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青岛 266100
摘 要:结合工程案例通过对工程原建筑检测鉴定评估情况、地质勘察情况、既有建筑地基基础调查情况、上部结构加固方式及荷载影响、改造后建筑使用功能变化等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分析,对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合理选择相适应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案,使之兼具安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达到最优的加固效果。
关键词:里院;城市更新;地基基础加固;方案比选
0. 引言
青岛里院特色民居因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与地理环境,形成了“中西折中式”的空间特征与商住复合型的建筑功能,并具有开放包容性的文化性格和市井在地性的集体记忆[1]。里院建筑活化利用的前提是对其进行结构加固改造及地基基础加固,以满足地基基础及结构承载力要求,但当前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工程设计仍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加固方案设计简单粗暴,未充分考虑原有地基基础保存情况,未对既有建筑基础及上部结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加固方案适用性不高。基于此,本文以潍县路19号改造更新项目为例,针对其地基基础加固加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选出了适合本工程的最优加固方案。
1. 工程概况
潍县路19号改造更新项目位于青岛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内,总建筑面积1.6万m2,共10栋单体,局部地下1层,地上1~3层,均为砖石木混合结构,项目分为南北两院,为历史风貌建筑,项目单体多,各单体建造年代跨度大(1920年—1931年),由不同的单位或个人建造,大部分历史图纸缺失,地基基础形式无从考究;且周边建筑均为历史风貌建筑无可参考的工程勘察资料,进场后重新进行地质勘察,但是仍无法全面覆盖,地基基础加固设计难度大。
2. 原建筑检测鉴定评估情况
为评估原建筑的安全性,并为改造加固设计提供必要依据,首先对原建筑结构质量进行了检测鉴定。根据检测鉴定报告可知:
1)房屋部分抗震措施不满足规范要求,潍县路南院片区房屋综合抗震能力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建议对该工程采用抗震加固措施;潍县路南院片区安全性评级为Dsu级,严重影响承载力,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2)地基基础评价:经现场检查,目前尚未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在上部结构中引起的变形、倾斜情况,未发现基础上部构件存在裂缝及滑移现象,基础情况良好,可评定为无静载缺陷;基础外观进行检查发现毛石砌体外观良好,未发现腐蚀、折断现象,但部分基础砂浆粉化严重。地基基础安全性评级为Bu级。
3)上部承重结构鉴定:砌筑砂浆强度推定值为0.3~0.5MPa,粘土砖强度推定值为3.8~6.1 MPa;上部承重结构安全性评级为Du级。
3. 工程地质勘察情况
通过钻探揭露,场区第四系主要为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及上更新统洪冲积层(Q3al+pl),揭露的基岩主要为燕山晚期中粗粒花岗岩(γ53),局部穿插煌斑岩(X53);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场区各岩土层力学指标汇总如下:
表3-1 各岩土层力学指标汇总表
层号 | 岩土层名称 | fa/fak (kPa) | 模量 (MPa) | 容重γ (kN/m3) | 黏聚力 c(kPa) | 内摩擦角 φ(度) | 岩石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
① | 素填土 | / | / | 18.0 | / | *20 | / |
⑪ | 粉质黏土 | /240 | 7.42/Es1-2 | 18.4 | 27.7 | 12.7 | / |
⑯ | 强风化花岗岩 | /1000 | 40/E0 | 22.0 | / | *40 | / |
⑰ | 中等风化花岗岩 | 2500/ | 10×103/E | 24.0 | / | *55 | 21.7 |
⑱ | 微风化花岗岩 | 4000/ | 20×103/E | 25.0 | / | *60 | 35.0 |
⑯1 | 强风化煌斑岩 | /500 | 25/E0 | 21.0 | / | *35 | / |
⑰1 | 中等风化煌斑岩 | 2000/ | 8×103/E | 23.0 | / | *50 | 20.8 |
4. 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调查分析
为调查既有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埋深、平面位置等资料,有针对性的布置了34个探槽,根据探槽揭露情况,将既有建筑物的基础类型、基础埋深、基础宽度、基础持力层等列于表4-1。
表4-1 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础情况调查表
探槽编号 | 基础类型 | 室外坪 (m) | 基础埋深(m) | 基底标高(m) | 墙体厚度(m) | 基础宽度(m) | 基础持力层 | |||||||
按材料 | 按构形式 | |||||||||||||
TC1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8.67 | 1.2 | 17.47 | 0.4 | 0.6 | 第⑯层强风化花岗岩 | ||||||
TC4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5.96 | 1.1 | 14.86 | 0.4 | 0.6 | 第⑪层粉质黏土 | ||||||
TC7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6.92 | 0.3 | 16.62 | 0.4 | 0.6 | 第⑯层强风化花岗岩 | ||||||
TC8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6.66 | 0.4 | 16.26 | 0.4 | 0.6 | 第⑪层粉质黏土 | ||||||
TC18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3.80 | 0.9 | 12.90 | 0.4 | 0.6 | 第⑯层强风化花岗岩 | ||||||
TC21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4.86 | 2.3 | 12.56 | 0.4 | 0.6 | 第⑪层粉质黏土 | ||||||
TC22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5.98 | 0.6 | 15.38 | 0.4 | 0.6 | 第⑯层强风化花岗岩 | ||||||
TC26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4.54 | 2.3 | 12.24 | 0.4 | 0.6 | 第⑪层粉质黏土 | ||||||
TC27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6.53 | 0.5 | 16.03 | 0.4 | 0.6 | 第⑯层强风化花岗岩 | ||||||
TC34 | 毛石基础 | 条形基础 | 15.13 | 1.6 | 13.53 | 0.4 | 0.6 | 第⑯层强风化花岗岩 | ||||||
5. 新增混凝土板墙结构地基基础加固方案
项目南区上部结构考虑商业运营需求以及原建筑保存现状,根据《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2],由于结构承载力严重不足时,主要采用板墙和面层加固方法,可利用合理的加固材料与原有构件形成组合构件来提高构建的性能[3],可以直接提高七抗压和抗剪承载性能,同时构件的抗弯刚度和抗震性能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4],因此选择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和加固地基基础相结合的方案。以博山路32号楼为例,一是上部结构采用内部新增混凝土框架结构,地基基础存在三种方案:柱下独立基础、柱下井字地梁基础、柱下条形基础。二是上部结构采用内部新增混凝土板墙结构,地基基础采用板墙下构造地梁。
方案一:内部新增混凝土框架+柱下独立基础
纵墙柱下布置独立基础,基础尺寸2m×2m,高度0.5m,最大跨度6.2m,间距3.6-5.2m。
图6-1 柱下独立基础布置图
方案优缺点分析:柱下独立基础造价经济,但在原保留外墙下开挖独立基础会破坏原来墙下石砌基础,且柱下独立基础开挖过程中需对墙下部进行支撑回顶,存在施工安全隐患。
方案二:内部新增混凝土框架+柱下井字地梁基础
沿纵横墙下内部设置井字地梁基础,基础尺寸0.8m×0.8m,最大跨度6.2m,间距3.6-5.2m。
图6-2 柱下井字地梁基础布置图
方案优缺点分析:柱下井字地梁基础开挖及施工量大,造价不经济,沿墙纵向开挖地梁沟槽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墙体支撑,防止开挖过程中墙体失稳,向内坍塌,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方案三:内部新增混凝土框架+柱下条形基础
沿纵墙设置柱下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尺寸1.2m×0.8m,最大跨度6.2m,间距3.6-5.2m。
图6-3 柱下条形基础布置图
方案优缺点分析:柱下条形基础开挖及施工量小,造价经济,施工简单。
方案四:内部新增混凝土板墙+构造地梁基础
上部结构为沿纵墙设置140mm厚混凝土板墙,基础采用板墙下构造地梁基础。柱下采用条形基础,基础尺寸0.4m×0.5m。
图9-4 混凝土板墙布置图
图6-5 混凝土板墙做法 | 图6-6 板墙基础做法 |
方案优缺点分析:本单体工程开间尺寸小仅2.9m,上部结构采用板墙混凝土,可节约内部使用空间,避免室内柱子突出影响美观,构造地梁基础开挖及施工量更小,造价经济,施工简单。
比较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其上部结构采用内部新增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采用柱下条形基础更加经济,施工简单且安全,即方案三可行,但考虑单体内部空间影响,框架柱会降低室内空间使用率,影响美观,方案三和方案四比较,方案四更加经济、安全、美观;经过综合分析比选,选择内部新增混凝土板墙+构造地梁基础加固方案。
6.结语
地基基础加固在选择设计加固方案时,应根据加固的目的,结合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现状以及建筑改造后结构设计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采用加固地基、加固基础、加强上部结构刚度和加固地基基础相结合的方案。当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基础情况良好且无静载缺陷时,应该优先考虑上部结构加固方案,使地基基础加固方案与上部结构加固方案相结合,进而优选出科学合理且经济可行的地基基础加固方案。
参考文献:
[1] 王广振,徐嘉琳,于皓宇.城市特色民居文化空间复兴研究—以青岛里院为例[J].民俗研究,2022,5(165):101-110.
[2] 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702—201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殷浚铭.既有砌体结构低成本摩擦滑移加固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2(6):4.
[4] 王坚.既有砌体结构加固方法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22,7(114):155-157.
作者简介:杨鸿玉(1992—),男,硕士,工程师,通信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外贸大厦,邮编:266000,邮箱:931465087@qq.com,联系电话:1580092306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