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本文围绕“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首先,通过对当前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的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主动性不足、教师教学方法需要更新、以及校园创新创业环境需要改善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优化建议,包括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善校园创新创业环境、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以及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此外,本文还特别强调了辅导员、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启示,帮助高校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三全育人;创新创业能力;高等教育改革;教学质量;教学改革项目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三全育人"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其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和实践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基于四川省、绵阳市和校级的多个教育改革项目,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三全育人"模式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进行深入探析。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的成效
1.1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深化
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已经从单一的知识传授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发展模式,这种转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热情。同时,高校还加强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提升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1.2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
在“三全育人”模式下,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明显提升。他们已经意识到创新创业不仅仅是创造新产品或开创新业务,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种变化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1.3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提升
在实践中,教师通过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提升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更好地指导和引领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同时,教师也通过自身的学习和研究,丰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1.4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积累和分享
高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建设创新创业平台等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提升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也为社会提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样本和参考。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主动性不足
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的主体,其主动性直接影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学生对创新创业缺乏足够的理解和兴趣,他们更多地关注传统的学业成绩,而对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足,对于创新创业的风险和挑战有所恐惧。
2.2教师教学方法需要更新
在"三全育人"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和职责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引导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然而,一些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知识讲授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和应用有限,往往缺乏对创新创业实践的引导。
2.3校园创新创业环境需要改善
对于高校来说,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是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因素。然而,当前一些高校在创新创业的支持服务上仍有欠缺,如创新创业的辅导和咨询、创新创业的培训课程和活动、以及创新创业的资金和设施支持等。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的优化建议
3.1. 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积极性。首先,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认识,帮助他们了解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同时提升他们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如创新创业比赛、创新创业讲座等,让学生有机会实践创新创业,从而增强他们的创新创业技能和信心。
3.2. 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到关键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需要更新教师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导者,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教师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入创新创业相关的知识和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
3.3. 改善校园创新创业环境
为了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我们需要改善校园的创新创业环境。首先,学校需要提供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包括创新创业的辅导和咨询、创新创业的培训和活动、创新创业的资金和设施支持等。其次,学校需要完善创新创业的政策和机制,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建立健全创新创业项目的评估和激励机制。
3.5.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校需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首先,学校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方法和机制,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其次,学校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研究和总结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教训,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实践指导。
在上述优化建议的基础上,引入“辅导员、思政、专业课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实现“三全育人”,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1. 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要引导者,他们与学生的联系最为密切,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困扰。辅导员可以通过日常的交流和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的目标,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和热情。
2. 思政教师的作用
思政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理念上起到关键作用。他们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精神支撑。
3. 专业课教师的作用
专业课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专业技能的主要力量。他们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本研究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进行了探析,发现了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建议。强调了辅导员、思政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对于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本研究旨在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和启示,帮助高校更好地实现“三全育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任泽中.构建“纵横有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6(12):60-62.
[2]马乐元,程东林,汪精海.农林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8,9(05):91-94.
[3]韦联桂,蒋欢.财经类院校创业教育机制建构研究--基于校园文化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3(17):196-197.
[4]黎怡姗,吴大放,刘艳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及成因分析[J]高教学刊,2019(09):43-44+47.
基金项目: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三全育人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研究”(JG2021-1153)、绵阳市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校地共建专项课题”“辅导员、思政、专业课教师三位一体三全育人机制研究”(MYSY2021YB03)、校级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全育人模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研究”(Mnu-JY210296)。
作者简介:罗春艳(1993—),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食品营养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