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102200
摘要: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关系着社会的公共利益,这些项目拥有典型的特征,除了社会性以及外部性之外,还具备非营利性的特性,因此对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进行研究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首先介绍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界定以及特征,然后分析国外发达社会公益性项目的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指出影响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促进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发展的对策,希望为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以及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社会公益;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参考借鉴
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公平发展,这些项目的主要服务群体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以及产品的为具备公益性的社会团体或者非企事业单位。国外知名学者彼得·德鲁克明确表示,知识社会需要公共部门、私营部门及非营利组织三大部门做好有效的配合和协调,这三个部门的角色与企业和政府有明显的差别,需要充分发挥出社会功能。可以说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发展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对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工作展开研究相当有必要。
1 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界定及特征
1.1 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界定
(1)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内涵
在国内“公益”一词具备自身的特殊含义,通常指的是与国计民生有密切关系的一系列公益性事业,除了灾害预防和治理以及医药卫生之外,还包括环境科学以及劳动保护等相关事业。社会公益通常为非盈利性质的,其最终的目的并不在于获取利润,而是为普通民政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各种公共服务,通过环境、社会、精神文化等诸多层面对人类的潜能进行开发,在此基础上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指的是为了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稳定开展而展开的一系列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开展直接关系着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公共利益,与国家有关部门提倡的公共科学观以及发展观保持高度一致。
(2)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分类
通过科研成果的服务以及应用进行分析,可以将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分成三种类型,首先为与民众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有关的领域,一般指的是信息安全、社会安全以及生产安全等方面的内容;其次,主要与民众的身心健康有密不可分关系的领域,一般指的是健康保障以及公共卫生等方面的研究项目;最后一种指的是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研究项目,比如农业安全环境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项目[1]。
1.2 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特征
除了具备普通科技项目的基础特征之外,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还有自身的典型特征,除了非营利性特征之外,还包括外部性以及公共性两大特征。
(1)非营利性
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公益的稳定发展,确保民众的基础利益以及公共科技的相关需求,主要提供的为公益性及基础性等方面的服务。通过大量实践研究可以看出,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很难获得丰厚的利润和回报,即使有相应的经济回报也无法对自身的长远发展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2)公共性
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特征就是公共性,这些科技项目的研究成果并非为特殊的人群或者利益集团提供服务,主要为公众提供各种服务,比如共性技术等。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一般牵涉的范围比较广泛,研究成果具公共物品的基础特性。
(3)外部性
除了以上两种特征之外,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还具备外部性的特征。其研究成果主要为全社会提供服务,与私人收益相比可以产生很明显的社会效益,因此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在研究方面具有比较显著的外溢效应。
2 国外发达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组织模式
2.1一般性项目招标
西方发达国家主要借助项目指南的发布展开招标,最终有具备雄厚实力的科研机构全面进行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研究。与普通科研项目比较类似,也属于公益类性质项目比较多见的组织模式。自从欧盟创建以来,始终对社会公益研究都比较重视,在此基础上还专门启动多项大型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科研计划,就拿第6个框架计划来说,在生态系统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先后投入数十亿欧元的研究经费,很多都是利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开展,项目后期的管理和运行主要以框架的相关设计以及制度作为参考。在项目招标过程中主要有两大主体,第一个为主管部门,另外一个为项目承担单位,当然也有可能结合实际情况增加相应的管理机构。
2.2 以当前的重大科研基地作为依托
西方发达国家在科研方面投入大量的经费,历经多年发展在综合科研实力方面走在全球前列,目前包括英、法、德、日等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均创建有国家级重大的科研基地,在公共研发方面严格履行有关职责,这些科研基地同时也担负着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研发重任,为国家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比如德国有关部门多年以来一直在资助公益性研究项目,其中的一个研究促进协会的下属机构超过50个,研究所数量高达56个,同时还包括专利部门以及技术研发部门,各部门员工数量超过12,000名,每年经费收入至少在20亿欧元以上。该促进协会得到国家高层的大力支持,有大量科研人员全面开展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国家解决公益事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2.3 在新建科研目的的基础上开展项目
相比于传统的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在新兴项目方面倘若得不到私人机构以及国家科研基地等方面的支持,国家有关部门就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新建设科研基地,此类情况一般的新能源以及生物技术等方面比较多见。例如英国高层为全面推动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利用,专门创建国家级能源技术研究基地,每年向该基地拨款超过4,900万英镑,同时还与英国石油公司等大型国企展开全面合作,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投资和运营。对于社会公益性综合性科研项目来说,国家高层需要组织多方力量展开全面研究,对此还要及时创建全新的科研机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西方发达国家之一的法国新建设的国家艾滋病研究署 (ANRS),该机构严格按照本国高层的法律以及有关制度而创业,属于国家性质的公益性科研项目研究机构,董事会主要包括国家级研究院、国家级科研部门以及医学研究所等在内的多名具备10年以上经验的资深人士和专家组成。对于这种模式来说,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为高层部门,从组织的创建以及后期的运行始终都贯穿其中,当然资金的来源也主要来自于高层拨款,将核心技术与科研条件进行全面整合,并引进大量技术性人才进行科研攻关,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国家级的重大科研基地,为之后其他科研项目的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2.4 组织联盟承担项目
有的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发展潜力,同时也属于共性技术,通常高层部门将组织行业内部的具有影响力的核心企业展开全面合作,在技术方面进行攻关,同时还要在业界及时共享研发成果,在产业化以及技术等方面主要借助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完成。例如发达国家-德国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针对共性技术专门提出个性化的自主计划,主要目的在于推动技术的转移与研发,针对中小企业专门进行创新能力的提升,鼓励两个以上的科研机构与大型企业联合开发新技术;再比如德国高层在本国东部区域专门开设新的网络计划,主要覆盖东部区域5个不同的州,明确规定任何一个项目研发企业数量不能低于6个。为确保全新的科研技术可得到充分的应用,德国有关部门还对企业参与比例进行详细规定,所有项目在组织形式方面主要以2+4 为主,其中的2指的是两个高等学府,4指的是4个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企业,彼此之间共同联合,对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和突破[2]。
2.5 国家有关部门购买公益性研究成果
除以上这些模式之外,还有的西方国家主要有国家部门购买公益性研究成果,然后将其应用在公共领域,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公共技术的全面进步,这也属于国家部门组织创新的新型模式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家有关部门购买专利制度,也就是国家有关部门按照相应的条件以及程序购买专利,购买完成之后将其用于公共领域。例如法国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专门购买银版照相专利,然后将其应用于国家的公共领域,随后在全国境内该专利技术得到普及,同时在其他国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对于太阳光谱的分析与发展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
3 国内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常见的组织模式
3.1学术研究机构
这种机构一般由高等学府以及研究机构专门创建,主要目的在于开展学术和研究方面的交流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推动知识的有效传播,强化学术的交流效果。比如北京公益组织专门与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致力于加强科研方面的研究成果。
3.2私立基金会
私立基金会也是比较多见的一种非营利性的组织,为科研项目或者科研机构资助资金,加强技术方面的科研和突破,其资金一般主要来自投资以及捐赠等。
3.3公立研究机构
此类研究机构主要由当地政府以及主管部门投资和创设,承担着国家级的技术研发以及战略研究等重任。
4 影响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
4.1科技资源投入规模及配置结构
在投资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过程中,政府需要充分考虑到公共需求,这样才能确保实现更好的组织管理效果,合理优化并配置资源。就理论层面而言,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公共产品,国内可以吸收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在此基础上对于科技资源的投入力度和规模加以确认,不过就当前国内实际情况来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数据,而且此类项目在目标方面较为多样性,实际操控性并不是非常强。通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可以看出,投入规模越大,其实施效果并不一定越好,反之投入规模越小实施效果并非越差,这其中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组织管理实施效果一般,还会受到资源投入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只有对科技资源投入的规模及配置结构进行合理的选择,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3]。
4.2 影响决策的环境因素
对决策产生影响的环境要素主要指的是经济效益及社会需求,除需要考量投资风险以及成本之外,还要将预期收益、实际需求以及社会需求量等内容充分考虑在内。通过大量实践研究可以看到,在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开展过程中,从最初的实施直到最终的效益发挥一般用时为4年左右,很多时候时间可能更长。换句话说,从决策到效益发挥,历经的周期比较长,项目决策的外部环境因素一般与实际环境存在相应的差距,由此可知,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的实施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还会受到影响决策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影响程度非常大。
4.3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
通过大量实践研究可以看到,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投入与产出之间具备非对称性的特征,与此同时,绩效评价还具备相应的滞后性,之所以进行绩效评价主要目的在于合理指导研发机构的实际行为。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效益评价主要包括动态与静态两种,其中静态评价指的是对某时间段内的绩效成绩进行考察,相对来说动态评价更为复杂,为了有效规避绩效评价自身滞后性产生的影响,需要在更短的时间内进行跟踪评价。当然不管哪种评价方法都要匹配对应的评价体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两种评价体系可能都要对同一种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目标进行评价,很容易导致目标与评价结果不匹配;同样的道理,同一种评价体系也有可能对多种不同的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目标进行评价,导致评价结果与目标之间的不匹配。由此可以看出,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都有可能对项目组织管理的实施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5 促进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发展的对策
5.1积极转变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
要想确保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首先就要对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进行有效改观,比如对组织登记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改革,结合实际情况降低进入门槛,使整体操作变得更加便捷,省事省力;其次,在当地社会建设发展规划中及时纳入与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有关的内容,对于扶危助困以及慈善等方面的组织可以重点培育并给予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再者,对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法规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法律的层面,对具体的义务以及职能加以明确,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对社会组织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4]。此外,针对社会组织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比如对镇压服务以及慈善组织等专门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同时还要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管,确保服务对象以及社会组织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5.2财政方面给予大力扶持
为推动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的有效开展,国家以及地方有关部门需要在财政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比如建设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针对从业人员不定期进行素质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结合实际情况创建孵化基地,在组织管理方面实现标准化建设。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要创建公益性奖励体系以及社会组织资助体系,将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更好的发挥出去,让社会资金更多的流入到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中,在此基础上才能为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的组织管理以及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5.3调整并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具体来说,首先需要对社会公益性组织的权责加以明确,对法人治理结构进行有效权衡,确保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其次,对财务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严格督促公益性社会组织,对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等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尤其在票据申领以及核销等领域更要加强监管,确保信息的公开和透明,防止出现违法行为[5]。最后,创建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体系。比如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打造信息网络平台,通过民众的力量进行监督,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社会公益性组织工作的有效开展。
5.4及时引进并培养公益性人才
国家以及地方部门需要积极创建组织服务平台,及时引进并培养公益性人才,尤其对优秀人才需给予更优厚的薪资待遇,确保能吸引并留住人才。不定期对人才进行有关方面的专业培训,结合实际情况找到其中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该手段全面助推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工作的稳定开展。
6 小结
综上所述,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组织管理工作对于社会公益事业来说意义重大,对此国家以及地方有关部门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不断调整并完善有关制度和体系,积极吸收并引进先进人才,同时在财政资金方面也要给予相应的支持,转变落后的管理理念,通过先进的手段有效管理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推动社会公益性科技项目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
参考文献:
[1]马骁,王晓珊.浅谈公益性组织参与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蚕业,2018,52(06):146.
[2]梁富昌.优化经费管理体制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以中央级公益性科研单位为例[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9(03):1-5.
[3]洪绂曾.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牧区优质饲草高效生产利用技术研究示范”项目启动会上的讲话[J].草学,2018(02):87.
[4]张阿迪,沈江,荆树伟等.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公益性项目施工方收益影响因素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8,20(01):77-82.
[5]徐王宝.公益性科学事业单位科研经费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财政,2018(2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