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育教育与美育教育的互补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7
/ 2

浅析德育教育与美育教育的互补作用

董海燕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浙江 杭州 310000

 一、美育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蕴

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是可以通过美育教育提升的。这也是美育教育的基本目标。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我们崇尚美育,就是要让人类在,在,在,在文学里,重新发现自己丢失的情感。”教育促进人才全面发展对审美素养的培育是有一定要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我国的素质教育伴随着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学校教育,作为美育和德育的前沿阵地,美育教育与思政教育务必要紧跟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的作用,确保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实现。

      学校教育工作由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内容组成,其中德育教育是重要一环。评价学校的核心指标主要是参考德育教育效果。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属性是极其特殊的,帮助学生形成和发展优良的品德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点工程。艺术教学更侧重于事实性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相比于艺术教育,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养成方面的影响更大,也更为复杂。促进个体思想意识与觉悟修养的提高往往是德育教育的任务,其中包括利益关系的调整、态度的改变、行为的约束等较为德育效果的显现往往需要经过学生社会生活或职业生活的检验。与美育比较,虽然美育的教育成果也需要特定的时间才能呈现,但由于其偏重于动作、技能、技巧的形成,故而需要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而德育关涉人之道德人格的塑造和道德境界的形成,通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看到成效。这就导致学校德育效果难以直接评价,成效在短期难以显现。不过从教学实践中观察,德育与美育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学校全部教育活动的核心与灵魂是德育教育,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明确提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工作的受重视程度大大提升。

二、美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的当代价值

美术课程是学校美育工作的主要实践方式,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育工作者应该把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作为己任。美育和德育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美育往往以比较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能够培养学生在思维表达上面抒发情感,达到提高学生美商的教育目的。我们处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社会信息铺天盖地,美育教学的影响力被扩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美育工作者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我们不仅需要以美育人、更要体现出育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适时的在美育教育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元素才能适应多元化的人才培养需求。德育教育在高校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学观、文化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教育始终要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道德高尚,加持美商的养成才更有利于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育人育人全面人全面,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实践提出新问题新需求,在形式和内容上高校美育工作适时的也要做出相应的创新,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有利于高校打开“三全育人”的新格局,有利于推动德育与美育融合发展。学校课程教学的新探索出现了将思政教学融入美育工作的新理念,通过艺术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品格,还引导学生在拥有过硬技术和技能的同时,不忘崇高的审美追求,坚定高尚的人格品质。

三、思政教育中美育与德育相互融合的具体策略

(一)在欣赏中实现对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

在中学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基本处于发育阶段。周围的环境对他们的身心发育影响较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认知都需要经过后天培养,对美的事物缺乏感知是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人的感官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刺激和反映才能在平凡的事物中感知美的存在。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是需要开设艺术鉴赏等类型的课程的。在美育课堂中,有利于学生逐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通过鉴赏委拉斯凯兹的作品《纺织姑娘》,学生会对作者的构思、构图、色彩等表现有更深入的感悟和理解。普通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优美体态在艺术作品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撩拨人的心弦。在艺术鉴赏的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领略到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品质。美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往往比直接的说教效果好,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二)采用正确的方法合理诱导,使学生理解美、创造美

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十分强烈的渴求美,穿着打扮上会表现得尤为明显。多学生在穿着打扮上追求奇异、标新立异是受了社会大环境和媒体的影响。喜欢佩戴各种饰品的男生女生兼有。《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对学生的着装有着明确规定,但是学生们很难贯彻执行。学生们抱怨校服“太傻”、缺乏个性成为很多学校的常态。通过开设多种形式的德育活动课,例如“我为校园添彩——自主设计一件校服”为主题,使学生成为校园行为规范的参与者和制定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更有参与感,更能深入的认识到校园穿衣打扮如何做到规范得体。在活动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运动会或者学校组织大型活动的照片。这些学生无一例外的穿着统一的校服,迈着整齐划一的正步,动作规范,精气神十足。在体育竞技中他们身穿统一的校服,在赛场上挥汗如雨,朝气蓬勃,飞扬洒脱,最终取得傲人的成绩。我相信学生们也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此时,指导老师拿出“杀马特”造型的单人照,轻轻贴在运动会队伍之间,这也会引发同学们的哄堂大笑。此时,

戴着帽子首饰,身着奇装异服的同学也会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活动课程的第二环节,由指导老师展示耳环,帽子,项链,运动服,皮鞋等物品,让学生动手自主搭配,显而易见的是美育任何同学把运动服和皮鞋、项链和耳环搭配在一起。通过活动课程的设置,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知到,运动服作为校服是有其优势的。它的设计简洁大方,方便学生运动,学生活泼向上的精神风貌也能通过服饰来呈现。服饰给人第一印象,无声无息的向别人传递着自己的审美和精神追求。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三)在对学生进行美的陶冶的同时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

德育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在进行思政教学时,也可以借助美育课堂的手段。在向学生传授美的同时更要有意识地将道德规范传递给学生,以此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以“校园不文明现象”为主题,托物寄情。指导学生用板报或者日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声。图文并茂的作品更能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校园中存在的许多不文明现象。借助校园的平台,可以充分展出一些有意义的好作品,很多学生的创作细腻感人,深受学生的好评。在同学中预计会引起较大反响,此类型活动的开设也是对学生心灵的一次洗礼。

总之,在未来的思政教学中,教师要求新,求变,突破以往以传授学生技能、技法为唯一目的的教学认知,充分发挥美育促进德育的作用,让学生在美的感受中升华对德育的理解。使思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艺术乐园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

董海燕(1990.04),女,汉,黑龙江省哈尔滨人,硕士,东北石油大学,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