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门诊流程优化上的示范作用。方法:本研究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开展,在2022月1月-6月的门诊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2022月7月-12月门诊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优质护理管理模式),评价不同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门诊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流程优化中以优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提升医疗整体水平,规范门诊护理行为,该管理模式具有应用价值。
【关键词】门诊流程;优质护理;管理质量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对健康服务的要求更高。医疗服务行业为促进竞争,推出相关的利民服务,并调整医疗环境,对服务流程进行优化,但各级医院人员量大,就诊体验性差。城市道路拥挤的位置在医院门口,持续时间长,尤其是患者在门诊时,依旧存在乱像。大量患者短期内集中就医,导致门诊拥挤,甚至会发生门诊内的纠纷[1]。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为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可改善护患的和谐关系,获得全面、优质的门诊体验。门诊护理工作中,应坚持为群众服务的理念,使门诊服务流程持续性优化,尽可能为每个门诊患者提供服务。本研究对门诊流程进行分析,探究管理前后的差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开展,在2022月1月-6月的门诊管理模式作为对照组,2022月7月-12月门诊管理模式作为观察组,以5例护理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0.58±4.85)岁,工作时间在1-15年,平均工作时间(7.85±2.21)年。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门诊常规管理模式,护理人员常规对就诊的患者管理,说明就诊流程等。
观察组:采取优质门诊护理模式,①实施多预约挂号服务:开通网络预约、电话预约、微信预约等模式,分时段就诊,引导患者错过高峰,使每个时间段人数均衡。为实现规范化管理,应推进长期预约,对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为缓解采血室排队现象,增加采血窗数量,减轻排队拥挤现状。患者进入门诊后,多在上午就诊,上午是高峰期,设置预约挂号机制,护理人员以预约的方式掌握就诊信息,自门诊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根据优化后的流程分诊,导诊护士弹性排班,满足各个时段的就诊。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的标准,优质护理服务检查表,明确其中的检查项目,将检查手段列出。日常工作进行评价,对工作进行总结,据反馈情况明确工作中的不足。做好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对护理人员随时监督,建立激励机制,细化考核方法,激发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强化医护人员的职业归属感。②建立一站式服务:门诊大厅设置门诊咨询台,让患者办理就诊卡,据患者病情进入科室就诊,对不识字的指示牌重新处理,让有需求的患者能看清指示牌。建设一站式服务中心,将办证、审核、盖章完善,为患者节约时间。开设预约窗口,双向转诊挂号、为患者提供服务。工作人员以多种方式预约,缩减患者的等待时间,推进文明有序就诊。③医疗卫生行业应注意治疗管理,关注就诊环境及患者隐私,设备更新、医疗技术发展。在软实力上,应做好细节,做好其中应优化的环节,门诊流程以患者为中心,尽量减少患者等候时间,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医院应在细致的框架下管理,以患者为中心,贯彻到就诊的各个环节,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完善设计流程。门诊患者就诊环节多,各个部门流程复杂,涉及到其他的科室,导致患者重新排队,反复跑腿,在优质护理流程下,应树立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注意门诊诊室的衔接,及时排查问题所在。
1.3观察指标
门诊流程管理前后的服务质量,包括等候管理、就诊流程、服务质量,每个项目为30分,分值高代表服务质量好。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标准差以表示,t值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门诊服务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门诊服务质量评分(,分)
分组 | n | 等候管理 | 就诊流程 | 服务质量 |
观察组 | 30 | 27.54±1.25 | 27.15±1.35 | 26.88±1.85 |
对照组 | 30 | 23.25±1.81 | 22.15±1.32 | 21.85±1.35 |
t | 4.856 | 5.215 | 4.854 | |
p | 0.001 | 0.001 | 0.001 |
3.讨论
患者进入医院自挂号开始,进入各个科室检查,缴费,随后再排队检查,获得就诊单后复诊,开药及缴费,程序非常复杂,部分患者多次排队,检查当天无法预约上,患者无法在一天内就诊,看病需多次进入医院,为患者带来不便。就诊患者通过医保卡、身份证建立档案,医保卡及身份证在市内医院通用,身份证作为在院内使用常用方法,在全市范围通用。挂号后,患者在约定的时间进入诊室单元,问诊及就诊时间短。医生经初步判断后,完成诊治过程。医院的患者过于集中,涉及的环节多,导致人员在诊室滞留,医院附近的人流拥挤,影响医院的就医效率,也带来了巨大的交通压力。除新建院区外,多数医院的历史依旧,原有建筑无法满足就诊需求,但新扩张的部门存在缺陷,患者需反复往返就诊,增加滞留时间,门诊流程也更加繁琐
[2]。在优质护理理念下,应坚持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对门诊流程进行优化。医院应关注门诊服务管理,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保护患者的隐私,注意设备进行更新,软实力上也要做好包面工作,优化其中的细节。门诊流程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最多跑一次的观念,减少患者的等候时间,提升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互联网技术工具,实施网络预约挂号,以智能手机普及,使用微信号及支付宝挂号较为便利。合理配置自助机,每个楼层配置自助机,足够老年人使用,机器旁有专人管理,便于老年人应用,提升机器的使用效率。就诊患者分为两种类型,包括城镇职工、乡镇居民,一般城市职工有社保卡,就诊过程中可省去缴费环节,城镇居民及新农合居民在窗口缴费[3]。在患者就诊初期,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分类,向患者说明缴费方式,尤其是有医保卡的患者,尽量使用医保卡。在身份证中存留一定的缴费金额,可省略患者的就诊时间。年轻人可采取自主缴费模式,减少窗口的负担。为更好的提升就诊体验,门诊采取分段预约模式,让患者按照预约时间就诊,减少患者在门诊等候时间。门诊护理人员也要扩大服务范围,注意为就诊困难的患者提供服务,每个月门诊收集患者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明确其中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改进,完善区域性护理服务模式,让患者有优质的就诊体验。护理人员也要注意收集患者就诊信息,与患者交流及随访,了解患者的意见,获得患者需求及反馈信息,积极改进门诊工作模式,以优质的服务影响患者,提升门诊的流程规范性。自优质护理管理流程实施后,观察组门诊服务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说明优化后的流程更好的提升了门诊服务质量,是可行性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黄彦,谢亮. 非急诊全面预约就诊在门诊流程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17):14-17.
[2]王昱喜,张锦梅,李旭华. 6-Sigma管理模式在儿科门诊流程优化中的应用及对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8):2560-2562.
[3]鲍琪琪,唐金海. “互联网+”背景下门诊流程对比与患者满意度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04):360-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