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探究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刘志慧

362431197312065551

摘要:本文探究了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我们分析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讨论了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性和如何提高它。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强调了每个人都应该承担起环境保护责任的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保护;意识;提高

引言:环境保护是全球范围内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迅速推进,我们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已经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因此,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亟需解决的问题。

1、环境保护概述

目前,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了环境保护的共识。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需要从教育入手。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应当加强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政府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应加强环境立法,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从源头上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此外,企业和公众也应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采用节能减排的工艺和技术,推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2、我国国民环境保护意识低下的原因分析

2.1、非政府环保组织影响力匮乏

政府在环保问题上的主导地位和掌控力较强是导致非政府环保组织影响力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政府在环保问题上发挥着主导和决策作用,拥有相对较大的资源和权力。公众对于环保问题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是造成非政府环保组织影响力匮乏的原因之一。在我国,尽管近年来环境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但仍存在着公众对环境保护知识的欠缺和认知误区。这导致了公众往往对于环保组织的行动和呼吁持怀疑态度,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难以形成对环保组织的支持和配合。

2.2、参与过程侧重点有误

部分国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存在偏差。尽管近年来我国在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政府也加大了宣传力度,但一些国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仍然认识不足。一些人只关注短期利益,忽视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他们可能会将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而忽略了环境保护带来的实际效益。一部分国民在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表现出依赖性。他们过于依赖政府和相关机构的行动,认为自己不需要付出实际的努力去改善环境。这种依赖性会导致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使得整个环境保护的参与过程变得被动化。,

2.3、公众参与形式被动

我国国民环境保护意识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信息传递和宣传机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重点放在了经济增长上,而对环境保护的教育和宣传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参与方式了解不深,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公众参与形式被动还受到政府对公民社会组织的限制和控制。尽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公众参与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政府对于公民社会组织的监管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使得公众在环境保护问题上的参与形式受到了制约,无法真正发挥其积极作用。

3、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途径

3.1、健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

加强立法工作是保障环境保护的基础。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重点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例如,限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法律法规可以促使企业和个人改变过度开发和消耗资源的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健全执法机制是确保法律法规有效执行的关键。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监督和执法力度,并且建立完善的执法机构和严格的惩罚措施,以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严惩。此外,加强宣传教育也是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政府可以组织环保知识普及活动,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力度,将环保意识融入学校和社区的教育体系中。

3.2、发挥国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

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来规范经济活动。例如,加强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的修订和执行,明确企业和个人对环境污染的责任。同时,国家还可以设立环保奖励制度,给予环保表现突出的企业和个人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国家可以制定环保产业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减少对传统高污染产业的支持,加大对清洁能源、环保技术研发等领域的投入力度,推动经济向低碳、绿色发展转型,从根本上降低环境污染。国家还可以加大环境监管的力度,加强对企业的监督检查。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加强对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促使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规,提升其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3、走好群众路线发挥群众力量

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广泛宣传环保知识,让群众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主题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群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使他们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要建立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组织,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体作用。通过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组织定期的环境清理、植树造林等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共同保护环境。还可以开展环保培训课程,提升群众的环保技能,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加强政府与群众的互动交流。政府部门要积极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反馈机制,及时解决群众的环保问题和困难。定期组织环境保护座谈会、公示环境监测结果等活动,增加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与互信,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良好局面。

3.4、新的环境保护机制的建立和摸索

加强国际合作]是建立新的环境保护机制的关键。环境问题超越国界,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国家间应加强信息共享,交流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并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也应承担起更大的责任,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务,推动构建全球治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构建新的环境保护机制的基础。各国应加强立法工作,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法律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权责边界,并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此外,还需加大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力度,建立起有效的追责机制,保证环境违法行为者受到严厉的处罚,形成威慑效应。

结语: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地球的基础。只有每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才能真正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同时,政府、企业和机构也应承担起更多的环保责任,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个生态美丽、资源丰富的地球家园。让我们携手努力,为下一代留下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董粉芝.探究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J].环境与发展,2018,30(01):211+213.

[2]徐艳,高云.环境保护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J].环境与发展,2017,29(08):230+232.

[3]袁德刚.论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D].复旦大学,2014.

[4]邬国良.当代中国公民环境意识的培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2.

[5]吴丽娟.环境意识的组织基础研究[D].吉林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