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童心文化  推进劳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浸润童心文化  推进劳动教育

陈震

重庆市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校   401220

[摘要]学校站在儿童、劳动、文化、课程的多维视角,汇聚各方力量,结合地方资源、校园文化、社区生活等开发校本劳动项目,形成课程链,积极探索“童心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童心劳动项目基地创建、课题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童心劳动实践活动,不断助力劳动育人,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实现“以劳育人、知行合一”,为大力推进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地方化、课程化、校本化的落地生根,提供可借鉴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 浸润;童心文化;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的落地生根需要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的支撑,因此,学校结合地方资源、校园文化、社区生活等开发校本劳动项目,形成课程链,助力劳动育人,是时代的呼唤,具有使命感、紧迫感!

为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劳动教育,使我校劳动教育更有生机、更具活力、更显特色,2020年7月,我校“小学童心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申报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规划课题获准立项。以“童心劳动教育”市级课题为抓手,结合身边的劳动资源,开发“童心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探索课题、课程“一体化”研究策略,使我校劳动教育的开展,逐步走向课程化、生活化、特色化!

一、开发“童心劳动教育”校本课程

2020年秋,我校在全区率先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进入班级课表,1-6年级每周开设劳动教育课程1节。同时,配备劳动教育专职教师,成立劳动教研组。学校围绕“童心文化”,开发“童心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着力推进劳动教育。

学校课题组根据课程开发目标、原则,以《意见》《指导纲要》及新《课程标准》(2022)为指导,结合身边的资源,融入“童心文化”,分低、中、高三个学段,按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确立劳动主题,制定相应目标,突出劳动工具,精心遴选劳动项目,于2022年5月底,开发并完成《小学童心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指南》(低、中、高三个学段)的编写。

二、创建“一坊、两园”劳动场域,推进“童心劳动”特色项目

“童心文化”是学校的核心文化。童心,代表积极、向上、纯洁、阳光,是做人的初心,美好的代言。通过童心文化浸润,让每一颗“童星”释放天性、发热、发光,保持一颗纯洁的“童心”,自由、想象、创造、向上、向善、向美,是学校童心文化的内涵。

2021年9月,我校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融入“童心文化”,着手创建“一坊、两园”劳动场域,即“童心劳动”工作坊、“童心劳动”泥创园、“童心劳动”种植园,大力推进“童心劳动”特色项目。

(一)“童心劳动”工作坊

”童心劳动”工作坊主要用于劳动教学,坊内分为两部分:前面摆放整齐的桌椅,后面摆设长条形方桌,桌上摆放常用的重点劳动工具。室内墙壁部分:一是劳动工具挂件;二是劳动工具装柜;三是劳动成果展示区等。平时,可供教师开展劳动教学;延时服务,供木工、编织等社团开展活动。

(二)“童心劳动”泥创园

“童心劳动”泥创园是以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为起点,搭建创意平台,包括:“泥创”棚、“作品”摆放架等。

学校成立劳动校本教材开发团队,开发“泥创”校本课程。根据不同年段,结合孩子的爱好、特长,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泥创社团,带领孩子徜徉其中,让孩子在动脑、动口、动手中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乐趣;定期举行班级“泥创”达人秀展示;开展劳动月“泥创”优秀作品展评;利用优秀“泥创”成品,让孩子上色或种上喜欢的花草、蔬菜等,布置、美化学校环境,增强视觉感、美感,培养主人翁意识。孩子们在默默付出中,习得技能,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真切感受劳动最美丽,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深刻含义!

“童心劳动”泥创园可供劳动教学及泥创社团等开展活动。同时,利用“泥创作品”让学生种植花草、培育根雕、种植蔬菜等,开展校园劳动,美化环境,实现循环劳动。

(三)“童心劳动”种植园

为了丰富学校劳动场域,专门购置蔬菜种植大花盆,安放于教学底楼阳光、通风处的长廊边,贴上班级标签,供班级种植四季蔬菜或花卉。“童心劳动”种植园,是班级的小菜园、小花园,根据不同季节,种植瓜果蔬菜、花卉。学生轮值管理,播种、除草、浇水、移栽、施肥,在实践、观察和尝试等活动中,增长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实现劳动育人。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童心劳动教育”实践

一)劳模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教育和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观念,学校定期邀请劳模进校园开展宣讲活动。

劳模进校园宣讲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引导全体师生“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勉励全体学生以劳模为榜样,强本领、长才干、勇争先,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

                                 

(二)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

为引导学生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劳动真谛,学校借助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品牌效应,专门设立“童心劳动章”。根据学生年段设立获章标准,低段获章标准:知道劳动节的时间,积极参与自我、家务、班队、校园劳动,争当家庭“小主人”、生活“小能手”,增强社会责任感。中段获章标准:学习掌握至少1-3项劳动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广泛参加动手实践,至少参加一次生产劳动实践。高段获章标准:学习掌握至少2-4项劳动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广泛参加动手实践,开展创造性劳动,至少参加一次生产劳动实践。

三)“劳动月”体验活动

学校以“五一”劳动节为契机,结合学校“童心文化”,开启“劳动润童心  赋能向未来”劳动月活动。

1.开展“我爱自然”体验劳动     

“五一”期间,让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走进乡村、走进自然,参与地头、田间种植、除草、施肥、插秧等劳动体验,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懂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理。

2.开展“我爱我家”家务劳动                      

学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栽花种草等日常家务劳动,养成“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其在家务劳动中养成自立自强的品质。

3.开展“我爱学校”成长劳动                  

学校大队部组织学生参与学校文明礼仪监督、秩序引导、纪律维护等事务,引导学生在参与校园自治、服务集体中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感。社团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泥创、剪纸等非遗文化传承劳动,参与3D模型设计等智能化高科技创新劳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强化学生劳动意识。

  1. 开展“我爱公益”志愿劳动         

学校与社区形成联动,组织小学高年级学生积极走进社区、敬老院或景区等参加各种公益性志愿劳动,引导学生在参与社区治理、社会公益劳动中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

让学生在不断浸润童心文化的同时,体悟劳动之美、生活之美、创造之美!呈现学校劳动教育的不同样态,助推我校劳动教育落地生根、花繁叶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0-3-2.

[2]教育部.关于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N].教育部文件,2020-7-7.

[3]柳夕浪,全面准确地把握劳动教育内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9,(4).

[4]刘艺慧,多元融合:学校劳动教育新视角[J].江苏教育,2019,(8).

[5]张蕊,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