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卫生院,四川 眉山,620039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使得大多数人饮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走上吃货的道路,且越发注重食物的花样,人们的饮食规律性也随之改变,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从早中晚的一日三餐变成中午、晚上、夜宵的一日三餐,且对火锅、烧烤、油炸等易加重消化系统负担的食物来者不拒,以至于大便习性发生变化,最终“吃”出毛病。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常腹泻,一日腹泻多次的症状,且出现便意必须立刻排便,无法憋住,如果有,你要小心溃疡性结肠炎,该病被称之为绿色癌症,亦有不死癌症之称,著名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曾因溃疡性结肠炎两次辞去首相职务,且被溃疡性结肠炎折磨数十年。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一、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以乙状结肠和直肠为主,多局限于大肠黏膜以及黏膜下层,能够延伸至降结肠,甚至延伸至整个结肠,病程十分漫长,易反复,治愈难度大,且具有较高癌变率。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但公认该病的发生与多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肠道微生态等,其中,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失衡所致炎症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各种因素作用于肠道导致炎症因子分泌增多,可引发肠道黏膜持续炎症,并损伤屏障功能,而研究表明,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明显遗传倾向与家族聚集特性。另外,肠道内菌群种类紊乱、数目紊乱以及功能异常同样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发展相关。除此之外,饮食不洁、气候变化以及肠道感染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溃疡性结肠炎发病风险以及复发风险。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好发部位为结肠与直肠,临床表现以持续发作或反复发作的腹泻与黏液脓血便为主,伴有不同程度腹痛与里急后重症状,多数患者伴有全身症状与肠外表现,病程多在4--6周以上。
腹泻与黏液脓血便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同时也是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病情是否处于活动期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每日大便次数、便血程度以及粪便性质即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病情较轻者,每日排便次数为2--3次,便血症状较少见,而病情严重者,每日排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上,伴有脓血或便血,当累及直肠后,则会出现里急后重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腹痛部位以左下腹、下腹为主,部分患者表现为全腹痛,呈阵发性发作,疼痛时多有便意,便后稍有缓解。
以发热与营养不良为主,发热症状多见于中型与重型活动期患者,当病情持续加重或引起并发症时则会导致体温持续上升,引发高热。营养不良包括贫血、消瘦、低蛋白血症等,多见于病情持续活动以及严重者。
多见于虹膜炎、外周关节炎、前葡萄膜炎、骶骼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坏疽性脓皮病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
三、溃疡性结肠炎的危害
溃疡性结肠炎若不及时治疗则会不断加重,无法自行好转,炎症能够持续发展至整个结肠或直肠,引起多种并发症,对人体造成难以想象的危害。
调查发现,溃疡性结肠炎并发肠穿孔的几率约为1.8%,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导致病情加重,引发肠穿孔。
病变广泛,且病程持续时间长达5--25年以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并发肠狭窄,严重可引起肠阻塞。
便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是衡量病情轻重的主要指标,久而久之可致贫血。
相关调查数据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癌变几率较正常人高2.5--4倍,多见于病程在10年以上者以及病变累及全结肠者。
溃疡性结肠炎持续恶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关节炎、皮肤黏膜病变与眼部病变等。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关节炎的几率约为11.5%,好发于肠炎病变严重阶段,主要累及大关节,多为单个关节病变;皮肤黏膜病变与结节性红斑为主,发生率约为4.7%--6.2%,此外可引发鹅口疮、脓疱性坏疽、多发性脓肿等;眼部病变包括葡萄膜炎、虹膜炎、角膜溃疡等,以虹膜炎最为多见,发生率约为5%--10%。
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尚不完美,还有很多遗憾需要发现、探索,迄今为止,临床仍无法明确溃疡性结肠炎的确切病因,缺乏显著治疗方案,同时也没有理想的预防方法,只能建议大家科学饮食,保持营养均衡,避食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注意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并做到规律进食,同时保持充足睡眠、适量运动,调遣生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希望大家都能保持高度警惕,提防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