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防渗工程施工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3
/ 2

灌区防渗工程施工设计研究

杨超

四川衡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73

摘要:我国农田水利灌区工程,绝大多数都是在上世纪70年代左右兴建的。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再加上管理方面的滞后,现在有相当一部分的灌区渠道存在严重渗漏水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输送水的效应发挥,与现代化农业生产的发展不相适应。本文主要分析灌区防渗工程施工设计

关键词灌区;防渗工程;施工设计;设计要点

引言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高效发展是保障社会经济不断提升的前提。但在农业生产中,需要供应大量的水资源,基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为了保障农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应重视灌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建设作用。

1、灌区防渗工程施工设计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灌区渠道老化、渗漏水严重,有的地方还是重要粮产区。许多地方已将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列为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之一,而节水配套改造建设项目的重点之一便是解决渠道防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1)灌区节水防渗提升改造后,可使当地区域内的耕园地直接受益,能给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地区发展提供强有劲的支撑和保障,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开展节水防渗配套改造建设工作,可以从根本上改善灌区农业用水状况,完善相应的配套灌溉设施,使其区域的灌溉供水能力变得更强,改善调整灌区灌溉面积。3)灌区节水防渗提升改造后,能有效解决灌区渠道渗漏问题、能够更有效的利用和补充水源,灌溉用水保证率也会升高,利用改造可节约用水资源的形式,更加符合现阶段我国所倡导以及推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4)能更好的实现灌区工程的输水灌溉功能,将片区骨干工程效益更好地展现出来,同时提升旱涝保收的面积,降低旱涝灾害的发生概率,同时还可以助推发展二高一优的农业经济,让农民能够增产增收,对地区产业稳定、高收创造优异的条件,其极具现实性意义。

2、灌区防渗工程施工设计要点

2.1防渗渠道的断面设计

在选择防渗渠道断面时,对于明渠可以采取矩形、梯形以及U型等结构型式,无压暗渠可以采取箱型、圆形以及城门洞形等结构型式。其中,梯形施工的便捷性会比较强,同时边坡较为稳定,能更好的适应地形地貌,所以梯形施工范围会比较广泛。梯形与U形的渠道抗冻以及抗变形能力会比较强,因此在北方会广泛的应用梯形与U形,梯形断面还有弧形坡脚梯形和弧形渠底梯形这两类断面比直线梯形的水流分布会更为均匀,流速较快,渠底带有反拱的作用,会让其抗冻能力变强,同时提高渠道的整体性。因此设计时,条件允许可尽量选择梯形断面。

2.2沥青防渗技术

沥青防渗技术用于灌区渠道改建工程,有两种施工工艺做法:一是沥青薄膜防渗工艺法。先将渠道土层压实,再除渣、除草、洒水,然后将经过热处理的沥青喷洒在土层的表面,形成一种沥青薄膜,最后再在沥青薄膜之上覆盖土料一层,作为沥青薄膜的保护层。二是自制沥青卷材防渗法。先将麻布、芦苇席平铺,喷洒沥青自制成防水卷材;然后再铺设在渠道上面,在铺设沥青卷材时要注意卷材的接缝,不能留有缝隙以防渗漏。此种防渗技术比较适用于土渠,造价低廉。

2.3塑膜与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塑膜与混凝土联合设防的防渗施工技术,具有防渗性能好、安全系数高的优点,不足就是花费成本较高。其施工程序是:第一,铺设塑膜。首先,清除渠道杂物、杂草,对渠道土方进行平整;然后,铺设塑膜,需注意一定要将塑膜平贴在渠床上,以抵御抗冲击力,塑膜的搭接宽度要保证有10cm;最后,就是要确保塑膜的质量。第二,铺设保护层。在塑膜上面铺5—10cm的泥土,并压实碾平。第三,浇筑混凝土。首先进行模板安装,然后进行浇筑,浇筑顺序是,先浇筑渠底再浇筑渠坡。在混凝土浇筑前,一定要级配好混凝土配合比,要添加抗渗剂,以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能。

2.4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日常维护

为了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灌区管理单位要积极挖掘潜在效益,可以采取农业水费财政补助、吸引社会资本、众筹等综合措施,探索一套实用性强的资金投入机制。针对骨干工程的继续建设,应结合国家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利用外资、贷款等多种渠道,保障工程资金的稳定性,并要改变重建轻管的不良局面,实现灌区良性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全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鼓励社会各界企业和个人投资经营水利设施,调动社会力量完成变革任务。例如,一些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可以揽收规模小的水利工程,将获取的收入用于大工程的建设管理中,或者还可以从挖掘生活用水途径入手,以获得额外收入。在加大灌区资金投入的基础上,还应重视日常维护工作。日常维护不仅仅是排淤疏通,还要进行设备的维修养护、检查、观测等工作,因此,应聘用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一支专门负责工程维护管理的技术团队。该团队要制定灌区设施设备维护管理计划,定期开展检查养护工作,及时发现潜在事故风险,确保灌区运行管理安全。尤其在渠道行水时,要做好日常巡查工作,提升灌区安全防护系数。

2.5用水信息化管理

利用软件对灌区用水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展示不同用户关注的用水信息,包括兴利计划、用水审批、用水调度和用水分析功能。其中,兴利计划调用已建用水管理接口,实现对来水预测分析、年度用水计划和水库调节计划的查看,支持查询、新建等功能;用水审批调用已建用水管理接口,实现对用水申请审批、水库水量平衡、蓄水保水的查看,支持查询、打印、导出等功能;用水调度依据业务需求,构建用水调度概化图,实现对各干、支渠需水量的调度展示,同时提供用户在各调度节点进行用水分配功能,支持数据的录入、删除、更新等功能;用水分析通过年度横向、多年纵向的对比,利用查询手段,实现对年度分析、多年分析、年度用水效益和多年用水效益的全面分析。

3、致力建设现代化生态灌区

灌区节水防渗提升改造,要致力打造现代化生态灌区。现代化生态灌区是指水量损失小,适合农民需要,生态系统良好,能保持或促进灌区朝良性方向发展的灌区。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是新时期对灌区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工程硬件建设,又涉及管理软件建设,既涉及灌区管理单位自身,也涉及灌区受益范围,现代化和生态化是灌区有机统一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灌区生态节水建设思路要符合节水、减污、绿色、生态、智能的科学理念。现代化生态灌区就是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建设管理灌区,不断增强灌区对资源的调控能力及生态的保护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要求,达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灌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现代化生态灌区应具有和谐性、智能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的特点,具有节水化、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生态化的特征。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与挑战。因此,为了保障灌区水利工程的长效作用机制,应加快灌区节水防渗提升改造,要致力打造现代化生态灌区,深入研究和主动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尽可能减少故障的发生,发挥灌区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杨英洁.刍议灌区改造渠道防渗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3):2102-2102

[2]刘伟全.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中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24):2.

[3]陈建平.灌区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发展规划[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67-69.

[4]朱燕玲􀆰农田水利工程中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21(1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