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课而异,巧妙导入,激活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6-15
/ 2

因课而异,巧妙导入,激活课堂

冯敏

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云浮市   527300

摘要:一节课的开课导入语能否做到新奇、有趣、吸引学生,教师应要该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内容特点,学生学习基础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精心设计开课导入语,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学习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教师要把课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艺术   导入

导入是上课的引子,精彩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之“浪”。可见,小学语文教学的导入是吸引学生注意力,启迪学生想象力的重要因素。当然,小学语文教学的导入要达到直奔课文中心,直取课文重点,以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那么就要因课而异,更要讲究导入的位置的选择,导入要紧扣课文中心巧设问题和导入的手段要多变等。

一、导入的位置要巧选

1、从题目导入。有些题目以精练的词语揭示了课文的中心或主题、线索,这就要从题目去导入。如《黄山奇石》一文,“奇”字就是课文的中心词。我们教学就要从这个词语入手,让学生议论题目是用《黄山奇石》好呢,还是用《美丽的黄山》好?以此引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总结课文时,我们还是要从题目入手,还是这个问题,却让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不仅加深学生对黄山全面的准确认识,同时也了解到祖国河山的壮丽,也会激发了热爱祖国的情怀。

2、从结尾导入。有的课文结尾是文章的中心所在,或者是文章的情感升华之处,这时的课文导入就要从文章的结尾导入。当然,这种从课文结尾导入能统览全篇。譬如教学《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文,我们如果选择这种方法围绕课文最后那一段话提出两个问题:①读课文,把父亲的话找出来。②想一想,为什么父亲的话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精讲时再从第二个问题引出几个辅助问题帮助学生着重理解父亲两段话的含义。这节课只是改变了一下教学程序,就会大大缩短了教学行程,节约了不少时间以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精解细剖,把故事情节并不很生动的课文上得一波三折。这样的教学安排也和单元的训练重点“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启示”与“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互相照应,相得益彰。

3、从中间导入。课文中间的过渡段或者过渡句就是导入的突破口。《赵州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文就可用这种方法。该文第三自然段开头一句是“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学生只要读懂了这过渡句再瞻前顾后,便能很快弄明白课文前面部分是讲大桥的构造是坚固雄伟的,过渡句后面部分是讲大桥美观的。两个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抓住了,再读懂开头和结尾两段,课文的结构特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导入要紧扣课文中心巧设问题

1、紧扣题目中心巧设“陷阱”。小学心理学认为,刺激物的新颖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最重要的原因。在导入新课时,利用题目巧设陷阱,能引发学生对课文的注意,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如教学《秋天的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可这样导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春天的雨》。(板书)这时会有学生说,老师把题目写错了。老师反问,那是什么季节的雨?(秋天)那么课题为什么会用秋天的雨?而春天的雨和秋天的雨有什么不同?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吧!这样的导入语,既解了题,提出了问题,同时又为揭示中心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紧扣课文中心明知故问。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在导入新课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围绕课文的体裁、内容、中心明知故问,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天我们学习《梅花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这是一篇写植物的课文。这时会有学生马上举手说:这篇课文不是写植物的,是写事的。老师接着就问:不是写植物,为什么会用梅花来作为题目呢?学生为了驳倒老师的“错误观点”,争相发言,各抒己见。这时可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课文。

3、紧扣课文中心巧设情景。对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形成的思想距离的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披文入情,动之以情呢?可以运用多媒体演示或者现场参观,把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耳闻目睹,获得感性认识。如教学《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课,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先多媒体出示暴风雨中一座木桥山洪暴发时摇摇欲毁的情景图,并配上狂风呼啸声。接着在这个背景图上再出示一个高大、沉稳果决的村支部书记。教师边演示边描述:在这暴风雨中,在这山洪暴发之际,在村民慌不择路之时,你看,就是那个村党支部书记如山般地“站”在桥前沉稳果决的指挥让村民顺利逃生。通过这样创设情景,进行环境劣与村书记高大的强烈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村支部书记品格是多么高尚啊!

三、导入的手段要多变

1、情景渲染导入法。这种导入,教师的语言要优美动情,动作的演示要逼真传神,以撩动学生的心弦,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比如在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时,教师如果用一段这样的导入语,相信学生一定会兴致勃勃:“同学们,在我们祖国的南海有个美丽富饶的的地方叫西沙群岛。那里的有丰富的物产,有五光十色的海水,朋各种各样的珊瑚,有成群结队的鱼,有千奇百怪的贝壳,有种类繁多的海鸟……今天我们就要到西沙群岛去了。快,闭上你的眼睛,飞机就要起飞了……”

2、简笔绘画导入法。这种导入法突出的优点是图简意赅,随心所欲,可与教学同步,达到以画引文,以画披文的目的。古诗《望天门山》(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意境深远,比较难讲通讲透。在教学时,如果以绘画的笔法,根据诗意画了一幅旭日东升的山水简笔画。待学生观察画面抓住了主要内容之后,就导入课文,让学生找出相对应的两个诗句,再在画上添上一叶小舟,让学生又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诗句。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据图学文,图文互化,在两者之间“走几个来回”,文字与意境之间的距离也就缩短了。

3、感受体验导入法。即在教学之前,让学生直接对教学情景先行体验,获取初步的感知,对继续学习起铺垫的作用。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一文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动之以情。如果在教学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慢慢品听下我们游泳的哗哗的水声,然后让学生跟着相应的划动手脚学游泳,不一会儿,整个教室都会热闹起来。这时教师说话了:同学们,雨来就是依靠游泳本领高强的本事逃出了敌人魔掌的,他就是不顾自己个人的安危的一个好孩子,你们想想,这个雨来是多么的聪明,英勇啊!经这么一点拨,学生还没有学课文,对雨来的就敬佩了几分,随着教师的步步引导,小孩的形象愈发英勇高大,学生的情感就自然而然诉诸于心、诉诸于嘴、诉诸于行。

4、多媒体演示导入法。多媒体教学现在是一种现代化的极受欢迎的方法,它可以把书本的信息通过视听手段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地再现于学生的眼前,使学生获得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例如在教学《鸟的天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在一段优美的导语后,即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影像PPT。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解说员的娓娓的诵读,屏幕里的大榕树在不断地变化姿态,尽情地展现了它那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色。看完PPT后,可学生余兴未尽。“同学们,影像里的大榕树的确很美,作者笔下的大榕树呢?更美!让我们带着对榕树赞美的激情一起来朗读课文好吗?”几句富有感召力的话语,把学生又带入一次新的学习热潮之中。

四、结束语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更需要技巧。总之,精心设计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灵活调控课堂,巧妙点拨,因为语文的文本是千变万化的,我们教师面对不同的文本要因人、因时、因文而异,制定好教学计划,做好充分的预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设计得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同时更能提高课堂效率。我想,关于导入也应该遵从这样一句话: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参考文献:

[1]孙拓.激活语文课堂生成,成就语文高效课堂[J].陕西教育(教学版),2021,No.524,No.525(Z2):73-74.

[2]詹志峰.实现师生互动,激活语文课堂[J].当代家庭教育,2021,No.110(03):94-95.

[3]李丽.巧妙导入,让语文课堂教学从“头”精彩[J].考试周刊,2018(A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