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安徽合肥 230011
摘要:医院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绩效管理在其运营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医院的运营成本和服务质量。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医院能够优化人员配置,进而控制人力成本。同时,绩效管理还推动医疗流程的优化,提高效率,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但绩效管理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追求短期指标、人力成本的潜在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医疗质量问题。因此,医院需要重新审视和优化绩效管理体系,确保其与医院的长远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关键词:绩效管理;医院运营;人力资源;医疗流程;资源分配
一、引言
医院中的绩效管理并非简单的管理技术,而是与医疗服务的品质、医疗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医院的经济效益紧密相关的一项任务。在医疗领域,绩效管理关乎医疗安全、患者满意度和医疗团队的和谐。但是,如何在控制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确保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的权益,是一直困扰医疗管理者的问题。本文将从多角度分析绩效管理对医院运营成本的影响,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在现代医疗管理中的作用和挑战。
二、绩效管理对医院运营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人力资源管理
医院的核心之一在于其专业团队,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与绩效管理密切相关。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机制可以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但同时也可能引起一定的成本压力。对于医院而言,一个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能够吸引和留住顶尖医疗人才,为医院提供持续的竞争力。但是,过高的薪酬或不合理的奖励分配可能导致成本增加。此外,医院的人员配置也直接关系到运营成本。合理的岗位分配和工作流程可以优化工作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服务质量与控制成本的双重目标【1】。
2.2 流程优化与效率提升
医疗服务流程的合理化与效率提升,是绩效管理中关键的一环。绩效管理推动医疗流程优化,使得诊疗、检查、住院、手术等关键流程得以缩短,既提高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又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通过绩效管理引入的电子病历系统、预约挂号系统等技术手段,大大提高了医疗服务的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与成本。而高效地流程,意味着更少的延误与误诊,从而减少了医疗纠纷和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2.3 资源分配与医疗质量
资源的合理分配是医院运营的关键,与绩效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绩效导向的资源合理分配意味着,根据每项医疗服务的效益与需求,分配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这样的资源配置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又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在此背景下,绩效管理与医疗服务质量的关系尤为明显。一个科学、公正的绩效评估机制,不仅鼓励医疗团队不断提高医疗技能和服务态度,而且在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满意度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三、当前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3.1 盲目追求绩效指标的问题
由于绩效管理机制过度强调短期目标,导致忽略了医院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如果单纯追求短期的绩效指标,如患者满意度、出院率或药品回扣等,可能会牺牲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其次,当前的绩效目标与实际医疗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绩效管理体系应当反映医院的核心使命和战略目标。但现实中,绩效指标往往是根据行政命令或财务目标制定的,而非真正基于患者需求。这可能导致医院提供不必要的服务,以满足绩效指标,而忽略了真正有需要的患者。为了提高手术量,医院可能会倾向于推荐并执行更多的手术,即使患者可能更适合其他非手术的治疗方法。此外,为满足绩效目标,一些医院可能过度使用高价药品或高科技医疗设备,导致医疗费用上升,但并未带来相应的医疗效果提升。
3.2 绩效管理对人力成本的潜在影响
绩效奖励作为激励机制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奖励那些表现出色的员工,激励他们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但要实现真正的效果,关键是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过低的奖励可能不足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而过高的奖励则可能导致成本过度增加,对医院的经营带来压力【2】。绩效奖励不应仅仅基于短期的、数量化的结果,而应综合考虑员工的全面表现,如其对团队的贡献、患者满意度等。这样才能确保奖励制度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激励作用。
3.3 绩效管理对医疗质量的风险
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在追求效益和效率的过程中,往往存在对医疗质量产生潜在风险的情况。特别是当经济效益被过度强调时,可能对医疗安全性构成隐患。当医院过度追求经济指标,医疗服务的核心,即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医疗安全就有可能被忽略或降低其优先级。为达成某些短期的经济效益指标,某些医院可能在诊疗流程、药物选择或医疗设备的使用上进行妥协,这不仅可能导致医疗误差,还可能引起患者的不满,甚至法律纠纷。
四、优化医院绩效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
4.1 设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和患者满意度三者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医疗质量直接决定了患者满意度,而经济效益则与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双向互动。因此,医院在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必须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一个全面且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确保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时,既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同时也为医院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此外,权重分配在绩效考核中也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每一项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比重,都直接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工作重心和医院的经营方向。为了确保绩效考核更具科学性,医院应引入科学的权重分配方法,确保各个绩效指标之间能够平衡发展,既不偏重于某一项指标,也不忽视其他指标。通过合理的权重分配,医院能够确保在追求某一项指标的最大化时,不会牺牲其他指标。因此,医院在优化绩效管理工作时,必须在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和患者满意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同时也要确保各项指标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分配合理,这样才能确保医院能够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2 强化绩效与医院战略目标的关联
对于任何医院,长期的发展战略都是基于核心使命制定的,是医院发展的指南针。因此,绩效目标的设置应与长期发展战略高度协调。这要求医院在制定绩效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短期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长期的稳定发展,确保短期目标的实现不会损害长期利益。当绩效目标与医院的长期发展战略高度协调时,不仅可以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医院带来更多的社会认同和患者信任。此外,绩效管理与医院的核心使命保持一致也是至关重要的。医院的核心使命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3】。因此,在绩效管理中,医院应确保绩效指标不会导致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而是应该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这意味着,在制定绩效目标时,医院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其他重要因素。通过这种方式,绩效管理不仅可以推动医院的经济效益,还可以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提高。
4.3 加强绩效管理的透明度和参与度
绩效管理的透明度主要体现在信息的公开与分享,当医务人员能够明确了解到自己的绩效评价标准、评价结果及其与激励措施的关系时,可以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医院的信任度。为实现这一目标,医院必须启动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沟通机制。信息共享不仅包括绩效评价结果,更应涵盖评价的方法、标准和流程,这样可以确保评价过程的公正性。同时,有效的沟通机制也是确保信息共享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当定期召开绩效沟通会议,邀请各级医务人员参加,公开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结果,并对其进行解读,提高各级医务人员对绩效管理体系优化工作的参与度。过去的绩效管理模式多是上至下的,医务人员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而绩效管理不仅是管理者的工具,更是医务人员提升自身能力、实现个人和组织价值的重要途径。对此,医院应当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绩效制定和评估过程,为绩效标准的制定提供宝贵的参考,他们对自己工作的自评和反馈也是评价结果更为公正和客观的重要保障。此外,医务人员的参与也可以提高绩效管理的执行效率,当他们了解并认同评价标准和方法时,更容易接受评价结果,从而降低绩效争议和冲突的可能性。
结束语
医院中的绩效管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注重医疗的核心价值——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医院应当建立一个既科学又人性化的绩效管理体系,既要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也要关心每一位为之付出的医务人员。
参考文献
[1] 高琦.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对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影响研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010):000.
[2] 陈玉琼.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对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影响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1(5):2.
[3] 伊晓旭.医院绩效管理工作对降低医院运营成本的影响分析[J]. 2021.DOI:10.2021.0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