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4
/ 2

小学劳动教育策略探究

周煜璇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瑶溪第六小学,

摘要:劳动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教师需要有主动渗透的意识,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劳动场景、讲述劳动故事、展开合作劳动、交流劳动经验、延伸劳动实践,以有效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习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小学生大多没有主动劳动的习惯,教师要对学生缺少劳动体验的现实做学情分析,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融合设计,组织更多劳动为主的学习活动,吸纳更多家长的参与,对养成教育形成强力支持。

关键词:小学;劳动教育

一、观察劳动场景,渗透劳动内容

小学生大多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环境之中,对劳动缺少基本的概念,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学情调查,对学生劳动经历和认知进行科学评估,以便矫正教学设计方向,适时渗透一些劳动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多种观察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建立劳动意识。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可以找到观察劳动的机会,学校教师工作是典型的劳动场景,家长从事家务活,这些都属于观察范畴。

劳动场景众多,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研究,结合实践环境特点,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也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如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有多少浪费可以避免》,学生对浪费话题最为敏感,教师没有直接介绍一些学科概念,也没有讲述浪费故事,而是带领学生来到校园,让学生现场观察,找到一些浪费现象。首先来到学校食堂,让学生观看剩菜剩饭情况,学生对这种现象最为熟悉,自然能够形成心理触动。教师要求学生记录下看到的情况,现场观看厨房工人劳动场面,并作具体的反思和总结。其次是来到校园中的垃圾处理区,让学生仔细察看这些垃圾,分辨出哪些东西属于浪费。学生对这些垃圾也比较熟悉,自然能够积极回馈,很快就找到一些不该被抛弃的东西,如学具、纸张、食物等,并现场看保洁员的工作情况。最后来到教学楼,对各个教室和功能教室进行查看,用电情况,一些电器是不是及时关闭电源,有没有白天亮灯的。教师指导学生记录相关情况,开始布设反思任务,要求学生制定节约倡议书。学生有观看经历,对浪费现象有了不同认识,对劳动成果有了更多尊重。

二、讲述劳动故事,建立劳动意识

学生有一些劳动经历,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经过,讲述一些劳动故事,能够给其他同学带来一些劳动启示,其调动作用更为丰富。教师讲述或者展示一些劳动故事,也能够让学生联想自己的劳动经历,形成崭新教学契机。学生对一些平凡的劳动现象没有太多感觉,教师精选劳动故事,展示劳动背景,解读劳动效果,展示劳动意义,引导学生聆听、讨论、评价劳动故事,都能够创造劳动教育机会。特别是学生最为熟悉的劳动故事,其调动作用更为显著,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建立自觉劳动的意识。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劳动经历,学生会自带故事,而且能够有更多的感触产生,并形成一些共鸣。如教学《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师介绍稻米的生产过程,每一个环节都用图片进行辅助,学生大多熟知水稻的生产过程,自然回馈更为主动。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鼓励学生介绍参与田间劳动的经历,要注意涉及一些趣味性的内容。“我在姥爷家,参加过收土豆的劳动,我用的工具是铁锹,看上去很简单的操作,结果我却给搞砸了,挖出来的土豆没有一个不受伤的。姥爷说,让我一个人吃这些受伤的土豆,不吃完不让回城。……”学生互动环节,都能够积极发言,介绍自己的感知体验,发布个性观点,课堂互动气氛和谐。“我参加过种玉米的劳动,负责播种玉米种子,奶奶说一个穴里不能放太多种子,结果等种子发芽,我负责种的那些地方,都长出密密麻麻的玉米苗,奶奶还要将多余的幼苗移除。通过这次劳动,我感觉学习了很多东西,劳动是艰辛的,收获是喜悦的,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教师对学生介绍情况进行评价,结合劳动表现进行具体指导,要求学生要珍惜衣食之源,建立良好的劳动习惯。

学生讲述劳动经历时,往往能够创造一些学习场景,形成代入感,教师及时做一些提示,让学生对劳动观念的建立有了全新认知。劳动最为光荣,教师不能只是向学生灌输口号,只有让学生结合真实生活体验进行内化,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健康思想的建立。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呈现差异性,教师需做学情分析,根据现实需要进行教学匹配设计,让学生主动讲述自己的劳动经历,这样才能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反思环节。劳动教育不能靠教师的硬性灌输,如果能够组织学生实际参与一些劳动活动,无疑是最有价值的训练。因为多种制约因素的存在,教师难以创造集体劳动的机会,需要做一些变通设计,让学生进入家庭,参与更多课外的劳动,也能够为学生带来劳动体验。

三、组织劳动合作,强化劳动体验

学生对合作性劳动比较有感觉,教师不妨深度发掘教材内容,设计一些互动性、开放性、探索性劳动任务,要求学生自行组织劳动合作团队,借助集体力量进行劳动探索,由此建立起来的劳动认知更为鲜活而深刻。劳动比赛、卫生大扫除、整理教室、手工制作、学科实验、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都属于劳动范畴,学生对这些劳动形式比较熟悉,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应设计,给学生更多自主操作的机会,或者推出一些劳动竞赛和劳动游戏活动,都能够形成定向调动,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不同训练需要。

劳动机会众多,教师需要做创意设计,即便不能组织学生展开集体劳动,也要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劳动的快乐,并从互动交流中对社会劳动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如教学《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师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家里的各种电器和产品,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学生不能全部讲清楚,课堂交流气氛活跃起来。教师要求学生主动介绍自己的劳动过往,讲述实践经历,甚至是一些有趣的劳动故事,学生积极回馈,课堂展示气氛逐渐形成。为激发学生劳动创造主动性,教师设计了“小小发明家”的训练任务:未来的产品肯定带有更多智慧因素,这些新产品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呢?不妨从生活实践出发,围绕某种产品进行思考,展示你的发明创造打算。虽然学生大多没有经历过创造发明,但对产品进行改进,推出自己的发明想法,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经过多重交流和互动,学生多项发明创造计划被推荐出来,教师对这些发明想法进行梳理和归结,挑选一些典型方案,要求学生自行介绍其设计意图。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发明创意,成功激发学生想象思维,不管这些发明创意是不是科学,都能够给学生带来一些心理启示:唯有参与更多的劳动,才能形成更多的发明和创造,每一样东西都是劳动的产物。学生对发明创造比较向往,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取向展开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发明展望,教学互动频繁,训练效率大大提升。学生有发明创造的冲动,这是重要学情信息,教师需要做出准确设计,让学生自然进行思考和交流,在多重探究中达成劳动认知。劳动形式多种多样,教师需要做好筛选和组织,为学生规划清晰操作路线,能够创造更多探索机会。

综上,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有自身特点,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析,探寻劳动教育的切入点,结合学生学情基础展开对应设计,组织学生参与更多劳动活动,以有效塑造学生综合素养。教师要求学生进入生活情境观察劳动场景,在互动中讲述劳动故事和经历,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性劳动,主动交流和共享劳动经验,延伸劳动实践维度,都能够产生丰富劳动教育力量,促进学生劳动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李春景.小学劳动教育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度融合[J].天津教育,2022(12):101-103.

[2] 李方园.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中劳动教育的实施策略[J].家长,2022(13):174-176.

[3] 林巧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开展家庭劳动教育的策略例析[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06):20-22.

[4] 姚秀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策略初探[J].教育界,2022(02):119-122.

[5] 缪青.基于“现象式学习”的劳动教育探析——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劳动主题教育为例[J].中国德育,2022(09):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