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人民医院 广西河池547000
【摘要】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对死亡教育缓解死亡焦虑的效果评价。方法:采用网络问卷星的方式选取我院肿瘤科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死亡教育,比较两组死亡焦虑评分(T-DAS)。结果:观察组T-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1)。结论:临床护士对死亡相关知识及应对能力亟待提高,应重视护士关于死亡教育认知和应对死亡事件能力的培养,开展死亡教育,能有效缓解护士死亡焦虑,减轻心理压力。。
【关键词】死亡教育;肿瘤科;护士;死亡焦虑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eath education to alleviate death anxiety. Methods: 30 nurses from the onc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by the method of online questionnaire, and they were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15 group of observation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death education, and compared the two groups' death anxiety score (T-DAS). Results: The T-DAS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 <0.01). Conclusion: Clinical nurses need to improve their death-related knowledge and coping ability, and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death education and ability to deal with death events, and carry out death education,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nurses' death anxiety and reduc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Key words] Death education; oncology department; nurse; death anxiety
死亡教育是引导人们科学、人道地认识死亡、对待死亡,以及利用医学死亡知识服务于医疗实践和社会的教育[1]。在我国恶性肿瘤已成为第一死亡原因[2-3]。因此,在姑息关怀科护理人员需要经常面对濒死患者。在护理工作中,护士自身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对死亡的心理承受力,会引起严重的焦虑情绪,不仅影响临终关怀工作,同时也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为此,对姑息关怀科护士开展死亡教育,以减轻死亡带来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4-6]。护士自身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对死亡的心理承受力,会引起严重的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冒冷汗、肌肉紧张、恐慌不安、呼吸急促,做恶梦等表现,严重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护士死亡焦虑的干预研究很少,通过死亡教育干预护士死亡焦虑的研究通过万方和知网数据库检索未查见。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肿瘤科护士开展死亡教育,期望减轻死亡带来的不良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网络问卷星的方式选取我院肿瘤科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在肿瘤科连续工作≧1 年的护士;(2)护士自愿参与研究;(3)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4)一年之内无重大心理创伤。符合条件的护士共1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 名,平均年龄(19.2±1.09)岁;观察组15 名,年龄20~ 40岁,平均年龄(20.7±1.21)岁。两组护士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组
(1)邀请心理专家的视频讲课进行死亡教育讲座培训,每周一次,时间2小时,包括:死亡的本质及意义;对待死亡的态度;对死亡的处理及调整;特殊问题的探讨;有关死亡教育的实施。(2)提供文章、资料、书籍和视听媒体进行自学,每周要求提供学习心得至少一篇;(3)进行团体讨论:护士发表对死亡的想法、认识,用各种经验、情绪分享的方式,来探讨死亡的各种情绪和感情。(4)进行死亡体验;(5)建立心理关怀门诊,对初始焦虑自评分高的护士由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护士无特殊心理干预措施。
1.2.3 评价方法
在阅读大量前人研究资料以及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内容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年龄、职称、护龄、职称等,肿瘤科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内容包括对死亡教育相关知识的认知、对死亡事件的应对处理方式、对死亡教育的实施情况及影响因素等。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护士焦虑情绪进行评估,包括干预前的自我评分、干预10±3天、干预结束30±3天进行评分。SAS由20个项目组成,4级评分,评定的临界标准分为50分,总分分值越高,表明护士焦虑状态越严重。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χ2 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0.01;与对照组比较,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士死亡焦虑量表自评分比较
组 别 | 例数 | 干预前 | 干预结束10±3天 | 干预结束30±3天 |
对 照组 | 15 | 7.09±2.01 | 7.04±2.12 | 6.79±2.31 |
观 察组 | 15 | 7.09±2.13 | 7.11±2.71 | 7.18±2.22 |
X2值 | 4.531 | |||
P | 0.025 |
3.讨论
目前我国护理院校的死亡教育课程缺乏,内容仅限于对濒死患者的抢救、死亡的判断、尸体处理等,课程和教学课时有限,而且独立的死亡教育课程在大部分院校没有开展,多数院校在临终关怀、护理学基础等课程中提及部分死亡教育相关内容,缺少护理人员对人文和心理方面的专业关怀教育。而现实工作中护士作为受过专业知识培训的人员,要求其对死亡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死亡教育既强化人们的权利意识,又能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75.00%的护士认为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一项重要内容,95.83%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90.00%的护士同时认为死亡教育能够提高终末期患者的质量,这些数据说明,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护士对死亡教育的目的、作用和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仍有25.00%的护士不明白死亡教育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4.17%的护士也认为没有必要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死亡教育。护士对死亡教育的认知直接影响了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对死亡教育的认知还亟待提高[9-10]。
参考文献
[1] 张向葵,郭娟,田录梅.自尊能缓冲死亡焦虑吗?——自尊对死亡提醒条件下大学生死亡焦虑的影响.心理科学,2005,28(3):602-605.
[2] Tang PL,Chiou CP,Lin HS,et al.Correlates of deathanxiety among Taiwanese cancer patients.CancerNurs,2011,34(4):286-292.
[3] Beydag KD.Factors affecting the death anxietylevels of relatives of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treatment. 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2,13(5):2405-
2408.
[4] Lester D,Gene WB.Attitudes of nursing studentsand nursing faculty towards death.Nursing Research,1974(23):50-53.
[5] Shusterman LR.Attitude of registered nursestowards death in a general hospital.International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Medicine,1973(40):422-425
[6]徐翠花,孙雪岩.死亡教育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19):28-30.
[7] 杨红.死亡焦虑量表的跨文化调适及其应用的研究.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8] 朱海玲,史宝欣. 死亡态度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J ] . 中华护理杂志,2010,45(6):569-571.
[9] Kim EH,Lee E.[Effects of a death education program onlife satisfaction and attitude toward death in collegestudents] [J].J Korean Acad-Nuis,2009,39(1):1-9.
[10] Keck VE,Walther LS.Nurse enocunters with dying and nondyingpatients[J].Nursing Research,1977,26(6):465 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