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喀喇沁旗委员会党校 内蒙古赤峰市024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和历史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形成的一整套理论体系。这一理论是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又融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共产党将继续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促使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简论
引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殊国情和历史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成果。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国情的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价值观引领、中国梦和中国道路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起到了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和人民富裕幸福生活的目标。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具体实践。
1.2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关于发展的基本思想。它强调经济发展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1.3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中国梦。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概念,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目标。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条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建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一道路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意义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和发展,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明确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和路径。它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2.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特殊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这一理论根基强调实践探索和问题导向,注重因地制宜,突出问题导向的思考方式。在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具体问题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能够为决策提供科学的指导,为问题解决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
2.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中国共产党推崇和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其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这一理论根基通过强调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命运和发展目标,呼吁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为推动全球化进程中的和谐与平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和可持续的全球治理体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国际范围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由于中国这一大国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了世界各国借鉴学习的对象。这一理论根基以其符合实际、富有创造性和实践可行性等特点,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范本。它突破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界限,为全球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角。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
3.1深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理论创新必须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实践验证、总结经验和不断改进理论。在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研究,与中国特殊国情和实践相结合,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
3.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之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和力量源泉,人民利益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促进人民自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确保人民群众在现代化进程中共享发展成果。
3.3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之三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理相结合,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其更具特色和影响力。
3.4加强对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之四是加强对全球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多极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将进一步加强对国际形势和全球治理的理论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积极回应全球性问题,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结束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为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借鉴和启示,以及对国际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刘儒,陈舒霄.中国式现代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新飞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3(01):9-20.
[2]庄宇辉,李萍,何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金民卿:深圳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重要探索[N].深圳特区报,2022-10-20(A08).
[3]陈培永.中国式现代化的拓展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发展[J].求索,2022,(05):5-11.
[4]崔唯航.马克思主义现代化道路理论及其中国意义——兼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哲学基础[J].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2022,2(02):25-32.
[5]陈红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逻辑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理论智慧与实践探索丛书,20181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