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歌剧艺术中合唱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探究歌剧艺术中合唱的作用

江布

身份证号: 650102197510094037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歌剧表演艺术是一门十分久远、深邃的艺术形式,历经漫长的岁月而不断取得新的发展成果,传入中国后开始与中国的各种艺术形式交汇融合,形成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发展的新局面。而美声唱法作为比较具有代表性和辨识度的演唱形式,自然而然地与歌剧表演艺术相结合,并形成了优美而璀璨的艺术结晶,美声唱法带给歌剧表演艺术的影响可谓是深远而浓重,在这种情况下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可谓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歌剧艺术;合唱;作用

引言

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文学、舞蹈、戏剧、舞美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中以音乐和戏剧为主导。意大利作为歌剧诞生之地,在国际音乐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歌剧自16-17世纪之交诞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后,历经几百年发展,时至今日已传播至世界的各个角落。经过一代代剧作家、作曲家和艺术家等不断发展和完善,歌剧模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包括序曲、间奏曲、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以及舞蹈场面等。

1歌剧艺术中的叙事性宣叙调的特点及戏剧功能

1.1叙事性宣叙调的吟诵性

吟诵性为一般宣叙调的基本特点,以语言的自然音调为基础,吟唱时尽可能地贴合旋律,虽然在听觉上给观众以白话之感,但实际上极具旋律性特点,只是使用更接近实际生活的语言作“言说状”,叙事的效率更高,表达的内容更真实,传递的情感更丰富,相较自然语言更加夸张,更具艺术性以及表现力,为此,通常将叙事性宣叙调当做歌剧音乐的基本材料,并用于与其他音乐形式间的转换与衔接部分,避免过于突兀,给人以自然流畅之感。

1.2叙事性宣叙调的叙事性

叙述性为宣叙调的另一个音乐特征,不仅可以交代故事情节,还可以介绍事件经过、叙述自然事实,无论是借助宣叙调还是咏叹调叙事,都能达到叙述的效果,但二者在音响性质以及结构形式之上实则有明显的区别。叙事性咏叹调的重点在于歌唱性的旋律,而叙事性宣叙调则借助吟诵性的旋律进行叙述,此外,前者较后者的篇幅相对较短,并无相对完整的结构,为此可以看到的形式均较为自由,甚至可以缩短至一次呼吸就完成一个叙事过程,还可以用几个乐音连接在一起,进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叙事场面。

2解放区歌剧的发展及意义

2.1新风格诞生前的中国歌剧艺术

抗战爆发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演出的歌剧都是有关抗战的主题。主要是因为大家抗战的热情与日俱增,解放区的歌剧创作也顺应了人民的要求,主要以宣传抗战、中国必将取得胜利为主旨,密切关注党的战略指导方向,充分发挥了自身的审美教育功能,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抗战热情,歌剧通过浑厚雄壮的演唱方式、朗朗上口的旋律展现出时代动荡、风雨变幻的局势,壮美的情调跃然于纸上。1938年7月,“鲁艺”在延安上演的《农村曲》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极高的回应。这部歌剧注重地方特色,成功塑造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农村妇女形象,给人亲切感人的艺术享受。抗战初期的歌剧大都在借鉴西洋歌剧的基础上坚持本国音乐的特色,在迎合大众化的审美取向的同时做到自身在艺术实践领域的创新性突破,并且获得了巨大成就。

2.2受后来新思想影响下的中国歌剧艺术转变

在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们经历了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自觉地调整审美方向,注重与工农兵群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这一思潮下,“鲁艺”的文艺工作者成为了骨干人员,推出了新秧歌歌剧运动,其中以《兄妹开荒》为代表,充分满足了当时的大众欣赏趣味和欣赏水平。这一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歌剧艺术开始向全民化方向发展,注重了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中国歌剧艺术的审美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新思想要求文艺创作要贴近实际生活,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感受,呈现出更加真实、深刻和接地气的艺术形式。在这种背景下,中国歌剧艺术开始更加注重对人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表现,呈现出更加真实、自然和深入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刻画。

3歌剧艺术中合唱的作用

3.1美声唱法促进了歌剧的声音审美发展

歌剧表演艺术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早,在初期阶段,表演者往往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表演教育,这使得其演唱时存在共鸣管道短且窄、泛音较少的特点,这种演唱方式具有吐字十分清晰、声音圆润甜美的优势,但是在一些情感比较浓重的歌剧作品当中,这样的演唱方式显然不具备优势作用。美声唱法出现并得到认可以后,歌剧表演者自然而然地受到了影响,其演唱技法与过去相比有了巨大的变化,观众在欣赏歌剧表演艺术的过程中,对声音的审美自然也出现了变化与迁移,对声音的欣赏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点,对圆润、松弛且具有穿透力的声音有了更多的认同,对更加丰富的泛音有了更深入的鉴赏能力,对歌剧表演艺术的代入感和共情能力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3.2描绘色彩性场景

色彩性场景通常是依附于情节进行发展,紧密围绕主干线,但没有起到主干线作用,所以属于枝节性这一场面,但其与叙事性场面有着很大不同,通过自己独特色彩,展现具有独特性的形式美,不但使歌剧戏剧构成更为丰富,同时还让情节更具生动性,从而在对戏剧进程进行展开时,极具色彩性。某些方面与渲染性合唱有着相同之处,色彩性合唱一般不会处在某一主干线上。由于色彩性合唱往往具有渲染性作用,可以对一些情节予以渲染,并提供相应的情感色彩甚至时空色彩。更为重要的是,色彩性合唱拥有着较强独立性,其不会与情节或者冲突紧密相连,也使其关系较为松散,所以古典主义时期很多歌剧作品都运用色彩性合唱。

3.3角色介绍

叙事性宣叙调可起到介绍人物、阐述人物关系的作用,多采用“自言体”的形式,也就是说经由剧中人物之口来叙述,以自我介绍为例,在理解其功能之时可类比于传统戏曲之中的“自报家门”,但二者在表达方式上仍有明显的差异,戏曲“自报家门”基于定场诗,而歌剧的叙事性宣叙调则基于散文化的叙述,通常伴随着肢体动作的变化。在歌剧中,当人物角色首次亮相之时,观众对其身份与经历一无所知,此时便需要由叙事性宣叙调承担起人物介绍的重任,或以之为先导再联合叙事性咏叹调,从而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叙事场面,完成角色介绍的任务,若省略叙事性宣叙调,直接由叙事性咏叹调来交代,必须在之前进行其他形式的准备与铺垫,避免人物出场时的自我介绍占用较大篇幅,避免观众觉得冗长且沉闷,有利于快速入戏并获得理想的演绎效果。

3.4抒发人物情感

在歌剧中,合唱还具有抒发人物感情这一作用,其主要是对剧中主要人物服务,让男主人公或者女主人公感情得到抒发。通常情况下,合唱无法单独实现抒发任务情感这一要求,所以需要和其他具有抒情性的一些声乐形式进行相互配合,一般接在咏叹调后面,同时作为其和声形式,主要起到补充或者升华作用,从而让人物咏唱的情感得到深化,以此让观众予以感知。例如在《托斯卡》中,起初由乐队比较热烈且轻快的间奏有效引出报告喜讯,所以由独唱进行表现,其音调比较得意洋洋,有效展现出军队被击败这一消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童声合唱,不仅唱响了胜利之歌,同时音响也充分洋溢着乐观以及欢庆的情绪。

结语

合唱在歌剧中有着诸多作用,既能运用不同形式进行组合交织,展现合唱作用,而且还能够对歌剧音乐性以及戏剧性进行增强,所以,必须健全对合唱的认知,了解其功能性作用,一方面能让歌剧艺术具有较强表现力,另一方面能让歌剧形式更为丰富。

参考文献

[1]吴晓桦.简论歌剧艺术中合唱的作用[J].民族音乐,2018(01):94-96.

[2]查璐璐.论西方歌剧中合唱的特点及作用[J].大众文艺,2018(15):113-114.

[3]石晓野.分析西方歌剧合唱的艺术特点[J].北方音乐,2017(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