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民族大学
摘要:少数民族谚语是中华民族谚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彝族也有自己独特的谚语,叫做彝族尔比。彝族尔比最能体现彝族语言的特色,是彝族语言中的精华。本文通过对彝族尔比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彝族尔比进行了相应的概念解读和寓意分析,就彝族尔比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划分和部分举例,指出了彝族尔比的几大特点,是对彝族尔比进行的简单介绍和相应分析。
关键词:彝族;谚语;尔比
一、引言
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词句精炼、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具体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广大百姓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概括来说,谚语是通俗简练、生动活泼的韵语或短句,它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1]]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民族,都有为本民族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并经久传唱的谚语。
作为我国56个民族之一的彝族也有自己的谚语。彝族的谚语彝语称为“ꇐꀳ”,音译过来便是“尔比”。彝族尔比是彝族语言中的精华,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2]]彝族尔比在彝区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尤其是在婚丧嫁娶等重大仪式和场合中,彝族尔比更是不可缺少的东西。在过去,几乎彝族地区村村寨寨的男女老少都能吟诵几句抒发心情、表达思想感情的尔比,彝族尔比是彝族人日常生产生活和具体社会交际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二、什么叫尔比
尔比是彝语“ꇐꀳ”的音译,彝族尔比由于词句精练、短小精悍,具有好读、好听、好记等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灵活轻巧,听起来通俗易懂。尔比尔吉言简意赅,有其固定格式、具体结构,句式精简、毫无杂糅。彝族尔比句子字数一般为单数,大多表现为五字句、七字句、九字句,一句尔比主要讲述一段故事或一件事情,以此来告诉人们某个道理或阐释一种智慧之道,继而向尔比的传承和聆听者传递某种人生哲学以及生活智慧。
尔比(ꇐꀳ)也叫尔比尔吉(ꇐꀳꇐꏢ),因为尔(ꇐ)的彝文字“ꇐ”有龙的意思,加之彝族普遍有龙图腾崇拜。尔比(ꇐꀳ)的初始含义,有说是“龙的语言”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彝族的图腾崇拜中有龙这一图腾,如凉山彝族对龙图腾的崇拜表现在多个方面,彝族人奉支格阿鲁(也有译成支格阿龙)为再造自然的英雄。在凉山彝族地区,如壮美的山川河流等凡是社会认为庄严、崇高以及美好的事物和行为,彝族人都用“尔里”(ꇐꑌ:有龙居之意)来称呼。比如:一个人的言论准确并且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且言必有中,大家就会恭维、称赞他“科尔里”(ꈌꇐꑌ:谈吐有道、如有龙口之意),即长了一张龙口;另外,尔(ꇐ)也有“斯尔”(ꌧꇐ:意为学识、文化)之意,所以对于那些富有学识、知书达理之人,人们也会称赞“这个人有斯尔”(ꊿꋋꂷꌧꇐꐥ:这个人有斯尔,即有文化、有学识、懂道理之意)。
由于尔(ꇐ)可以理解为一切庄严神圣和富含哲理及应验的话语,因此根据尔比(ꇐꀳ)内容的包罗万象以及寓意性极强的特性并结合“尔比”一词中的“比”(“ꀳ”)的彝文字“ꀳ”变调前的彝文字“ꀵ”的“背负、承载”之本意,尔比(ꇐꀳ)的比(ꀳ)字应有“背负”和“承载”之意。因此,尔比的大意应该是承载着丰富的生活哲理、社会知识、前人社会生活经验的具有应验的内容的精妙的话语,即谚语。
三、尔比的内容
彝族尔比内容丰富,它涉及到彝区社会方方面面的文化和知识,因其口口相传的口头性这一特点,可以算得上是彝区社会的口头百科全书。尔比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不同的笔者根据自身研究需求对其分类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无论何种分类,具体的内容都始终围绕着人转,以人为本始终是尔比的主题。从彝区百姓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相应分类,彝族尔比有关于自然科学、社会法纪、生活哲理、社交礼仪、思想道德、社会教育、交际准则、勤劳自强等方面的内容。
自然科学类: ꆂꒉꁨꁧꁍꄡꎹ,ꈍꄮꈤꅐꈤꈿꇁꀋꐚ。(莫在江河处开垦田地,不知何时又会波涛汹涌。)
社会法纪类:ꃣꈌꉉꑽꌠꉉꀱ,ꏦꍠꈪꑽꌠꈪꀱ。(错解的纠纷要重解,缝错的锦缎要重缝。)
生活哲理类:ꃰꊿꐥꋍꍂ,ꌕꁏꒉꃴꃹ,ꌕꁏꒉꄩꅐ。(人生在世,三次沉水底,三次浮水面。)
社交礼仪类:ꃅꑽꏿꑽꇇꏸꇇꃀꅑ,ꉉꑽꈻꑽꂱꀯꉐꆂꅑ。(做事犯错在于手,言论错误在于口。)
思想道德类:ꅩꃅꈛꁧꆹ,ꅇꃅꈛꁧꑟ;ꅪꋋꈜꁧꆹ,ꊫꁐꈜꁧꎭ。(淑女到路边,好话到路边;俗女到路边,吐痰在路边。)
社会教育类:ꄾꆏꀂꐥꋍꏅꈲꇐꃅ,ꀋꄿꀂꐥꋍꏅꄸꄤꇱ。(应做利国利民之好事,不做伤害群众之坏事。)
交际准则类:ꃥꌋꅇꀋꄜ,ꄹꃥꑌꀋꌒ;ꄹꃥꅇꀋꄜ,ꃥꌋꉌꀋꋬ。(主人不发言,客人坐不安;客人不说话,主人心不安。)ꅇꄸꈨꊂꇨꄤꃃ,ꅇꁨꈨꊂꉌꄤꊉ。(听到坏话莫生气,听到好话莫自满。)
勤劳自强类:ꈪꑌꍣꑌꌠ,ꈁꒉꅉꎆꊌ;ꃅꀺꈨꑴꌠ,ꈁꒉꅉꐋꊌ。(勤劳节俭者,四处能挣钱;知礼守节者,到处能交友。)
四、尔比的特点
“尔比”,又称“尔比尔吉”,意为谚语、格言,是深受彝族群众喜爱并在广大彝区特别是大小凉山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它一般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短语和格律诗的形式表达感情和哲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彝族文化的独特魅力。[[3]]彝族尔比内容丰富、富含哲理、具有民族特色,同时兼具思想性和科学性以及短小精悍、郎朗上口等特点。
(一)内容丰富
彝族尔比内容丰富,它涉及到彝区方方面面的社会文化知识,因其口口相传的口头性这一特点,可以算得上是彝区社会的口头百科全书。彝族尔比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不同的笔者根据自身研究需求对其分类也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但无论何种分类,具体的内容都始终围绕着彝区百姓的社会生活实践展开。彝族尔比始终与相应彝族地区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这也正是彝族尔比在彝族地区广为传承,处处都有尔比存在的原因。
基于不同的研究,对彝族尔比能够得出不同的分类。因此面对彝族尔比丰富的内容,主要根据其关于彝区百姓社会生活的角度进行相应分类,彝族尔比有关于自然科学、社会法纪、生活哲理、社交礼仪、思想道德、社会教育、交际准则、勤劳自强等方面的内容。彝族尔比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涵盖使用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生的不同阶段及不同情况。
(二)富含哲理
彝族尔比富含哲理,有关于宇宙观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提问、释读与回复。那些富含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实践观和方法论的彝族尔比(ꇐꀳ)教人向善、向上,叫人向前进、往上看。这些尔比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告诫人们不要困顿于自我的狭小世界,要有大局观和是非判断力,要学会思辨和践行。
几乎各种题材的尔比中都有一定的哲理性,具有各种主题内容的尔比无不都是教人思辨、叫人向善,告诉大家应如何在这个世界生存和生活,如何在社会中与人互动和往来。例如:在社交礼仪类尔比中有“ꉉꑽꈻꑽꂱꀯꉐꆂꅑ”(“言论有误出于口”)这么一句尔比,意思是话是嘴巴说的,说错话就怪自己多嘴,实际也就是“祸从口出”的哲学思辨;关于社会法纪类的尔比中也有这么两句进行类比的尔比“ꃬꈐꑘꀋꅲ,ꁮꅰꊿꈐꈤ;ꑱꈐꑘꀋꅲ,ꏂꅪꊿꈐꈤ”(“偷鸡案不过问,牛羊也会没;偷针案不理,金银也会掉”),两句尔比通过形象的类比告诫人们勿以罪小而不追究、勿以事小而不过问,滴水成河、小事不小,一昧的纵容也会使小人得志、变本加厉,而乱了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破坏公平和正义。
(三)具有少数民族特色
彝族尔比由于产生于彝区,所以它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极强的民族性。在内容上有着彝族社会的相应历史背景,有关于历史人物、具体故事、当时社会生活状况的具体描写。在规范彝文方案推行前,四川彝区的彝族百姓大多是不认识彝文字的,因此尔比这一口头文化便成了大众文化,人们通过尔比来进行文化传承和社会生活经验传递。大家通过尔比来传唱历史故事、歌颂著名人物、讲述动人、精彩的民间故事。
在形式上,受彝族口头文化的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等特点的影响,彝族尔比也表现出相应的特点,用词精炼、用意明确、字数较少。例如:ꈌꀀꅉꈌꇨ,ꃮꀀꅉꃮꇨ(狗屋狗最凶,猪圈猪为大);ꅇꁨꈨꀋꅲ,ꅇꄸꃆꇭꋩ(好话不易到耳边,坏话却如同骑马);ꃰꊿꂒꇬ,ꆿꐔꑆꁬ(人死留个名声,虎死留张虎皮)。
彝族尔比所具有的少数民族特色,在与表述同一道理的汉语谚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谚语进行对比时最能体现出来。比如“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一句谚语,彝族尔比是“ꌺꁨꀋꃀꃪꇬꑌ”(“有儿子的母亲如同坐在悬崖边一样”)这样说的,因为彝族人多居住在高山地区,故而在讲述时也就提及了生活环境中的自然山川。
(四)短小精悍、寓意深刻
彝族尔比一般语句较短,多以两句及以上的排比句为主,一般两句的对偶句较多,单句较少。彝族尔比大多具有鲜明的比喻性,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来举出一段哲理,从而揭示出深刻的道理和准则,继而达到宣传教育以及教人向善和向好的目的。
单句尔比“ꌺꁨꀋꃀꃪꇬꑌ”(字面意思为“有儿子的母亲好像坐在悬崖边一样”,意即“儿行千里母担忧”)用“有儿子的母亲像坐在悬崖边一样”来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处处牵挂和担忧,也意指父母的操劳和担忧,告诫子女成 家前要学会为父母考虑,成家后更要孝敬父母;双句对偶尔比“ꈚꌺꋊꀋꐥ,ꎭꌺꍔꀋꐥ”(“富人没有所谓的富根,穷人也没有天生的穷根”)虽无明确说明穷富之道,但听者自会明了发家致富之道在于依靠双手进行奋斗,富人和穷人都要如此,不然富人也会变穷,穷人更是穷上加穷;三句及以上的尔比“ꂴꆏꇌꌉꄷ,ꊂꆏꃬꐗꄷ,ꄽꃆꆏꏢꏬꋂꇯꀋꇱ”(“先说要杀牛,后说要杀鸡,最后区区煮碗酸菜汤连盐巴都不放”)通过层层递进式的排比突出了此人之小气和吝啬,同时也借该反面例子来教育大家要遵守待客之道,为人应心胸坦荡、言行一致、善待亲友。
五、结语
类的历史至少也有几百万年了,而文字的产生和使用也才只有几千年。而在过去的彝族社会中,并非所有彝族百姓都能熟练掌握和使用彝文字。所以在过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史的传承和反映以及关于世代祖先生活故事的叙述主要借助口头传递的形式,即通过祖孙传唱、世代相传的方式进行,具体表现为父说子听、子传孙继。历史上,彝族是一个口头文学比较发达的民族,彝族尔比正是一种彝族百姓世代口耳相传的口传文化。作为格言谚语和哲理诗的彝族尔比亦是彝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日常生活和社会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口头语体。
透过彝族尔比,可以看到彝族社会的人文伦理,社会规范,历史文化,时代印象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关于社会法纪的尔比告诫人们“不以规矩,不成方言”,人人应当遵守国法社规;关于时事哲理的尔比劝诫人们不要脱离时代,要紧跟时代步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学会辩证思考、做事亦要讲方法;关于道德修养的尔比教育人们道德修养是一个人的文化内涵,人应当具备基本素质,形成良好品格。
彝族尔比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彝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机载体,其重要性及深厚的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尔比相对于汉语而言,既有格言、谚语,也有警句、典故,有点像汉语中的俗语。所以,尔比作为彝族的一种交际语料,不仅是存在于四川、云南两省操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中,而是在所有彝族的语言交际中都应当存在这种语料的,只是各有特点而已。如果对整个彝族的尔比加以比较研究,对于研究彝族的语言、彝族的文化会多一个视角。[[4]]
参考文献:
[[1]] 武占坤、马国凡.谚语[M].内蒙古: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2-3.
[[2]] 沙马拉毅.彝族文学概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98-99.
[[3]]《彝族传世经典》编委会.彝族传世经典·尔比精选2.[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18:导读页.
[[4]] 罗曲,吴桃.彝族尔比尔吉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2,30(03):17-24.
作者简介:吉克你呷(1995-),男,彝族,四川普格人,西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彝族历史文化。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四段16号,邮编: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