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500235199306070336
摘要:水利工程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民生的基础工程。新时代下,将水利工程作为重点项目,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当今社会,人们持续追求可持续发展,因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联系与结合,新时代下的水利工程必定是以城市为基础、带动城市一体化建设发展,以爱护环境、城市区域联动为根本要求,最终形成美丽和谐的宜居生态家园。在国家加速推进新型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改变经济增长模式、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立完善生态环境机制,是水利工程周边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最便捷途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工程管理;创新融合
引言
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在新型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仍旧遇到不少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在开展新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更深层次的拓宽生态环境保护的真正意义,需要将发展与生态环境进行有机融合,开创以人为核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水利工程发展新思维。
1新时代下水利工程管理与生态环境的创新融合的意义
实施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常常会对附近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导致最严重的危害是让水土流失、河道堵塞以及堤坝倒塌等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些问题会对生态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引入生态理念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通过改善水利工程设计缺陷,可以避免危害生产生活,并处理地表上水资源不能分布均匀的缺点。此外,在水利工程把生态理念结合使用还可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成果,从而提高水资源进行恰当的平均分布,促进自然和人们共同友好发展。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新时代下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2.1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新时代下,水利工程往往具有较长的施工工期和较大的施工范围,部分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贯彻生态环保要求,缺乏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导致出现严重的废水污染、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影响到周边环境。以废水污染为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会产生大量的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部分人员随意向周边环境中排放废水污染,造成了严重的废水污染问题。
2.2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造成环境污染严重
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传统和保守的,在这种方式下必然会存在一些弊端,需要以大量使用和损害环境资源为前提条件来发展。因此在进行工程建设的大部分环节所产生的污染物会以不同形式排放至大气中,严重污染和影响着生态环境。在最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明显感受到许多资源越来越稀缺,环境污染的压力越来越沉重,各种生产原料的价格不断上涨,土地资源越来越匮乏。大量施工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不会按照有关规定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工程废弃物进行合理合法的处理,从而造成环境污染。刻意注重经济效益,从而忽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敬畏,加快了生态环境的萎缩,生态环境持续不断的恶化趋势依旧得不到改善。
3新时代下水利工程管理与生态环境的创新融合路径
3.1降低对项目周边大自然破坏的对策
在施工管理项目前期进行规划和测量时,就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对周边自然环境的损耗,并在后续进行开发时保持时刻注意。在“五通一平”时,应降低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例如对给排水结构和附近地势方面的影响,在场地内产生的垃圾废物要及时清理,并且运送到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指定的地点,避免对环境产生后续不良影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对地上的土地及水资源尽量控制,防止水土流失,在已有植被的土地上进行施工时要注意保证植被的原有状态,如必须进行部分破坏,须按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填补好植被,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样貌。对于水利工程项目来说,首要考虑的是对周围环境的土地影响和施工现场因素,所以,在建设工地过程中为了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就需要重点保护水利施工场地及周边土壤。首先,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施工材料,尽量使材料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杜绝在施工过程中应用腐蚀性强、污染严重的施工材料。其次,水利建设产生的不可降解垃圾要集中处理,避免乱丢垃圾,污染土壤。最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员以及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要加强对施工管理的监督力度,严格要求水利施工人员遵守施工建设规范,并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施工,防止对施工现场和周围环境土壤及岩层的破坏,避免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而造成人员伤亡。
3.2强化水利工程周边岸坡防护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周边的岸坡进行科学合理的防护,是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水利工程建设往往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岸坡作为水利工程周边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岸坡的防护工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其中,植被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植树造林、草本植被种植等方式,增强岸坡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岸坡崩塌和坍塌。此外,还可以采取加固护坡、构建岸边护坡和堆石护坡等方式,以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抗洪能力。在选择防护措施时,应该优先考虑环保型的方案,以确保防护措施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3.3保证自然生态良好的承载力
新时代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保证土地自然生态的良好承载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土地自然生态的良好承载能力是生态系统保持平衡、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土地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减少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证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保证土地自然生态的良好承载能力,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应该合理规划工程建设,避免在敏感地区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其次,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该充分考虑水土保持等因素,保护土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等方式,加强土地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生态修复包括植树造林、草本植被种植等方式,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保护则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式,保护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
3.4噪声污染防治
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噪声来源众多,如机械运行、车辆行驶、砂石开采等,这些噪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施工区及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要充分重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施工单位在选择各类机具设备时,要密切关注设备的运行噪音。部分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可利用减震基座对噪声进行控制。或将橡胶板、毛毡等弹性材料铺设于机械基础与其他结构之间,这样振动的传递能够得到减少。科学规划施工流程,禁止在夜间开展噪声较大的作业活动。同时,运输车辆是施工现场的流动声源,施工单位要设置专门的维护保养人员,定期保养车辆,促使其行驶噪声得到减小。依据工程施工方案与计划,科学安排运输时间,尽量不要在夜间行驶。
结束语
综上,新时代下,针对新时代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各级政府起到带头作用,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贯彻落实好相关政策,重视城市环境保护,降低水资源浪费,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通过种植树木、控制噪音、抑制粉尘等手段,做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及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龙.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与生态水利工程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1,1:167-168.
[2]娄方龙.关于现代水利工程中的生态问题探讨[J].地产,2019,21:12.
[3]马丽.水利工程施工及施工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分析[J].科技风,2021(11):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