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艺术学院环艺12001班 434023
摘要
新农村规划建设作为国家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其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保护必不可少。在此战略基础之上,其规划设计应当重点围绕“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展开,并坚持好相关的设计原则,以此提高和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实现振兴乡村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设计
目录
引言
1 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设计的作用
1.1 新农村规划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1.2 有助于形成区域凝聚力,带动经济繁荣
2 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与设计面临的问题
2.1 生态环境问题
2.2 社会经济问题
3 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设计策略
3.1 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3.2 生活环境规划设计
结论
参考文献
引言
随着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环境艺术设计在新农村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新农村建设不应复制或照搬城市模式,而应结合生态、环境、气候、地域文化、乡村历史等因素,营造生态和谐、美丽、特色鲜明、可持续的宜居环境。在新农村建设中注入环境设计理念,不仅创造了更加优美的乡村景观,也增强了居民的审美素养;它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
1 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设计的作用
1.1 新农村规划的示范与引导作用
新农村建设要与主要经济支撑产业有机结合,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进行功能区分,形成循环生态体系。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景观的拓展和经济的改善。通过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划,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要注重设计品位,做好农村社区的协调衔接,为区域整体发展营造高质量的引导空间。
1.2 有助于形成区域凝聚力,带动经济繁荣
规划设计具有前瞻性,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有助于农村对未来发展方向有明确的定位,带动经济发展,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规划设计服务于当地各种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资源,实现同一区域内不同空间层次的拓展,促进农村社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农村社区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村社区居民收入,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紧密相连、开放和谐的乡村。规划设计将各种现代元素有机融入农村,促进传统村落融入社会发展大格局,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目标。
2 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与设计面临的问题
2.1 生态环境问题
首先,人为因素。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出现了土地过度使用、森林砍伐和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与此同时,一些农民缺乏环保意识,乱扔垃圾、倾倒废水等行为也加剧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其次,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水源减少、草原退化和土壤贫瘠。
最后,政策因素。政策也是造成生态和环境问题的原因之一。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发展,过度放松环境标准或未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2 社会经济问题
第一,城乡差距问题。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农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在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中,有必要考虑如何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
第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农村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缺乏多元化发展。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中,需要关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子商务等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第三,农民就业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进城务工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然而,由于一些农民缺乏技能和文化素质,进入城市工作存在许多困难。在新农村建设的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农民的技能和文化素质,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 新农村建设环境规划设计策略
3.1 生态环境规划设计
(1)加强防护林带建设是丰富生态环境的内容之一。为了减少政府支出,可以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条件。依山傍水的农村自然环境决定了山林的自然条件,不依赖于自然环境的外部变化。在不损害现有植被条件的情况下,选择一些对生态环境有益的植物,改善土壤环境,实现生态平衡。
(2)保证水源的安全。水污染作为生命之源,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水源污染可能会给人类和牲畜带来健康问题,因此应妥善保护水源。应明确禁止任何可能污染水源的危险行为,特别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垃圾应堆放在远离水源的地方,并严格控制杀虫剂的使用。此外,对于生活用水,应定期检测水质,确保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3)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一方面,基层干部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居民有基本的生态保护意识。除了广泛的宣传,它还可以以文艺的方式呈现,让它渗透到居民的心中。让居民知道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要像以前那样无限期地利用自然环境条件,破坏生态平衡。我们必须坚持向居民传达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以促进新农村生态环境的发展,创造农村绿色发展的背景。
3.2 生活环境规划设计
(1)改善人居环境。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应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之上。因此,生态环境的规划和建设应主要关注居民的生活需求。居住环境主要包括宅地、庭院、道路等方面。在设计之前,根据当地情况,对影响周边环境形象的废弃房屋,或者一些有人居住、无人居住的建筑,应当及时处理。对占用耕地的宅基地和废弃宅基地,应当通过搬迁或者安置等方式恢复原状。
(2)完善公共设施。“绿色发展”也是新农村生态环境规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影响村庄的整体面貌。一般来说,当地政府会根据村庄的人口和面积配备相应的公共设施。比如,可以制定环卫设施管理制度,从居民中抽选一些愿意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不仅可以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还能借此为大家打造出舒适干净的生活环境,更是可以起到让他们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作用。
结论
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建设新农村不仅仅是为居民建造好住房,更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改善农村环境。按照环境艺术设计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新农村建设中原生态、原文化的延续和再生,实现建设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区域特色的美丽乡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璐滢.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J].建筑结构,2023,53(12):196.
[2]李白,王彦祖.新农村规划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探索[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9):91-92.DOI:10.20025/j.cnki.CN10-1679.2022-09-29.
[3]陶书竹.基于乡村环境意象的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J].乡村科技,2022,13(08):110-113.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2.08.024.
[4]张晓晶.新农村景观规划的生态设计——评《新农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J].环境工程,2021,39(07):235.
[5]吴军.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村环境整治规划初探[J].绿色环保建材,2019(09):53.DOI:10.16767/j.cnki.10-1213/tu.2019.09.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