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儿童心理行为分析和护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12
/ 2

慢性病儿童心理行为分析和护理策略

黄红艳 ,林慧芳

分宜县人民医院336600

摘要:一般情况下,儿童对慢性病的了解并不多,导致他们不理解自己身上出现的问题。由于慢性病病程长,长期吃药与医学检测,病情反反复复,都会让患儿心情起伏不定,因此经常会表现出焦虑、抑郁、孤独、悲观、暴躁等心理。对此,本文对慢性病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分析,并从家庭、医院、学校三方面提出了护理策略,以期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慢性病儿童;心理行为;护理策略

前言:一些病情轻微的慢性病儿童可以自我照顾,不会有太多的焦虑沮丧的情绪,他们的精神状态也会比较好,但是一些病情严重的患儿往往会在病痛的折磨下产生心理行为问题,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还会对心理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针对慢性病儿童心理行为开展护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慢性病儿童的心理行为分析

1.1 认知应对具有局限性

在一定的情境下,儿童对事物会产生一种具有倾向性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方式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慢性病儿童对积极情感的调控能力不强,表现为任性、缺乏亲社会行为[1]。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视听障碍,间歇性的精神障碍,以及某些隐蔽的心理障碍,那么,真实的自我与想象的自我之间的矛盾,就会使孩子出现焦虑、沮丧的情绪。慢性病儿童的焦虑和抑郁都比正常儿童要高,在进行治疗的时候,慢性病儿童所用的药物会对其的认知和表达能力造成损伤,此时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心理一致性来进行调整,否则慢性病儿童就会产生更多的负面情绪和应对行为。

1.2 自我意识和心理弹性水平较低

儿童处于一个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也会随之发展,自我调整能力也会伴随着年龄而持续提升。患儿自我意识水平比一般的孩子要低,很有可能会出现焦虑、不合群、对样貌不满意等心理行为问题[2]。慢性病儿童的焦虑、抑郁的水平与他们的心理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弹性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可以对外部环境的改变以及出现的社会问题做出反应的程度的范围,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那么就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1.3 对外部影响更敏感

在学龄阶段,慢性病儿童休学和辍学率较高,再加上学生与父母对学业表现过于重视,造成了病童心理隐性压力,身体疼痛和医疗检查让他们产生了焦虑、自卑、痛苦和恐惧等负面情绪。他们对别人缺少信心,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理智的行为,也会因为不了解专业知识而质疑诊断和药物使用的准确性,并不断地向医务人员咨询自己的情况。慢性病儿童在术前还可能处于高度紧张的情绪,这不但会对术后康复造成不利的影响,也会增加患者的精神压力,导致患者更容易出现发狂、失眠、攻击性行为等行为异常,导致疾病恶化病情反复。还有一些慢性病儿童对医务工作者产生过度依赖,即便是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也需要医务工作者帮忙去完成。

1.5 产生内向性行为

儿童的内向性表现为焦虑、抱怨、人格分裂和社交障碍,而儿童的外向性表现为捣乱、违反纪律、好动和攻击性行为[3]。慢性病儿童的内外向得分显著地比正常儿童要低,他的掩饰水平比正常孩子要高,而孩子的性格特征则是以精神质和内向为主。由于疾病带来的疼痛和后遗症,家长的忽视,同伴的冷淡,这些因素都会让儿童变得自卑,他们会对自己的真实情绪进行太多的隐藏。年龄越小的慢性病儿童,他们就更容易出现一些内倾性的表现,比如焦虑、抑郁和社交障碍等,这些都是由自身矛盾造成的。

2 慢性病儿童的心理护理策略

2.1 家庭护理

家庭护理在给予较好的居住条件及基础的生理照顾之外,还应配合适当的精神照顾,慢性病儿童的家庭、亲属和社区都要积极参与,培养儿童兴趣爱好,转移他们的注意力,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和社会活动,及时带患儿就诊,遵照医嘱服用药物,减轻患儿的心理焦虑[4]。家庭护理人员应向有经验的看护者咨询,主动了解慢性病相关资料,从而对儿童病情和心理特征有更深认识,同时还可以掌握一些康复技能,减少儿童对于疾病的疑虑,从而对儿童的治疗和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2.2 医院护理

医务工作者一般具有较强护理水平,对慢性病儿童的心理护理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当儿童就医时,医务工作者应以亲切姿态与儿童及家属交流,并尽量详尽地回答儿童疾病方面的问题,还要耐心与慢性病儿童沟通,使孩子能够主动配合护理工作。医护人员应依据慢性病儿童性格,在房间里放置儿童喜欢的玩具、书籍、手工作品等,医院也应经常开展教育咨询等活动,通过口头教导、制作讲解手册等方式,普及儿童保健常识,并针对慢性病儿童具体情况提供相应的护理意见,使儿童患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也能避免患儿出现心理问题[5]

2.3 学校护理

慢性病儿童的社会联系主要在校园中,学校和患儿要构建起良好护患关系,提升他们的自尊和价值感,同时还要争取与家长、医院相互配合。教师和其他学生要尽可能把患儿当成正常人来看待,善意忽略患儿不合适的举动,教师适当地给他们安排作业与课后活动空间,同时还要注意避开容易引发应激刺激的事物。慢性病儿童由于自身想心理原因更容易与他人产生冲突,所以教师应该多鼓励患儿,让他们保持轻松的心态,给他们提供互动机会,得到同学和老师的称赞,以此促进患儿心理行为更加积极。

结论:慢性病儿童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的独立个体,他们具有非常强大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因此,患儿要学习如何应对问题,提高自我效能、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始终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态度,还可以借助社区网络服务、患者互助组织等方式拓展知识,从而从根源解决由于慢性病而出现心理行为问题。

参考文献:

[1]杨菁,胡静,杨瑞.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心理行为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医疗装备,2022,35(23):185-187.

[2]江思思,任丽亚,王宇鑫等.慢性病患儿心理行为适应特征的潜在类别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4):1717-1724.

[3]尤晓丹.心理行为干预对学龄期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J].名医,2021(18):59-60.

[4]谭巨丹,尹华英,孟拓等.学龄期常见慢性疾病住院患儿心理行为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研究[J].循证护理,2021,7(07):915-919.

[5]曾媚,邓志威,彭兰.基于4CH8理论的儿童慢性病健康管理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21,29(08):102-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