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延续性护理应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对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慢性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能力;影响
慢性心力衰竭指因心肌梗死,心肌病等原因、血流动力学负荷过大、炎症及其他因素所致心肌损伤,引起心肌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造成心室泵血及(或)充盈功能低的情况,亦指心力衰竭持续状态[1]。目前临床上以慢性心力衰竭为治疗对象虽然有一定发展,但还是为了减轻病症、以延长生命为主要治疗目标,大部分病人长期带病存活。延续性护理干预是整体护理组成部分,就是要让病人出院时获得连续的卫生保健和康复,减轻病情加重,避免再次住院的需要。所以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延续性护理对于降低病人的病情程度,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2]。本研究对延续性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运用进行了探究,对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有一定影响,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为38~79岁,平均年龄为(53.18±3.45)岁,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为39~78岁,平均年龄为(51.28±3.76)岁,行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出院前给予常规用药指导,日常生活指导,并请病人定期到医院复诊。
1.3观察组患者给予延续性护理,具体内容为:首先,建立延续性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由三名责任护士担任小组成员,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制订延续性护理有关护理内容等,并对出院病人进行数据采集,记录病人一般情况和病情特点,有步骤地给予照顾。二是电话随访,每周对病人进行一次电话随访,全面掌握病人病情变化情况、是否规范用药、是否有不适感等等,把握好病人在这个阶段的情况,并且做一个记录,回答病人问题,引导病人自我行为。三是家庭随访,每隔两周进行家庭随访一次,和病人面对面交流,对病人进行体检并记录血压和心率,对病人身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以及掌握病人饮食,锻炼,作息等信息,指出和改正自护不足的地方,同步推进康复锻炼指导工作[3]。四是集中学习,当病人来我院复查后,举行集体讲座、分发宣传册等等,并且与多媒体相结合、录像和其他传播疾病知识的工具,让病人不断增强对疾病的正确认识,阐明遵医行为之意义,不断加强自我护理的能力,在矫正病人不良心理状态时,告诉病人好的心态对于疾病的正面作用,从而维持积极的态度、对疾病治疗的积极态度。五是病情跟踪,为每一位病人设置病情追踪卡,记录日常服药及运动量,不仅可以督促病人每天按质按量地完成健康行为,还可以让医护人员对病人身体状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以便于及时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疾病良性循环。
1.4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0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行x2检验,当P小于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比较(±s)
组别 | n | 自护能力 | 自我概念 | 自我责任 | 健康知识 |
观察组 | 55 | 37.24±3.17 | 29.51±2.38 | 25.12±2.11 | 48.27±4.23 |
对照组 | 55 | 26.44±3.06 | 21.09±2.04 | 19.65±2.06 | 39.15±3.72 |
t | 18.179 | 19.921 | 13.757 | 12.007 |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s)
组别 | n | 物质生活 | 社会功能 | 心理功能 | 躯体功能 |
观察组 | 23 | 22.33±1.78 | 25.17±1.37 | 23.44±1.62 | 32.17±2.04 |
对照组 | 23 | 16.73±1.83 | 16.23±1.66 | 16.17±1.43 | 22.33±2.01 |
t | 16.268 | 30.804 | 24.951 | 25.481 | |
P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理复杂,病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在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它是致死的重要因素。大部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需要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治疗,为抑制心功能恶化,延长带病生存的时间。延续性护理在院外护理中占据主导地位,采用电话随访和家庭随访的方法、集中授课等等,不断追踪病人院外服药、健康行为和遵医行为的状况,促使病人按时,定量用药、合理的饮食和运动锻炼,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并且不断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和健康行为方式关注,让病人注意自我护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4]。本实践研究的结果表明,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并且得分较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高,观察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这说明在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进行护理时,延续性护理在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总之,延续性护理在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方面具有确切效果,显着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得到增强,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会勤. 归家式护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2,32(1):124-125.
[2]于波.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0):214-215+218.
[3]张艳. 出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系统医学,2021,6(6):150-152+183.
[4]周丽梅. 延续性护理管理模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5):838-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