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法律援助中心
摘要:校园暴力是指在学校内发生的各种身体伤害、精神伤害、言语伤害和财产伤害等侵害行为。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的转型和社会改革的深入,校园暴力现象日益严重。尽管我国法律对校园暴力进行了明确规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法律缺位和应对不当的问题。本文将从现实背景出发,分析我国校园暴力成因,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为有效应对校园暴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校园暴力;法律缺位;应对策略
校园暴力是当代中国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仅威胁到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也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虽然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校园暴力进行了清晰的规定,但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将从现实出发,分析校园暴力的实际情况和成因,并探讨我国法律存在的缺陷,以期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暴力防范和处置提供思路和参考。
一、校园暴力概念以及危害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发生的暴力行为。这些暴力行为包括学生之间的欺凌、殴打、恐吓、侮辱、虐待、敲诈勒索、性骚扰、性侵犯等行为,也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之间的暴力行为。这些行为不仅伤害了受害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也是这些人日后成长和发展的重大障碍。校园暴力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都非常大。首先,受害者往往会受到极大的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自杀或自残等极端行为。长期受到暴力行为的伤害,受害者的自我认知、人格塑造和学习能力都会受到损害,从而影响他们走向成年之后的发展。其次,校园暴力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社会的未来发展需要的是健康、自信、责任感强的年轻人,而校园暴力毒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扼杀了他们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和信心。最后,校园暴力也挫伤了社会对教育、法律、家庭的信任,引发了公众对问题解决的不满和不信任[1]。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
(一)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是导致校园暴力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社会精英,这就导致了家长对学生成绩的过度关注,以及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过度干预。
(二)学生因素
学生因素是校园暴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是学生年龄较小,心理成熟度较低,容易做出过激的行为。
(三)教育因素
教育因素也是导致校园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教育的状态,而教师缺乏有效的方式和手段进行教育,导致学生情绪失控,造成冲突和暴力行为[2]。
三、现存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缺陷分析
由于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社会对此强烈关注并呼吁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然而,现阶段关于校园暴力的法律仍存在一些缺陷,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处理手续复杂
目前,校园暴力发生后,通常需要警方介入调查和处理,学校和教师也需承担其相应的工作。但是,针对校园暴力的处理手续复杂,办事速度较慢,一些疑犯可能由于警方调查时间长或证据不足而逃脱制裁。在一些事件中,相关教职工的言行和处理方式也出现了争议,甚至引发了更严重的后果。
(二)制度性不足
现行法律中对校园暴力的定义和判定相对模糊,没有明确规定和定义校园暴力行为的内容和范围,难以区分和判定其界限,造成很多校园暴力案件难以处理或法律无法制裁。此外,对校园暴力事件所采取的处理措施等,也没有明确规定标准。
(三)缺乏社会关注
在现阶段社会治理方式中,对于校园暴力的关注还不够,存在着“见怪不怪”的现象。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度不及其他热点事件高,相关信息在社会传播和宣传渠道上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学校和警方对于校园暴力事件的审查和处理不够力度,也造成了学生对学校和外部资源的信赖度下降[3]。
四、遏制校园暴力的应对策略
随着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针对此类事件的遏制措施成为必要工作。这些措施既包括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也包括针对教师和学校的管理和应对。因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论述遏制校园暴力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暴力往往是由于学生的情绪问题而引发的。因此,校园暴力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关注,也需要家庭教育的帮助。通过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合作,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同时,学校应该加大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解决问题模式。学校应当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设立心理咨询室,引导学生积极面对人际关系问题,从而避免因情绪问题产生校园暴力事件。
(二)完善校园暴力预防机制
学校应加强对校园暴力事件的预防机制建设。可通过以下途径:第一,通过定期举行讲座、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宣传教育。第二,组织学生参与辅导员的工作以及实施校间调解机制的推广应用。第三,促进校园关系和谐发展,各方面资源共享,避免多头治理。第四,加强学校的广告宣传,并赋予举报者一定的奖励,以便鼓励更多的人关注问题并主动举报暴力事件。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合理建设、完善教学管理、出具“防治和减轻暴力行为”条例等方式来健全预防校园暴力的制度,及时解决暴力行为的实际问题和矛盾,构建和谐校园
[4]。
(三)建立校园安全教育体系
校园安全教育的推进包含了对社会公众及校园的教育。社会公众应该注重校园安全,在学校及时发现校园暴力事件,帮助学校及时解决,防止出现严重后果。学校应该完善自身校园安全体系,建立学生持有有效纸质证书和数字证书的安全身份证件。此外,每年都应定期举行联合演练,以检验校园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四)参与监管与治理体系建设
校园暴力问题不仅需要学校和教育行业的合作,更需要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及参与监管和治理体系的建设。同时,教育部门应组织专业机构、律师、心理医师、家庭教育专家开办线下课程。保证校园暴力处理的长期化及有效性,把各方面资源集聚起来,推进治理体系建设,达成治理校园暴力的目标。
(五)加强对校园暴力的惩戒力度
针对校园暴力事件,必须保证其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处理与惩罚,以增强对潜在加害者的威慑力。同时在进行惩戒的时候,也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决定实行什么形式的惩戒措施。针对严重校园暴力事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疑似加害者的调查力度,对犯罪分子进行严厉惩罚,同时对于涉嫌导致暴力行为的原因进行全面追踪,对加害者进行及时的教育,防止其再次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要想有效遏制校园暴力,需要各方面共同开展有关工作,并努力探索出相应的对策。行动的切入点在于完善校园暴力预防机制、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打破校内、校外防治的隔间墙,保障师生的安全生活权利[5]。
结束语:校园暴力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来加以解决。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教育监管和建立校园暴力教育体系方面,需要国家和学校方面共同努力,无论是从学生、教育工作者还是社会角度,仍需积极探索和尝试各种有效的应对策略,为让校园变得更加安全,让学生更加健康成长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查怡然. 刍议我国治理校园暴力法律制度的完善[J]. 西部学刊,2021,(18):105-107.
[2]贺松兰,李思凡. 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的法律治理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2021,(23):161-163.
[3]张旭影. 校园暴力的主要特点及法律解决路径[J]. 法制博览,2021,(05):150-151.
[4]车金汗. 论发挥法律对校园暴力的规制作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5):172-173.
[5]尹立国. 预防校园暴力的法律制度建构与完善分析[J]. 法制与社会,2019,(3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