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呼中区气象局,黑龙江 呼中165036;2.大兴安岭地区气象局,黑龙江 加格达奇 165000;3.友谊县气象局,黑龙江 友谊 155800;4.呼玛县气象局,黑龙江 呼玛 165100)
摘要:本文选取了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中区2022年7月27日出现的浓雾天气过程,通过对2022年7月27日5时的高空和地面形势、温度对数压力图和比湿、饱和比湿、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相对湿度、温度露点差等气象资料进行分析,为今后浓雾天气预报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汽;饱和:凝结:浓雾
1 引言
雾是指近地面空气中悬浮着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而使水平能见度低于1000米的天气现象。按水平能见度距离划分:水平能见度距离在1~10公里之间的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距离低于1公里的称为雾;水平能见度距离200~500米之间的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距离50~200米之间的称为浓雾;水平能见度不足50米的雾称为强浓雾。2022年7月27日呼中区出现雾的时间为2时49分~6时13分 ,6时26分~6时47分,这次雾的最小水平能见度为106米,因此属于浓雾天气。雾天能见度低,易引发交通事故,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中,因浓雾等恶劣天气而造成的交通事故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不仅阻碍交通,更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2 浓雾形成原因分析
2.1地形
呼中区地处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坡,呼玛河中上游地区,四面环山,中部为呼玛河河谷,西南部多高山峻岭,东北部多丘陵河谷,形成同西南向东北海拔逐渐降低的地貌特征,平均海拔810米左右,伊勒呼里山主峰~呼中大白山,海拔1528.7米,为大兴安岭北段最高峰,海拔较高,这种地形造成昼夜温差大,夜间辐射降温,有利于水汽凝结和饱和,有利于近地面形成辐射逆温或温度垂直递减率小的较稳定层结,是呼中区夏季容易出现雾的主要原因之一。
2.2 高空形势
从2022年7月27日5时500hpa高度场形势图(图1)分析可知,呼中区位于冷涡东部偏北的位置,在576hpa~580hpa之间,呼中区附近高度场等高线稀疏,数值均一,处于弱的低压槽内并有弱的风场辐合,有利于水汽和细颗粒物的积聚,有利于浓雾的发生和发展。
图1 2022年7月27日5时500hpa高空形势图
2.3 地面形势
从2022年7月27日5时地面形势图(图2)分析可知,呼中区西南边有冷暖锋配置的低压系统,东边是高压系统,呼中区位于地面高压和地面低压的过渡区域,气压在1005hpa~1007.5hpa之间,附近等压线相对比较稀疏,呼中区东南部绿色区域是比湿达到15g/kg的区域,偏南气流将的暖湿空气往北输送,为浓雾的维持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
图2 2022年7月27日5时地面形势图
2.4 温度对数压力图
从温度对数压力图(图3)可以看出,呼中区从地面到高空是整层湿的状态,925hpa~850hpa温度直减率很小,这样有利于水汽积聚,从风的垂直分布来看1000hpa~925hpa是东南风,风速1.3~2.4m/s,925hpa~400hpa是南风和南东南风,偏南风从地面伸展到7000米的高度,有利于水汽输送,有利于出现持续时间长,程度更重的雾。
图3 2022年7月27日5时温度对数压力图
2.5 水汽分析
从垂直水汽分布图(图4)和相对湿度图(图5)分析可以看出,比湿、饱和比湿、水汽压、饱和水汽压和相对湿度随高度减少,在1000hpa上比湿为16.83g/kg、饱和比湿为18.24g/kg、水汽压为26.79g/kg、饱和水汽压为29.00g/kg、相对湿度为92%,可见近地面有浅薄的准饱和湿层,有利于浓雾的形成。
图4 2022年7月27日5时水汽垂直分布图 图5 2022年7月27日5时相对湿度图
2.6 近地层温度、露点温度和温度露点差的垂直分布
由表1可以看出,近地层温度、露点温度和温度露点差是逐渐降低的趋势,温度露点差在1.3-1.9℃之间,因此当温度露点差小于2℃时容易出现浓雾天气。
表1 近地层温度、露点温度和温度露点差的垂直分布
层号 | 层次(位势高度) | 高度 | 温度 | 露点温度 | 温度露点温度 |
1 | 1000 | 61.1 | 23.5 | 22.2 | 1.3 |
2 | 950 | 498.7 | 20.6 | 19.3 | 1.3 |
3 | 925 | 726.5 | 18.8 | 17.0 | 1.8 |
4 | 900 | 961.8 | 18.1 | 16.2 | 1.9 |
5 | 850 | 1452.1 | 16.7 | 15.2 | 1.5 |
3 结论
呼中区2022年7月27日浓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四面环山,海拔高的地形;高度场(气压场)上的等高线(等压线)稀疏,均压,有弱的低压槽和弱的风场辐合;地面到高空有深厚的偏南风;近地层:温度直减率小,有浅薄的准饱和湿层,温度露点差小于2℃,风速小于3m/s。
参考文献
[1]迟茜元,马学款,江琪,等.2020年12月大气环流和天气分析[J].气象.2021,47(3):381-388.
[2]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唐东昇.《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年.
0注:近地层指1000hpa~850hpa的高度。
第一作者简介:周彦玲(1972-),女,黑龙江省巴彦县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函授班,本科生,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