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 2

分析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沈红燕  杨莉萍  孟鹃

宁夏中西医结合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11

【摘  要】目的:探究输血检验中应用质量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共有100例输血患者,纳入时间: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应用常规输血检验于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在输血检验中应用质量控制,观察指标:输血质量、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输血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在输血检验中应用质量控制,可促进输血质量的显著提高,有效降低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质量控制;输血检验;应用效果

    在临床医护人员救治失血过多、贫血等疾病患者过程中,输血治疗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然而,人体血液的成分复杂,再加上不同患者的血液存在差异性,一旦发生血液污染的情况,或是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引发传染病,例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与此同时,部分因素的影响甚至会诱发不良反应,造成无效输血而威胁患者生存[3]。因此,重视输血作用,加大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力度,对输血检验流程进行完善是保障输血治疗期间患者身心安全的主要措施[4]。基于此,本文就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输血患者分为两组,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结果显示P>0.05,均于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纳入,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法。由30例男性、20例女性患者构成对照组,该组年龄:25~60岁,均值(40.37±10.54)岁;输血原因:术中10例,术后7例,贫血12例,急性出血消化道4例,其他17例。由25例男性、25例女性患者构成观察组,该组年龄:25~60岁,均值(40.24±10.69)岁;原因:术中8例,术后8例,贫血10例,急性出血消化道6例,其他18例。

纳入标准:(1)患者于本院接受治疗,具备输血指征;(2)患者与家属同意加入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疾病、良恶性肿瘤者;(2)合并传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者;(3)合并凝血系统障碍者。

1.2方法 

应用常规输血检验于对照组,即输血检验开展时通过常规程序进行,例如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的完成通过手工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胶法联合进行,对有无溶血与凝集情况进行观察,实施阳性对照试验处理等。

观察组在输血检验中应用质量控制,方法:(1)建立监督机制: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输血检验流程进行优化,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由输血科与医院质控科、医教科联合临床医师等组建输血管理小组,负责监督与检查输血检验工作,一旦发现其中问题则及时解决。(2)定期开展培训:定期组织输血检验人员进行培训、一年两次做输血检验技能比对工作,促使输血科全员掌握输血检验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培养职业责任感。(3)输血前质控:在输血前,采集患者血样进行常规传染病检查处理,一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传染病,则实施配血隔离处理,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及环境处置情况;针对符合输血适应证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预后检查,为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自身输血治疗。(4)规范采集样本:对输血申请单上信息进行认真核查,在信息无误的情况下即可采样,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样本信息;采样结束后,尽快送至检验并且登记信息,预防溶血与血污染。(5)做好血型检验与交叉配血工作:开展血液符合后再进行输血,依次进行常规检查与交叉配血,并检查检验设备是否正常运转;交叉配血的结果判断是通过肉眼和配血判读系统显微放大观察否存在溶血与凝集现象,规范与完整书写检验报告,依据要求备份检验样本。

1.3观察指标

(1)输血质量:评估工具使用输血质量评估问卷,包含采集标本准确、符合输血指征、输血前项目检查、申请单正确填写、完成记录输血过程5个维度,各维度总分为100分,得分高表明输血质量高。

(2)输血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职业暴露、输血感染、交叉配血、输血前后消毒。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s)比较行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行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输血质量比较 

观察组输血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血质量对比(分,±s)

组别

n

采集标本准确

符合输血指征

输血前项目检查

申请单正确填写

完成记录输血过程

对照组

50

72.64±11.95

73.45±11.30

71.94±10.27

72.36±10.28

76.24±11.30

观察组

50

86.20±10.42

84.15±9.35

87.96±10.74

88.54±10.13

90.13±8.17

t

/

13.147

12.618

14.892

12.400

19.608

P

/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两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n/%)

组别

n

职业暴露

输血感染

交叉配血

输血前后消毒

发生率

对照组

50

4(8.00)

1(2.00)

4(8.00)

2(4.00)

13(26.00)

观察组

50

1(2.00)

0(0.00)

1(2.00)

1(2.00)

4(8.00)

χ2

/

/

/

/

/

5.741

P

/

/

/

/

/

0.017

3.讨论

    质量控制具有实用性强与可行性高的特点,通过多个方面开展质控工作,有助于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预防或减少输血安全事故[5]。结合本研究结果,观察组输血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本分析是质量控制内容的制定是基于输血检验的样本采集与血型检验等方面进行,首先优化输血检验流程,制定完善的制度,再检查与监督输血检验工作,可促进检验人员职业责任感的增强,使其工作能力显著提升,从而降低输血事故(输血传染病、职业暴露等)的发生风险[6]。以往应用的输血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内容并不符合现代化检验工作要求,而质量控制的应用可以弥补这一缺陷,通过细致化与全面化的质控管理提高输血质量,降低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7]

    综上所述,应用质量控制于输血检验中,能够提高输血质量,预防或减少输血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1] 陈振东. 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甘肃科技, 2023, 39(04):122-124.

[2] 陈振东. 质量控制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 19(02):141-142.

[3] 许慧, 王昌壁. 质量控制在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9, 19(08):298.

[4] 艾尔肯·肉孜, 马丽亚木·买买提. 输血检验流程与质量控制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 20(55):134-135.

[5] 唐旖娟, 罗楚洁.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法在临床输血检验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83):56-57.

[6] 刘丽娜, 叶祖兴, 何林璞. 输血检验质量控制对输血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 13(03):131-134.

[7] 张红军. 输血检验的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20, 20(90):26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