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完全断糖,做好自我管理,便不必过于担心

/ 2

糖尿病≠完全断糖,做好自我管理,便不必过于担心

罗娇妍

  凤山县人民医院  广西 凤山547600

如何降低血糖成为糖尿病患者一直冥思苦想的问题,很多糖友认为患有糖尿病之后,就需要完全断糖,不能吃任何糖类食物,可能因为糖尿病中有个“糖”字,于是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病与糖有关系,其实这种想法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是因为吃糖才患上此病的,糖尿病的发病与很多因素有关,那么,糖尿病需不需完全断糖?如何做好自我管理,实现血糖的下降?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1.何为糖尿病

正常人的血糖之所以保持在正常范围,是因为有足够的胰岛素进行调节。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从而影响了对糖的调节,使血糖增高,尿糖出现,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矿物质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严重的高血糖可以导致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性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大血管和微血管的慢性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2.糖尿病的分类

糖尿病可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特殊类型糖尿病。

Ⅰ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临床上应用胰岛素补充治疗。这一类型的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来势凶猛,约占5%。

Ⅱ型糖尿病: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功能逐渐被破坏。多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约占90%以上。

妊娠糖尿病:指妇女在妊娠期间出现的血糖升高,必要时适当使用胰岛素治疗,需要指出的是,生产后需要重新确诊。

特殊类型糖尿病:这一类型的糖尿病很少见,是已知病因的糖尿病,比如药物、胰腺损伤、内分泌疾病等引起的糖尿病,此类糖尿病控制住原发病,血糖也就正常了。

3.吃糖会得糖尿病吗?

目前认为引发糖尿病的原因有:遗传因素,糖尿病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患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更明显;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2型糖尿病也很重要,特别是肥胖及生活方式不良的人,如营养过剩、进食高脂肪饮食和体力活动过少等。这些因素都与吃糖无直接关系。已有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显示,多吃糖与1型糖尿病的发生没有必然的关系。因此,糖尿病患者也可以食用适量的糖,而且加适量的糖有助于提高食欲和机体健康。

4.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完全断糖?

我们都知道患上糖尿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饮食不规律,导致体内的血糖含量高于正常血糖的含量。由于是饮食的原因这就造成了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就是和我们平时所吃的糖有关系,所以不能吃任何的糖类东西,很显然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所说的糖和造成糖尿病的糖是不一样的,医学上认为的糖是造成我们体内血糖升高的一种物质。

糖按照分子一般可分为单糖、双糖、多糖。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在水果中含量丰富,甜度大,吸收速度快,食用后能迅速进入血液中;双糖(如蔗糖、麦芽糖)食后也很快进入血液,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的,麦芽糖则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它们在体内的分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所以糖尿病者不宜吃双糖;多糖大多以淀粉形式存在于食物中,还有一种形式为食物纤维,多糖消化吸收慢,有利于保持血糖平稳,因此糖尿病病人应食用多糖。每个人,人体想要正常运转,一定是需要糖的摄入。只是不能过分的摄入糖分,并且每日饮食也要注意其糖分含量,比如甜品点心的食物是绝对不能碰的。而红薯、苹果等拥有丰富膳食纤维的食物,既能保证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平衡又不会导致人体血糖不足而出现乏力的不良表现。

果糖在人体内的代谢不需要胰岛素,直接进入肠道被消化利用,升糖指数低,血糖无负担;果糖不易被口腔内链球菌转化为酸,能抑制该菌产生葡聚糖,从而抑制龋齿的产生;果糖甜度是蔗糖的1.2-1.8倍,同样甜度下能够有效降低食糖摄入量,减少脂肪囤积,达到控制体重的功效。

因此糖尿病病人不是一定要完全断糖,而是根据具体情况来看怎么吃,每次吃多少。

5.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合理膳食  糖尿病患者要管住嘴,不吃含蔗糖、葡萄糖的食品。主食方面经常吃一些粗粮,如荞麦、豆类、糙米;副食则以蔬菜、瓜果为主,如苦瓜、大白菜、西红柿、黄瓜、苹果等要常吃。在家有条件时,变三餐为4~5餐,这样可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血糖平稳。

适宜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还可以减经病人的压力和紧张情绪。选择自己最适宜的运动,如游泳、慢跑、散步、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等,应持之以恒,量力而行,每天进行l小时左右的运动,运动后最大心率为(220-年龄)的60%~85%为宜,以增加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但切忌高负荷运动,因为这样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血糖监测 此外,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的基础上,血糖的自我监测也不能忽视。每天自己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两个小时的血糖都应该进行检测,可以让医生了解到患者的具体情况,随时根据病情变化,适时调整治疗方案。

调整心态  我们知道,紧张、激动、压抑、恐惧等不良情绪,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的分泌大量增加,导致血糖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很重要。通过多学习糖尿病知识,向医生请教,向病友学习等方法,可以快速纠正对糖尿病的错误认知,摆脱糖尿病的心理包袱,坦然面对糖尿病,握紧掌控糖尿病主动权,享受当下的每一天。

看了以上的介绍,现在你知道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应该怎么做了吧,糖友要认真执行哦!相信做好自我管理,注意生活中的细节问题,要掌握科学的控糖方法,糖尿病就能够控制的很好,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