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侯马市建工路学校 043000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在“生活·劳动”教育视域下,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阐述“生活·劳动”教育视域的概念以及学生核心素养与其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包括全面性、实践性和个性化等,详细探讨具体的措施,如课程设计和校园实践活动,并给出了相关案例作为说明。通过结论部分总结全文,强调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研究和实践的方向,本文提供有关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
关键词:“生活·劳动”;学生;核心素养
前言
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面对未来复杂挑战的能力,然而,传统教育往往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观念和方法,将其与生活与劳动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成长机会和培养途径。正是基于这一思路,"生活·劳动"教育视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视域以生活和劳动为基础,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造力、合作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教育视域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的概念内容解析
(一)“生活·劳动”教育视域
“生活·劳动”教育视域是一种以生活和劳动为基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强调将教育与实际生活和劳动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视域的核心理念是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和实践者,使其在实际生活和劳动中获得知识、发展技能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生活·劳动”教育视域的意义在于提供一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通过将学习与实际生活和劳动相结合,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这种教育视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具备更好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二)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还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人际交往和情感管理等方面的培养。
与“生活·劳动”教育视域相结合,学生核心素养得到了更好的培育和发展,在这一视域下,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生活和劳动活动,积极实践和动手实验,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具备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和领导能力。此外,通过生活和劳动的实践经验,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培养了对自身和社会的关注与贡献意识。
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原则
(一)全面性的原则
全面性强调培养学生在多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应只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
在“生活·劳动”教育中,全面性的原则可以通过开设多元化的课程和活动来实现。例如,学校可以设计跨学科的课程,提供综合性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不同领域中进行探索和学习。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综合素质评价,从多个角度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促进全面培养。
(二)实践性的原则
实践性强调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性的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生活·劳动”教育中,实践性的原则可以通过课堂实践、实验研究、校园实践等形式来实现。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和实验研究,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践探索。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社区、企业合作,开展校园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个性化的原则
个性化强调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和培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潜能,个性化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
在“生活·劳动”教育中,个性化的原则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和个别化的辅导来实现。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个性化的学习任务,提供个别化的指导和支持。学校还可以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培养项目,发展个性特长。
通过全面性、实践性和个性化的原则,可以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些原则在“生活·劳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这些原则也需要教育者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三、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具体措施
(一)课程设计
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实际体验和应用机会,培养核心素养。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培养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实践活动融入课程设计,通过小组合作、项目研究、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实际动手能力。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
某中学设计了一门名为“社会问题调查与解决”的课程,课程中,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设计。学生通过实地调研、采访和数据分析等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社会问题的背景和原因,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还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二)校园实践活动
通过在校园内组织各类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发展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为了提供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寻找校园农场、实验室、工作室等实践场所,开展农田耕作、实验研究、手工制作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体验,掌握实际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某小学建立了校园农场,并组织学生参与农田耕作和植物种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耕种农田、培育植物,并学习相关农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参与校园农场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锻炼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还学到了农业知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培养了对劳动的尊重和对自然的关爱。
通过课程设计和校园实践活动等具体措施,可以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实践与学习相结合,提供全面性、实践性和个性化的培养机会,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并培养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相关案例的介绍进一步加强了这些措施的可信度,说明它们在实际教育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结语
本文探讨了“生活·劳动”教育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介绍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原则和具体措施,可以看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这些措施不仅适用于学校教育,也应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重视和应用,以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未来,我们应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有效的培育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促进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来兵,刘杰,鄢志勇.“生活·实践”教育视域下学生核心素养的涵蕴与培育[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3(03):100-104.
[2]邓妍娜.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内涵与培育研究[J].智力,2023(01):5-8.
[3]仇学春.研究性作业: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J].江苏教育,2022(73):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