其是否存在过失犯罪。

(2)过失犯罪证明难度较大。在过失犯罪的司法实践中,证明难度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为过失犯罪是由于疏忽、疏漏等非直接故意行为导致的,证明其行为具有过失性质需要充分考虑间接证据和相关人证言等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司法实践中加强证据收集和证据链的构建。比如可以通过调查犯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了解其对于作为义务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存在疏忽等情况。同时,还需要对证据进行有效的组合和分析,充分体现证据的证明力度,从而增加犯罪证明的说服力。

(3)刑罚量刑不够科学合理。在过失犯罪的刑罚量刑方面,由于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刑罚的确定上也需要有所不同。但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过失犯罪的刑罚量刑不够科学合理的情况。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应当在刑法层面上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刑罚量刑标准,以适应过失犯罪的特点。同时,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刑罚的具体目的和效果,避免过重或过轻的刑罚量刑。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司法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其对于过失犯罪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同时,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刑事诉讼制度,加强对刑罚量刑的监督和评估,从而确保刑罚量刑的科学合理性。

(4)过失犯罪与行政责任交叉。在实践中,由于过失犯罪和行政违法行为在性质和结果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容易导致过失犯罪与行政责任之间的交叉。这不仅会影响到刑罚量刑的科学性,也会影响到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刑法和行政法的交叉领域中建立更加有效的界限和协调机制。一方面,需要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过失犯罪和行政违法行为之间的差别和联系,以避免出现不当的刑罚或行政处罚。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法律实施和司法判断的协调,从而实现刑法和行政法之间的无缝衔接和协同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本课题深入探讨了过失犯的作为义务与刑事负责边界问题,并分析了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过失犯罪的作为义务应当被视为刑事责任的一种基本形式,其内涵和范围应当在刑法层面上得到更加明确和细致的规定。刑事责任的基本原则和特点应当在刑罚量刑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避免出现过重或过轻的刑罚量刑情况。为了解决过失犯罪与行政责任之间的交叉问题,需要在刑法和行政法的交叉领域中建立更加有效的界限和协调机制。基于本次研究,给出一些建议:一方面,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规范,以确保过失犯罪的公正审判和刑罚量刑的科学合理性。同时,应当加强司法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其对于过失犯罪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另一方面,应当注重对于刑罚量刑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刑事诉讼制度,确保刑罚量刑的科学合理性。最后,应当加强法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以保障过失犯罪的公正审判和刑罚量刑的科学合理性,为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方荣.试论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理论依据[J].现代经济信息,2016(15):323.

[2]战军.对过失犯罪刑事责任的判定[N].人民法院报,2015-12-02(006).

[3]刘璇.过失犯注意义务理论应用的反思及优化建议[D].山东大学,2022.

[4]李振宇.过失犯实行行为认定研究[D].广西大学,2022.

[5]苏雄华.犯罪过失的理论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11.

[6]陈兴良.过失犯论的法理展开[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2(04):30-47.

[7]周光权.过失犯罪法定刑配置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6):91-98+110.

[8]赵秉志,刘志伟.犯罪过失理论若干争议问题研究[J].法学家,2000(05):28-47.

[9]高洁.过失犯罪实行行为研究[J].刑事法评论,2007(01):404-438.

[10]何庆仁.共同犯罪的立法极限——以我国刑法中的共同过失犯罪为中心[J].法学,2018(08):79-92.

【作者简介】张冲(1996.07-),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国曜琴岛律师事务所实习律师,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