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111198501262530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65号院
摘要: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国家全民健身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我国急需大量的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康养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因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且毕业生的规格难以满足体育市场的现实需求,体育专业就业前景压力较大。地方高校体育专业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规格、质量的要求,大力培养体育专业创新创业类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体育;教育质量;教育改革
引言
体育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用于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方式方法需经过科学的验证。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多次开展各种体育教学活动,且其体育教育质量取得了显著的提高。通过观察和分析,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相关的教育教学经验。基于此,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各大高校应充分利用高校内部师资力量和特色教育理念,从社会实际出发,寻找体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支撑,探索出符合各大高校发展和有益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体育教学方式,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而不懈努力。
1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新时代教育改革将重心放在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合理而高效的体育教学在人才培养上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把体质健康比喻成量变,那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就是质变,总之,体育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基础,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培养是当代社会对高校教育的新要求,也是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大幅度提升,接踵而来的挑战就是如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各大高校应当积极推进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的步伐,努力为体育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但如果仅仅只是依靠体育课数量的增加,而不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话,也依旧谈不上体育教育的改革。
2高校体育教学有效性课堂改革对策
2.1以人文素质教育引领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推进评价价值回归
搭建教学评价体系,对于评价、反馈教学质量和效果,体现教学模式应用是否科学、有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为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强课堂教学实效,应紧密结合有效性课堂改革需要,围绕体育教学内容、要求、目标及特点,积极搭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引领的教学评价体系。重视转变传统应试教育理念下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机制,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体育技能与知识掌握的考核评价,还应将学生体育精神、核心素养、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纳入过程性评价体系当中。对于全面反馈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掌握体育教学不足之处具有一定帮助。在具体实践中,可通过搭建面向教师教育教学与学生学习两方面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方面,面向教师教育教学搭建考核评价体系。需要将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信息化建设能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教学创新程度、课堂教学整体表现、教学目标落实情况、有效性课堂改革效果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客观评价。评价方式选择上,可由学校相关部门对教师综合素养与技能进行专业化、职业化评价,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定相挂钩,以增强教师对此方面的重视,促使教师能够利用业余时间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积极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模式。还可鼓励学生针对教师在课堂中实施的教学模式、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理论与实践落实情况等给予客观评价,提出意见及建议,为教师落实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需求改革教学模式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围绕学生学习搭建考核评价体系。需重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过程性评价占据总评价成绩的60%,包括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小组协作能力、体育教学活动参与度等等,评价方式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终结性评价占据总成绩的40%,主要由体育运动技能掌握情况、理论知识学习情况以及体育素养等方面组成。重视加强对学生行为态度、身心状态、知识水平的量化测评,以全面、客观、科学评价体育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推进教学评价价值回归。
2.2整合资源,畅通融合渠道
整合创新创业教育校内外人力、知识、技术、资金等,把创新创业教育纳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规划和管理,并确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宗旨。整合学校顶层设计资源,使各种资源得到优化和配置。体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在系统环境的理论指导下,充分发挥系统环境的映射作用,推动不断优化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应该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达成多元化、学科交叉的目的。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局限在通识教育课程中,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作为课程设计、教学考核等的实施依据。全面提升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将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纳入到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推动体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在加强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实现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国家和社会急需的体育高端人才,强化体育实践活动,促进体育人才培养的持续创新。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建构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合作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多种形式。通过产教融合、科教协同等方式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强化体育实践平台成果的创新性、社会性、时效性和经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因地制宜的开展项目研究与项目实践,体现地方高校办学的特色、亮点以及差异化。
2.3更新教学理念,重视体育教学信息化改革
体育信息化改革教学理念的建立是其开展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要顺应国家的教育改革要求,树立起以人文本、信息化改革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积极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讲解教学体育学科的内容,包括体育实践、运动与健康、心理学、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到体育实践与体育理论知识同样重要,才能建立起全面、系统的体育知识体系。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以学生为体育教学的主体,充分地了解学生的体育基础、体育锻炼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个性化的体育教学目标和进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提升学生体育锻炼、学习体育知识的主观能动性。体育信息化改革的教学目标已不再局限于体育锻炼、体育技巧的掌握,而是全面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学习自主性、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等。体育教师要充分地理解现代化教育的内涵,制定出共同提升体育锻炼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在体育课程创新改革的进程中,保障创新理念和方法实施的有效性,是强化体育改革的效果的关键。然而,受到传统育人理念的影响,高校对体育改革的认知不全面,所设置的改革目标不具体,造成体育创新活动落实不到位,课程改革的有效性不足。对此,以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为导向,积极更新体育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全面理解改革的内容,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对教学工作展开创新设计。不但提升创新教学工作实施的有效性,还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围绕全新的改革要求,引进多种创新教学手段,全新的教学工具,在体育课堂中发挥更大的成效,可全面推进课堂改革,使体育教学遵循相应的规律,朝着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前进,实现体育课程改革有效性的持续性提升,从而达成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洪才.论创新创业教育的多重意蕴[J].江苏高教,2018(3):1-5.
[2]王建华.为何及如何创建创新创业型大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12):99-106.
[3]沈晓连,刘红建.地方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表征与优化路径[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1(4):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