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思考

王桂荣  吴春华

摘要:心理健康问题由来已久,而且在社会各阶层人群中普遍存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不利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对社会、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极其有害。目前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遇到了发展瓶颈,各种困境都浮出水面,本文对此进行深入剖析和探讨,同时提出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为遭遇困境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心理健康教育走出阴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思考

引言:目前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遇到了难以突破的困境,究其原因,就在于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教育理念传统落后,教育模式缺乏创新,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等。要摆脱这种不利局面,高校以及社会和家庭要积极行动起来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体系,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实做好,让处于生理心理成长发育关键期的大学生养成健康阳光的积极心态,去拥抱未来的幸福生活。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当前困境

1.1.教育模式缺乏创新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沿用传统落后的教育模式,既无特色也无拓展性,一些高校并未在教育方向上主打知行合一的理念和模式,空有教育理论,却无实践教育。举例来说,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教师只是在道德范畴对学生进行了正确引导,学生基本建立起了基础认知和理解,但是做不到长期坚持,时间不长就会产生心理反复,不能彻底消除心理问题根源。原因在于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并未结合实践加深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应有的实践检验。一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能把线上教育有机结合线下教育,线上教育多元化和即时性都严重不足,也没有就学生的心理问题形成良性互动,教育成效大打折扣。

1.2.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走向纵深,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提供有力保障。但是目前一些高校并未就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起成熟完善的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很大的不规范性。举例来说,教师的头脑中把心理问题和学生本人混为一谈,不能有意识地明确区分,开展心理咨询和辅导也不能抓住学生对自我感觉的教学重点,教育方法很不科学。同时,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各种心理学必修与选修课,但是教育体系仍然原地踏步缺乏创新,课程体系主打选修课,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个别咨询及测试筛选,教育成效每况愈下。教育体系的不完善还体现在教学开展时的个性化不足,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状态不尽相同,对心理健康教学知识的吸收能力、自我优化能力也不尽相同,难以保证学生都能达到教学效果。

1.3.教育理念传统落后

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优秀人才,纵观目前多数高校对他们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有很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的关键问题是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落后的模式之中,教育思路缺乏优化创新,人才建设内容没有包含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教育理念与现代思想存在巨大差距,教育水平落后的局面迟迟不能改观。而且部分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教师没有推动现代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心理学教育,导致积极心理学教育缺乏应有特色和针对性,对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估没有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没有就培养大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出台切实可行的措施。同时,传统落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导致教师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化心理品质的引导和培养,致使目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步履维艰。

2.优化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2.1.创新教育模式

高校要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着力创新现有教育模式,优化创新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师日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加大对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力度,在积极心理学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调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在加大心理疏导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自我调节的正确方法,期间可合理引入孝文化等美德文化元素,让健康文化引导学生走出心理问题困境,培养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要积极创新教育模式,教师也要在心理教育体系构建上加大对系统化建设的探索力度,联合社会及家庭力量构建综合性校园教育模式,提倡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生活内容,同时结合政治思想加深教育深度,理论联系实践教育,形成多元化教育模式。

2.2.构建联动教育体系

高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心理学的单一范畴,需要它提供有力支撑。家庭是大学生日常活动的关键场所,家庭教育理应配合学校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现有教学成果巩固壮大,拓展教育阵地。高校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须联合社会和家庭构建三位一体式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社会力量的参与要求形成全社会重视和积极参与的氛围,同时媒体也要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给予更多关注,摒弃社会层面的认知偏见,主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社会力量要为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大力投资,完善相关基础设施,支持心理健康教育,推动心理健康学科走上专业化之路。上级主管部门要为心理健康教育划拨专项资金,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除后顾之忧。具体到家庭力量参与,第一,高校要做好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家庭的沟通协调,达成合作共识,家庭也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配合学校教育,二者同步一致,通力合作,在学生的成长发育关键期拧成一股绳,建立畅通便捷的信息沟通渠道和良好互动,为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强大动力;第二,家庭成员要积极学习心理健康基础理论知识,家长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家庭氛围要民主和谐,积极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察觉孩子心理健康方面的动态,提供合理且必要的干预,同时把孩子的心理健康动态及时向学校和教师反馈,对学校教育给予大力支持,学校也可及时根据家长的反馈信息,对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努力方向进行针对性规划调整。

2.3.转变教育理念

高校教育就是要为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打造优质人才队伍。大学生是一个高智商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当前的学习和日后的发展,是就业和创业必须要跨越的关口。心理健康教育涉及到诸多方面,高校须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落实。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教育理念上做出改变,教育目标转向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方向,心理健康教育秉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力求取得实质性突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不在少数,要有效解决必须开展持之以恒的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性以及针对性。举例来说,对待确实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教师的咨询、服务以及引导都要专门开展,时刻观察期心理发展态势,保证心理健康问题早日解决。

结束语:由此可见,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教育机构,大学生是未来的国家栋梁和社会中坚力量,因此必须要培养成知行合一的综合性人才。目前很多大学生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这种问题看似波澜不惊,但是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出严重事件。因此,学校要对在校大学生开展先进且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联合社会和家庭力量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消除心理健康问题这个定时炸弹,培养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罗晴.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2016.

[2]陆建兰,李宪伦.网络话语影响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新模式探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