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康巴什部 017010
摘要:作为患者有各种生理、心理需要。其中生理需要为医生所熟悉理解,容易得到满足,但是他们的心理需要比较内涵,难以发现,容易被忽视。当一个患者住院时,他的心理需要比生理需要更重要,所以护理人员自己要懂得心理与生理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要指导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促使患者早日康复,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对临床上急慢性患者和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的认识。
关键词:心理护理;手术护理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心理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已得到普遍认可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心理护理作为现代护理模式的重要组成,应贯彻临床护理全过程,遍及护理实践的每一个角落。做好心理护理,掌握、提高交流技巧,做好心理疏导。
1心理护理在手术中的应用
手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患者术前的这种恐惧和焦虑,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多、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易致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此应当进行术前心理咨询〖1〗。 咨询应由有权威的医生和护士进行,耐心听取患者的意见和要求,向家属详细交代病情,阐明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对手术的安全作肯定的保证,不应向患者交待什么千分之一的危险性。权威性的咨询对患者获得安全感极为重要,还有依据不同的患者,用其恰当的语言交待术中必须承受的痛苦。如准备在局麻下做腹部手术,就应告诉患者术中牵拉脏器时会感到不适和牵拉痛,届时应有思想准备,并行深呼吸,努力放松,可以减轻痛苦等。对术后如需用鼻饲管、引流管、导尿管及需在身上附加仪器者,术前也应向患者说明,使患者醒来后不致惧怕。又如需作气管插管,或术后放置鼻导管的患者,因将影响说话,应事先告诉他们到时如何表示自己的需求。病房护士还应介绍手术医生和护士情况,在患者面前树立手术医生的威信,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要患者看一下术后观察室,介绍一下术后护理措施也是有益的。
手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的身体组织受到程度不同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身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情。开始,他们感到当前的痛苦难熬,过2~3天疼痛缓解之后,就又担心愈后的情况了。因此,对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医生护士都应体察理解患者的心情,从每个具体环节来减轻患者的痛苦。比如,术后6小时内给予药物止痛,可以大大减轻术后全过程的疼痛。等到体验到剧烈疼痛再给镇痛药,就会加剧以后的疼痛。又比如,暗示可以减轻疼痛,听他喜欢的音乐也能减轻疼痛。鼓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一部分患者手术后带来部分机体生理功能的破坏或残缺,造成身体缺陷的患者必然产生缺陷心理。尤其对突然致残的患者,护士术前要交待病情,并给予同情、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勇敢地承认现实、接纳现实。帮助患者克服心理抑郁,患者不愿说话、不愿活动、易激惹、食欲不振及睡眠不佳等。患者的这种心理状态如不及时地排解,必将影响患者及时下床活动,而不尽早下床活动会影响患者心、肺及消化等功能,容易产生营养不良、静脉血栓或继发感染等。所以要努力帮助患者解决抑郁情绪。要准确地分析患者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含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他们。某些生活不便之处要细致照顾,如喂饭、协助打电话等。总之,使他们已经意识到能够顺利渡过手术关,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被护士使用的心理护理技能:临床心理护理的效用取决于其可操作性,而后者恰是长期阻碍我国临床心理护理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有人认为心理护理的方法是综合的,形式以集体护理和个案心理护理为主。临床心理护理根据介入的深度可概括为两种形式: ①一般的心理护理:对病人心理需要的满足和一般的心理支持; ②心理问题干预:通过系统的方式,采用一定的心理治疗技术对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性护理。开展最多的是对病人的一般心理护理。
存在的问题:心理护理虽然对提高临床护理服务品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护士目前所具有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远远不能满足病人对心理护理的需求。目前多数护理人员仅局限于一般的宣教式心理护理,缺乏具体的、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病人心理问题缺乏动态研究,心理护理流于形式。调查表明,护士普遍缺乏心理学知识,心理干预措施掌握不熟练。主要原因是护士学习心理学知识的途径主要是自学、继续教育等形式,使护士对心理学知识和心理治疗等理论方法掌握不够。心理护理未得到相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不能从组织上给予时间、人力、物力的支持,如护理项目的收费和报销等。
心理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核心部分,必须在研究并建立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研发一套行之有效又易于为护理人员掌握和使用的心理护理技术和方法,切实增强心理护理的可操作性,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2 出院后随访
做好出院指导,加强家庭随访。家访的目的是让患者获得更多的与疾病相关的知识,以便知道如何去对待它;家访还应该让患者确信她们有社会各界的支持,让她们与其亲人(丈夫、妻子、孩子等)分担其焦虑的情绪。调查表,与以前在医院与医生进行短暂的交流相比,护士进行家访更有利于一些敏感问题的探讨。对于不方便进行家庭随访的患者可采用电话随访的方法进行。100%的患者满足电话随访的形式和内容,电话随访把医疗过程延伸到患者家中,不仅是一种连续性的护理服务,而且能体现社会这个大家庭的温暖[2]。
3 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医学卫生知识不断普及,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日渐增强,病人看病、住院、手术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迫切需要解释指导及安慰。常言道“言为心声”,语言是人与人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作为护理人员,应该充分利用语言,把一片爱心传递给患者,对病人的心理问题逐一认真、正确的解释指导,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解除或减轻病人的焦虑情绪,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充分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宗旨,符合病人的需要,也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
心理护理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调整环境等方法,帮助病人摆脱困难。心理护理任务艰巨。要为病人排除紧张、恐惧、忧伤、愤怒及消极情绪,使他们心情愉快,坚持治疗,树立信心,战胜疾病。鼓起勇气,面对现实,重新走向新生活。
参考文献
[1] 殷磊.护理基础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俞桃英.护士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随访的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