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廊坊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7-26
/ 2

关于廊坊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

关明亮

三河市行政审批局  邮编:065200

摘要: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促进廊坊市城乡融合发展、深化乡村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廊坊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保障水平低、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大、管理困难、各类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等突出问题。为完善廊坊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必要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完善策略展开详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廊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要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民”不仅重视城镇居民保障,也关注农民保障。与城市相比较,农村社会保障仍是软肋。随着廊坊市经济建设和社会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对社会保障制度表现了极大的关心,在深刻剖析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行规划,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措施。

一、廊坊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制度不健全,保障范围狭窄且保障水平低,难以解决因丧失劳动力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基本生活。

我市医疗保障水平低,农民负担重。一是农村地区医疗用品匮乏,乡(镇)卫生院、卫生所设施陈旧简陋,仅能满足卫生保健、基础病诊断,无法应对急症、重症、病危人员救治;二是基层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能培训,整体医疗水平有待提高。三是农民就医费用逐年上升,医保报销的费用提高比例远低于就医费用的增长速度,增加了患者的自费成本,加重了困难农民的负担。

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低,农民保障不足。近年来,农村养老保险政策逐步改善,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农村养老保险待遇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大部分农民因经济实力、思想意识等原因在投保时都会选择相对投入少的低等级,投保基数小,农民获得的养老金难以维持老年基本生活。

(2)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项目、待遇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和职工社会保障水平,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性。

农村合作医疗实行不同级别医院就医的不同报销比例,报销比例相对城乡居民较低,不少农村居民对重大疾病仍有畏惧之心,重症、急症让农村居民致贫、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城乡养老保障水平差距大,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养老保险差异。二元化城乡结构使得我国农民与城镇居民养老水平待遇有很大差距,城镇养老保险满足居民基本生活水平,而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因目前保障水平低且物价持续走高无法保障老年日常生活的需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未能发挥真正效果,二者差距增大,不公平仍然存在。除此之外,工伤保险、生育保险没有普及到农村居民。因此,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与城镇居民、职工社会保障水平差异甚大。

(3)多头负责,管理困难。我市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由人力资源设社会保障局统领,新农合由医保局负责,社会救济和社会优抚等由民政局负责,因多方管理,致使管理难度加大,降低管理效率。各部门之间缺乏通盘筹划,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群众办理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要东跑西跑,信息不联网,群众办事繁琐,部门管理效率不高。部门之间硬件和软件差异大,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多个机构甚至存在手工操作,自动化办理水平低。一些窗口的经办人员不熟悉业务操作流程,对政策拿捏不准,工作效率低下,难以满足群众办事需要。

(4)农村社会保障压力日趋严峻。农村因缺少产业支撑引发青壮年流失、农村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农民缴费能力和缴费意愿欠缺、农村医疗服务能力差等问题加重农村社会保障压力。随着城镇化发展,村里缺乏产业支撑,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出农村到城区务工。村里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农民收入渠道窄,水平低,养老缴费能力弱,一般都选择低档缴费,缴费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农民甚至未缴纳医保保险。与此同时,农村卫生室的医疗服务保障水平低也加重了农村社会保障的压力。

(5)缺乏相关立法,各类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方面制度零散化,缺乏统一规章制度。当前,社会保险法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的法律条款只进行了简单的分章规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仍然相对缺乏。随着农村社会保障意识增加、社会保障方面引起的司法纷争日渐增长,健全社会保障法律,已成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一要务。

二、完善廊坊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思路探索及对策研究。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参保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法制建设,尽快出台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启动对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的立法工作,保障立法的时效性和指导性,明确主体权力义务关系。二是适时增加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住房保障和长期护理险等,补齐短板项目,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三是拓宽福利保障范围。建立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升医疗救助、帮困救助、教育救助、住房补助等分类救助水平,与此同时,补充其他救助、救济和社会帮扶等救助形式,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能力。完善对农村特困居民、下岗失业农民、残疾人、留守儿童和老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救助。四是支持补充商业保险。支持农村居民补充商业保险,尤其是意外、医疗保险,增强因病、因伤的抗风险能力。

(2)增加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一是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的待遇领取水平。让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比翼双飞,加大对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倾斜,逐步缩小二者差距。二是适度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增加医保用药报销目录,让农民因看病难、看病贵导致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成为“过去式”。三是完善社会救助水平,提高社会救助广度和精度,切实筑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防线。四是促进就业,积极推进农民自主创业。加强职业培训,开发新业态新职业。加快推动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发展农村产业,带动群众自主创业、就近就业;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自主创业,提升农民及困难群众的经济收入,增强农民的参保能力。加强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新职业、新业态的就业能力。

(3)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服务水平。一是健全农村社会保障责任机构,加强监督管理。建立专门保障机构,明确机构数量,切实履行农村社会保障领域的统筹协调、政策咨询、监督管理职责。二是加大机构协调力度,明确责任机关。建立高效的跨部门合作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划分,统一协调,确保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提升行政管理效率。三是通过数字赋能推动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利用数字化建设,整合资源,打破信息壁垒,推进标准化建设,打破政府部门的职能界限和信息孤岛,按行政区域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综合性为民服务大厅,引入互联网+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网上资源共享,为广大农民提供便捷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四是提升基层服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办事效率。对服务人员提供思想观念、服务水平、政策解读等专业培训,打造一支站位高、态度好、能力强的服务人员。与此同时,监督与考核并行,让实际工作与群众评价相结合,倒逼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4)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宣传。

一是举办农民政策宣讲培训班,做好政策解读,提升农民对社会保险的认知水平。选取专业人员进农村开展政策宣讲班,开展小规模、多批次、覆盖面广的培训活动,将市里的好政策解读好,利用好,真正让群众受益。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宣传手段,向群众解读相关政策。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文化宣传栏、滚动显示屏、微信公众号、互联网、移动客户端多渠道流动式宣传政策文件,让广大农民知晓、了解、清楚相关政策,解除群众疑虑。三是通过举办政策下乡、文化汇演、干部帮扶等活动,提升农民参与意识。采取流动宣传车、固定宣传站形式,在乡镇街道,村文化站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举办文化汇演,将上级政策传递到每个村民心中,提高农民主人翁意识。同时通过干部帮扶,为群众带去政策福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时,在分析该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完善,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政策,满足农民基本需求,提高农民参保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参考文献

[1]崔红志.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5):75-85+2.DOI:10.14100/j.cnki.65-1039/g4.20200307.001.

[2] 魏振英.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政策支持[J]. 甘肃农业,2021(7):96-98. DOI:10.

3969/j.issn.1673-9019.2021.07.034.

[3]江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探析[J].农村

实用技术,2021(2):17-18.

[4]苗雁妮.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区域治理,2021(35):026

3-0264.

[5]谢广英,冯永侠,张杰标.廊坊市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一体化发展研究[J].廊坊

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06):84-87.DOI:10.16124/j.cnki.cn13-1390/

c.2012.06.021.

注:此论文为2023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关于廊坊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063,课题组成员:关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