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与西药学的利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09
/ 2

中药学与西药学的利弊分析

1牟书才  ,2李伟 

1黑龙江仁合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2黑龙江贝比康生物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两大医疗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中医和西医两大类。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经验积累到现在已经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而西医作为先进的现代医疗体系,也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中药和西药作为两种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提高,二者的取长补短势在必行。本文针对西药与中药的利弊进行探讨,分析了西药和中药的区别以及西药中药化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实现的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中药学;西药学;利弊分析;

前言:西医和中医作为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不管在医疗手段和医疗内涵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所谓"西药中药化",就是利用中医的医学原理对西药进行药性的处理,使之不仅可以为西医所使用,也能被中药所运用,这项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然而研究难度太大,一直没有取得很好的成果,但是其本身对于医学界来说意义重大,不可忽视。

1西药与中药的特点以及西药中药化和可行性

1.1西药与中药的特点

在生活中,中药和西药各有各的优势,西药疗效快,当你感冒、发烧的时候,可以通过西药、打针来得以痊愈。而中药是针对慢性病来得到改善的,想要痊愈,就得从中药下手。中草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绝大多数的中草药的加工炮制还是很规范的。因为副作用小,所以现在中草药在很多医院都有的,而且还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至于疗效,只要药用对了,不论中草药、中成药还是西药,疗效是不会差太多的。中药和西药在十七世纪之前是没有准确是的区分的,因为当时科技不发达,化学以及医学条件非常落后,那时的药物基本都是民间药物或者民族药物,大部分都是草药。十七世纪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生物化学的不断发展,现代医疗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西医医疗体系和西医药学,后来传入中国,形成了现在我们认识的西医。从本质上来讲,西药和中药没有办法准确的定义和区分,一些人将后期有人工对化学成分进行调配、加工而合成的药物叫做西药,将主要由植物构成的天然的、没有人为化学加工过的天然药物叫做中药,这样的说法是不确切的,很多中药也是由人为加工而形成的,比如冰片,就是人工合成的龙脑;砒石则是我们常见的雄黄经过氧化后得到的化合物。还有的人则根据药品的名称来区分,名称里带有丸、散、丹等字的是中药,带有针剂等字的是西药,这种方法更是不正确。西药中药化简单来说,就是,就是将西药与中医学的理论结合起来,以确定中药的相关内容,从而能够使西药在中医药学中进行审计使用。

1.2西药中药化的可行性分析

所谓"西药中药化",就是使中药变成西药,虽然二者属于不同的医疗体系,但是使二者结合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从理论上来分析,中药和西医的本质目的都是研究人体生物规律、人体健康、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科学,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药物,根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治病救人,二者相同的目的和相同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其相结合的可能性。从历史根源方面来讲,中药和西药在最初没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二者在某些方面会有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从中医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来看,它是一个发放的医疗体系,它借鉴、吸收、融合了很多其他医学理论的内容,同时也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现代医疗体系和技术,不断积累经验和实践,逐渐发展成完整的医疗体系。而西医作为完善的医疗体系,也可以为中医所借鉴、吸收。从实践结果来看,目前已经有研究可以表明西药可以具备中药的性能。

2中药和西药的区别以及西药中药化的实现方法和意义

2.1中药和西药的利弊分析

中西医各有其理论体系,因而形成截然不同的用药理论:中医以辨证为用药原则,药理的基点体现在气味方面;西医以诊断为用药指导,药理内容重在药化作用及其与机体内在联系所表现出种种针对性的反应上。药理不同,药效利弊各异。以气味为核心的药性理论源于中医理论,因此中药的应用同样体现出中医理论之长:从整体观念出发,重视内因,灵活用药,注意调整机体动态平衡。其中,用药灵活堪称中医用药特点的高度概括。这种用药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辨证用药。西医是按诊断用药,中医是依证给药。证的出现,在西医看来不一定构成诊断,而中医则不然,只要不舒服就有证,有了证,总能辨出疾病的表或里,寒或热,虚或实,因而能够按证投药。其二,具有实用性。家庭中常用的菜肴,有许多都是常用的中药,使用起来垂手可取。如长期饮用大枣水可补血,饭后食用一匙醋能健胃、助消化,生姜汁与胡椒粉调膏外敷脐部可治寒性腹泻,芹菜根熬水喝能降血脂、血压,鸡蛋皮烧干成灰可治胃溃疡水过多这种用药,非但不用去医院,而且可以自己给自己治病。此外,中药的应用还有着广泛的社会性和随意性,比如人参酒、五加参茶、芦荟霜、薄荷糖、郁金烟、黑芝麻糊等等,充分看出中药都是以其中的主要角色占领了饮食业和化妆品市场。应用这些,不用医生指导,也不问有病无病,用起来又可多可少。然而,就因为中药的应用过于灵活,由此形成的中药弊病是疗效难以再现或重复,更由于剂型上的限制,致使中药终难用于急症。相比之下,由于西药药理是建立在西医重微观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注意寻找有效成分,进而提纯、合成,通过动物实验慎重地过度到临床。可见西药药效就不像中药那样侧重于主观陈述和他觉推理之制定,而是药效的出现能用药物对细胞代谢、对酶的作用及其与受体的反应等这一系列体内生理、生化反应上加以说明,这无疑易于形成客观药效指标,如青、链霉素的效力及抗菌谱在不同地方、不同机体应用都是衡定的。药理体内过程清楚,加上西医有相应的客观诊病指征,药效就容易再现或重复,更由于给药途径的直接,使药效易于透过血脑屏障,治疗急症自然得心应手。由于西医重微观,强调针对性,这就决定了它的用药必须是在明确诊断之后,因而我们时常看到的情况是:往往病已很重,跑了几家大医院,作了许多检查,就因诊断不明而迟迟不予用药。也正是西医这种重微观、着眼于局部、重视针对性的观点而有时贻误治疗或治疗中忽视机体的能动作用而招来种种副作用,这正是西药应用弊端。中西药理迥然有别,然而同能治病,说明中西药在体内存在形式及代谢过程中有相同之处。中西药如能各注所长,疗效将是可观的。当前,在应用中药药性理论治病时,重视参考中药的药理作用,生产中药时,重视剂型的改革;西医不断在中药里寻找科研课题和越来越重视在天然药中索取药源。这正是中西药相互渗透,为其开辟广阔发展前景的体现。

2.2西药中药化的实现方法

如何正确有效的开展西药中药化的工作是十分关键的问题。西药中药化的实现途径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分别是设计研究方法,完善药品研发体系,进行临床实验和推广。设计研究方法作为研究的第一步,对整个研究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人体质和实际情况,对患者分别进行中医方面和西医方面的诊断,然后根据结果进行评定,对患者进行相应的西药的治疗,最后观察患者的情况,可以确定相应西药中药化的内容。此种方法可作为临床参考,具体的结果还是需要在临床研究做大量的实验来得出结论。完善药品研发体系也非常重要,目前我国的新药研究一般都是通过动物实验的方式,在西药中药化的过程中,要创新药物研究方法,可以通过临床实验的方式研究。此外,西药和中药的结合可以研发出更多种类的新药,扩展药品种类,而且中药的药物成分和制作过程都很简单,研制成本较低的同时可以取得很好的医疗效果。临床推广是药品研究的关键部分,中国古代就有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所以想要实现西药中药化,就要注重临床的实验,在患者服用西药以后密切观察患者的中医反应,观察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注意是否出现副作用等情况,再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参考已有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如此多次进行临床实验,可以有效实现西药中药化。

2.3西药中药化的作用和意义

西药中药化有利于西药更合理的运用。从客观角度来说,西医是在现代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等现代科学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学科,它通过人体生理系统的化学反应为原理来进行相应手段的医疗,但是这样的治疗方式过于死板。西医往往过于理性,而忽略了人体的整体性,人体不是简单的化学组合,不能只看局部就片面的下结论。西药中药化可以缓解这一局面,有利用从整体把握患者病情,使西药的使用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西药中药化有可以促进中药以及中药学的发展。中医和中药学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完整的医学体系,但是同时也需要根据时代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现代化发展,西药中药化可以让中医有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持的同时,也促进了西药的合理应用。西药中药化还可以促进世界医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尽管西医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医学体系,但是中医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各自都有优势同时也有不足,可以通过西药中药化的方式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融合,推动现代医学体系不断向前发展,

结语:从古至今,疾病治疗和人体健康一直都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它从宏观角度讲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微观角度讲它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而西药中药化研究对于我国目前的医疗体系和水平起着十分关键且重要的作用,西药和中医的相互结合和统一也是我国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尽管目前此项研究还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但是在不久的将来,西医与中医的结合工作和西药中药化的研究一定会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华秀.浅谈中成药与西药的不合理联用[J].中国药师,1999,1(2):78.

[2]徐德生,刘力.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7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