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疼痛患者预后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疼痛护理干预对疼痛患者预后影响

张幸丽谢鲜梅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疼痛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择某院在20231月-20237月期间收治的90例疼痛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给予对照组疼痛科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情况和干预后焦虑度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为(3.11±1.44)分,显著低于(6.41±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24.58±7.4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0.88±9.91)分,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疼痛科患者临床工作中,可以降低和缓解疼痛的感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疼痛护理;疼痛患者;预后影响

疼痛科疾病以带状型为主,因此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剧烈性疼痛,且伴随着各种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活动能力。目前,疼痛科已成为医院门诊就诊人数最多的科室之一,患者多遭受病痛折磨而求助于专业护理人员。伴随社会进一步发展和整体发展进步,医疗理论和前沿技术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疼痛是一种常见病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还可能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生命。加强对疼痛患者的重视,积极采用措施去消除病人痛苦,对于促进康复有重要作用。疼痛科医护人员应了解疼痛的特点,掌握一定的技巧,采取恰当的护理方式。该文通过选取20231月-20237某院收治的90例患者为对象,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疼痛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以及预后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院在20231月-20237期间收治的90例疼痛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2.34±2.34)岁,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4.32±1.68)岁。病例纳入标准为:(1)符合疼痛科常见疾病标准的(2)合并全身慢性疾病或者恶性疾病(3)认知功能不全。本次研究开展前有专门人员同院内管理组织进行报告,在批准后开展,研究中各项规则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在纳入选择时控制患者满足所有纳入标准,凡是存在一条排除标准的都不能选取。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别不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

观察组加用疼痛护理干预,进行相关治疗前,应该尽量降低外部环境对患者的影响,使之保持良好状态。此外还要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让患者能更好地接受治疗方案,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达到满意疗效。而在疼痛护理过程中,需要我们注意患者实际情况,以避免各种不适症状出现,同时要做好饮食指导,保证营养供给,防止营养不良造成不良反应,减少复发次数。另外还应注重运动锻炼,增加运动量。治疗以后疼痛护理,完成基本治疗以后,需要通知家属病情恢复状况,鼓励他们继续坚持进行治疗,争取早日恢复健康,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满意度。应该注意态度,减少患者应激反应,提高疼痛应对程度。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情况和干预后焦虑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该研究采用spa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²检验,采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由表1可知,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为(3.11±1.44)分,显著低于(6.41±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干预前后疼痛情况比较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45)

7.26±2.11

3.11±1.44

对照组(n=45)

7.44±1.22

6.41±0.66

t

0.027

7.311

p

0.05

0.05

2.2干预后焦虑度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为(24.58±7.4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30.88±9.91)分,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疼痛是机体对各种刺激所产生的不愉快反应,可引起一系列生理、病理改变和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治疗中必须重视缓解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存质量。而疼痛的发生往往与多种原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社会环境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尤其是情绪变化对疾病过程起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常用药物镇痛效果欠佳或不能持久者多属此范畴。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疼痛仍没有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但一般认为心理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让病人保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而有利于促进康复。由于慢性疼痛病程长、反复发作且不易根治,严重影响着人们正常工作与日常生活,寻找安全方式去止痛非常重要。我们需要注重基本情况变化,以尽可能避免因疼痛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危害。研究指出,一些患者在接受了常规止痛治疗后依旧存在明显的疼痛,这就说明疼痛并非仅仅是单一机制导致的,而是涉及许多复杂的环节。如果这些环节处理不当或者出现偏差,都会造成不良后果。严重疼痛会加剧心理上的不适,甚至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感体验;中度疼痛则可能引起呼吸暂停、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出汗增多等生理异常表现;轻度疼痛则可引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功能紊乱。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了解疼痛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实施正确的疼痛治疗,需要我们减轻患者存在的压力,提升生活的整体质量。疼痛护理干预就是通过运用心理学知识、技术、措施来消除影响患者健康的不良心理因素,降低其负性情绪水平,减少躯体不适反应,达到身心全面恢复,进而改善整个病情。疼痛护理可以促使更多的患者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自我护理。随着医学理论进步,人们逐渐意识到疼痛不仅仅是单纯的生物学现象,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通过对不同性质疼痛病人的心理反应分析发现,疼痛病人大多具有以下特点:①强烈而持久的痛阈要求;②担心自身病情变化或受到伤害;③缺乏安全感,害怕自己被别人歧视;④渴望得到医护人员及家属的帮助;⑤希望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⑥寻求精神安慰和支持等。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疼痛科患者临床工作中,可以降低和缓解疼痛的感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善仪,李艳红,胡妙如,等.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对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1):2.

[2]包琳.舒适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焦虑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5):2.

[3]李琦.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20(S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