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河北总队,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众多的紧急救援方式中,空中救援因其反应迅速,不受地域和空间的限制而被广泛应用。无人机的出现,为现代化的应急救援工作带来了更多帮助,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强化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运用,能进一步构筑防灾救灾的生命防线。本文在应急救援领域对无人机当前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进一步发挥无人机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无人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
引言: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发生频率高,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对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人驾驶技术的迅速发展,让传感器的精密化程度不断增强,任务负载装备的微型化程度稳定提高,无人机系统在应急行动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将成为救援体系必不可少的部分。
1无人机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的优势
1.1安全可靠
与传统的救援方式相比,无人机的装载能力更强,抗风水平更高,在应急救援领域中安全性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有毒、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可以利用无人机来对救援区域展开侦察,与此同时,还可以使用无人机对救援区域投放物资,满足应急救援人员的物资需求,从而有效避免人员伤亡。
1.2机动灵活
在目前阶段,应急救援无人机属于多旋翼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的优点,对现场环境的要求低,起飞和操作不会受到场地条件的限制,可以适用于各种灾害地点和作业环境。以现场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当有多架无人机进行协同作战时,采取集群作战的方式,装载相应的载荷设备,可以快速、稳定、灵活地执行飞行任务。
1.3掌控全局
以灾害现场需求为依据,无人机可以搭载三光侦查系统,采用自稳防抖设计,从多个角度对救援现场态势的重点区域展开全天候监控,为指挥人员提供实时信息,能有效为指挥员掌握现场形势提供帮助。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无人机上安装红外线探测设备,对救援现场实行全方位地探测,实时呈现动态图像,以便及时发现救援现场中的隐患,提高应急救援的全面性[1]。
2无人机在突发事件中应急救援的应用
2.1城市消防救援
在大规模城市火灾中,由于观测条件的局限,救护人员较难准确地判断出着火部位及高温范围,而没有充分掌握相关信息的救护人员冒然冲入火场,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在灾害评价过程中,常规的平面图已不能较好地反映灾害发生后的真实状况。将无人机运用到火场救援行动中,可以在火情侦查、动态掌握、指挥调度、灾后评估等环节提供有效帮助。无人机能够迅速建立三维立体的火灾监测系统,及时进入火灾核心区域,帮助救援人员精确定位火灾发生地点和高热区。
为了获取完整客观的信息,给指挥人员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可以利用无人机对360度全景实行全方位采集。采用无人机对火灾现场进行2D建模和3D建模,得到精确的可视化信息,完善火灾应急预案。借助实时模型,救援者能迅速准确地计算出火灾区域与附近街道、建筑之间的距离,大大提高救援效率。同时,也可以按照任务要求,使用多旋翼的无人机喷洒灭火剂,完成救火。在灾后评估环节,利用无人机与软件相结合的方式,为灾情的定量评估和灾后重建提供全面高效的参考。
2.2森林防火救援
我国林区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交通不便,采用传统的人工巡逻方式效率较低,巡逻员在执行任务过程时存在着反应速度慢的问题。当森林突发火灾时,现场火情千变万化,必须迅速对火情的发展态势实行信息采集,以便对灭火扑救实施精准指挥,同时要对进出路线科学规划,确保人员安全。
利用无人机对森林火灾进行自动巡检,可以大大提高消防工作的效率。在无人机上装载喇叭,在空中宣传消防知识,增强居民的消防意识,能有效降低火灾发生率。在森林火灾现场,无人机可以通过对火灾的空域观察,感知森林火灾的整体态势,获得空间分布,并通过热像仪对森林起火点进行快速识别定位,提高信息获取效率,实现对森林火灾的科学调度。
为确保消防人员的安全,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如风向突然变化、森林大火爆发等紧急事件,可通过无人机的俯瞰视角,在最短时间了解到现场的情况,并进行安全疏散,避免因环境复杂和视野有限而造成盲目救援行为。在灭火结束后,利用携带热成像设备的无人机对森林火灾范围进行巡视,再次确认再燃点与发火点,避免发生二次森林火灾。
2.3野外走失救援
寻找失踪人口对警方来说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在野外搜索中,时间就是生命,一旦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就会导致搜索对象的生存几率大大降低。救援工作多在山地、林区等复杂地形,搜索范围广,易被忽视且耗时耗力。在夜晚或是恶劣的天气下,搜索和救援行动变得更加困难,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也无法得到保障。
无人侦察机具有机动性强、无地形约束等优点,能够为救援人员提供空域视野,其上搭载的高清晰度多倍变焦镜头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范围的区域实行快速搜寻,解决了人工搜寻速度缓慢、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视野受限的情况下,装载热成像仪的无人机,可以打破光线的限制实施全天候的救援,为救援行动赢得宝贵时间。例如,2021年3月28日,河北一名男子突然走失,接到报警后,公安机关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搜索,在对其走访调查、查看监控录像等手段均未取得成效后,采用无人机的热成像功能、机载探照灯等手段,对其进行全方位无盲区的搜索,最终及时找到,将其安全送回家中
[2]。
2.4自然灾害救援
当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经常会出现断路、断电、断网的情况。由于受灾区的交通和公路遭到破坏,使救援人员较难对灾情作出准确评估,无法实行救助方案。公网出现故障,传统的应急通讯设备覆盖范围受到限制,影响了受灾地区的信号覆盖,电力设备受到损坏,搜救难度大大提高。灾害发生后,为了预防疫病的蔓延,实施消毒灭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为此,无人机可以打破交通管制,迅速进入受灾中心区域进行信息收集,在初期的数据收集过程中,可以采用小型无人机,装载照相设备,对灾区的地形、环境实行全方位记录,为救灾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支持。当救援区域信号受到影响时可利用无人机携带应急通信基站,为救援区域提供良好的信号覆盖。
2021年7月21日,在郑州市米河镇受到河南特大暴雨影响,当地通信中断,中国应急管理部出动了翼龙-2H无人机,通过其携带的公共网络基站,在50平方公里左右的区域内进行持续稳定的移动信号覆盖,打通了应急通信保障生命线[3]。据报道,此次救援行动共出动了北京、河北、山西等11个省份的37架无人机,对紧急情况下的侦查、搜索、水情调查、空中照明、防疫消毒等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近几年来首次大型多地共同实施联合救援行动,为在突发事件中使用无人机实施救援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5辅助应急功能
用无人机搭配专门的多功能救生舱来实行救援,可以极大地提高救援效率。当地震时有人员被困在倒塌的建筑中,可以用无人机搭载移动电话信号探测器实行救援,探测到受灾人员的移动电话信号,即便没有网络,通过手机也能让无人机实行信号采集,确定被困人员的人数和位置。
在实施应急救援行动过程中,无人机可以使用特有的远程可视激光瞄准系统,并搭载抛投器、悬挂防毒面罩、急救包、绳索、饮用水等物资,采用投送方式,实现对目标的精准投放。为受困者提供所需的紧急救助物品,确保受困者的生存环境,为营救工作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结论:当采取应急救援时,无人机具有机动灵活、功能多样、安全可靠等优势。其作为一种辅助救援力量,可以快速、高效和精准地完成任务,切实提高事故救援的效果,为现场指挥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突发灾情作出有效反应。无人机一定会在未来的应急救援中承担更重大的责任,发挥更加明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童.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今日消防,2023,8(01):49-51.
[2]陈思信.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1,19(35):56-58.
[3]俞青青,邢更力.我国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与发展[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1,39(03):35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