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维修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袁晓翀,梁玉玲

东莞市石碣医院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医院开展医疗诊治工作中,各类精密的医疗设备得到有效应用,其使得医院的诊疗工作的效率明显提高,使患者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得到提升。因此要做好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对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予以保证。目前主要应用全程管理方式,来对医疗设备开展维修管理,以使维修管理效果以及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使医院的发展得到促进。

关键词::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维修管理重要性

引言

医疗设备可在患者的日常诊疗、护理中充当辅助手段,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加强。所以,医疗设备也是医护工作的参与者,甚至在一些诊疗中要参与全程。医疗设备居于如此重要的地位,其应用的可靠性必须受到重视。现实中,一些医院对医疗设备管理不佳,大大降低了医护工作者及患者使用的满意度,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这是不应被允许的。为此,本文基于实事求是的态度,结合对医疗设备管理的严峻问题的分析,探析了相应的优化路径。

1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维修全过程管理的必要性

在医院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医疗设备是一种固定资产,很多的医疗工作开展,必须借助医疗设备来实现,从而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医疗机构,必须要重视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和维修工作,依靠开展积极的维修管理,使设备的故障发生风险降低,从而使设备的运行效果得到保证,将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周期延长,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通过医疗机构成本管理的角度入手,通过将设备维修管理支出的费用降低,可相应的降低患者使用医疗设备的成本,由此使患者的经济压力降低,由此可知,要将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除此之外,通过开展医疗设备的维修全程管理,可使医疗设备的维修效率以及质量均得到提升,尽可能使医疗设备的应用性能以及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保障,取得控制使用成本的目的,更多的让利于患者,使患者的医疗成本降低,将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提高,使患者得到更好的诊疗服务,从而使医疗机构的高效发展得到促进。

2医疗设备全程管理中实施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影响因素

医疗设备进行维护管理过程中,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这几方面:①管理情况。管理工作实施时,影响因素主要为系统设计、设备采购、组织协调、零配件管理、服务合同管理、供应商服务管理、优先维护请求、管理计划、制定计划、设备性能监控、可靠维护、预防维护、预测维护、询证规划、采购计划、应急预案、工单管理系统;②资源。即工作人员是否配备充足、工作专业性情况等;③信息库。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将国际标准视为主要指导,并且充分考虑设备历史、供应商数据、故障数据、档案、医院内网系统服务记录等;④服务。服务主要包括设备使用年限、采购与更换决策、维护成本、故障响应时间、工单、备件类型、工单管理系统等;⑤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为设备运行情况、安装验收、设备验收、安全性能、保修、进货、功能、备件可用性、原厂设备、冗余设备、行政程序等;⑥培训。培训主要包括员工培训、知识培训、技术培训等;⑦质量控制。实施质量控制时,包括设备测试、技术检验、验收测试、质量保证计划、抗风险能力、安全性能检查、保护措施、设备质量控制、风险管理、电气安全检查、风险因素、保养检查等。除此之外,也包括使用环境、操作条件等产生的影响,在针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过程中,应给予这些方面充分关注。

3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维修管理的策略

3.1优化医疗设备的前端管理问题

在医疗设备的前端采购方面:(1)医院要严格要求内部人员,督促其了解和遵循国家医疗法规,不因私利逾越雷池,将引进合法渠道的适用设备作为基础目标。(2)医院要重视采购负责人员的专业性,在各科室的设备需求申请环节后,增加一个以沟通为内容的工作流程(科室人员与设备科沟通),使科室的专业需求得到更细化、更明确的解释,并被设备采购执行者所理解,接着再进行具体的购置环节。这相当于为设备科人员指明了采购方向,而且其能在沟通环节对各科室的不符合医院成本标准的需求进行纠正,避免出现高成本问题。(3)医院需要为采购制定计划,要求相关人员有规划地实施采购,杜绝盲目行为。一方面,采购计划中要体现出对采购渠道的甄选,果断放弃不可靠渠道,例如,设备科人员要全方位考察设备生产、供应商的资质,并对已交付的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另一方面,相关计划要以医院医疗设备使用、消耗的事实情况为依据,并分配好所涉及部门、人员的职责,使其各司其职,例如,安排专人收集和整理市场信息,分类对比设备价格;安排专人建立设备物流管理网络,跟进设备采购进度;等等。

3.2建立完善维修管理制度

首先,工作人员应针对不同科室故障维修、设备保养等做好记录工作,维修管理部门和科室之间应做好协调工作。其次,推动维修资料库的构建,维修人员在工作中,每次维修时,均需展开记录,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其中涉及维修使用方法、维修结果等,进而为下一次维修管理工作的出现打下良好基础,将类似故障在处理时的时间明显缩短。最后,制定明确操作规范,不同机械设备设置对应科学操作流程,人员在操作时,应严格执行相关操作流程。

3.3统一化管理

建立维修保养中心,分析医疗设备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不同因素影响,磨损程度、元件质量等均会引发故障问题,一旦维修工作不及时,使设备“带病”工作,存在隐患及风险的同时,还会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医院在此方面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对此,提高重视度的同时,要注重统一化管理成效,考虑修理厂的修理时间较长、费用较高,通过医院建立独立且专业化的维修保养重心,强化内部管理能力的同时,还能减少此方面的经费开支,符合医院统一化管理要求。依据医院规模建立统一化管理中心,依据工作岗位内容与职责,对工作人员严谨培训及考核,配件类别丰富、数量充足、技术水平较高等,均能有目的地开展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工作。

3.4积极运用相关先进技术

医疗设备展开维修管理时,应注重对先进技术的运用,其中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进而使纸质信息可以运用自动化方式,比较迅速地转化成文字信息,进而向管理系统当中有效录入,并且针对信息的准确与否自动核对,将存在异常信息自动剔除。同时对于获取的信息展开简单处理,制定好维修计划以及维修安排,确保设备在运行时能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当中,发生异常时进行及时处理,促进维修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能够展开数据共享,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结合无线网访问平台,便于对于设备信息进行随时调取,确保设备使用效率,降低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存在管理与实际工作方面等多种问题,而我院实际应用PDCA循环,发现在设备论证、运用与报残阶段,有效改善采购时间长、缺乏标准性文件、保养时间长、报残缺乏论证等多项问题,医疗设备成本效益明显提高,各部门之间工作也更为协调,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升富,吴观友,黄良艳,李胜勋,林薇薇,欧伟光.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医疗装备,2021,34(24):29-32.

[2]苏颖,孙国君.信息技术对医疗设备管理质量的改善作用分析[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21,30(12):215-216.

[3]吴珊.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及系统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4):32-33.

[4]陈文婷.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1,(24):48-49.

[5]曾玉宝.医院医疗设备预算管理流程的优化路径[J].财会学习,2021,(3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