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理念转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3
/ 2

浅谈幼儿园融合教育中教师理念转变策略

詹淑茗

福州市仓山区盖山中心幼儿园 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国家对于学前教育的普及,幼儿园随班就读的特殊需要儿童也越来越多存在,实现随班就读到双向融合的转变,就成了目前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基本目标。通过开展融合教育实现普通幼儿与特殊需要幼儿的双向融合研究,转变以往教师面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态度,也是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建立班级双向融合的情感连接,已经逐渐地成为了幼儿融合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更是保证了幼儿园融合教育实践质量的提升。本文从“全纳、转换、协同”等三个关键词来阐述转变教师理念的具体策略,旨在给研究者带来些许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融合教育;教师理念;转变策略

   国家大力提倡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以来,特别强调幼儿园融合教育需要充分让每一个人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打破特殊需要儿童随班就读的现状,实现普通幼儿与特殊幼儿的双向融合,采取更为有针对性的教学理念引导,这对于当前幼儿园班生数多,师幼配比低,特殊教育专业认识不足等原因,教师在开展融合教育有较大的难度和负担,因此转变教师的认识尤为迫切,笔者幼儿园通过对教师实现理念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了幼儿园融合教育的提升。

一、全纳—融合本质

(一)融合教育需要全然接纳幼儿

   融合教育的本质,是所有学生在正常班级内接受所有适当的教育。针对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主要强调的就是所有儿童能够共同生活、学习和玩耍,将孩子们的差异作为宝贵的资源,教会每一个孩子学会尊重、包容和理解差异。全纳教育的提出,主要是强调教师要全然接纳每位幼儿,尊重不同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始终倡导在自然、正常的教育环境中,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教育理念,这样也就能够最大限度上地促进弱势群体回归主流教育与社会,平等共享社会物质文明成果的教育和社会实践,由此可见融合教育是全纳教育在中国的具体化实践。

(二)全纳教育具体化实践能够完善园本课程的构建

   基于融合教育实施的核心本质就是教师具备全纳教育理念,全然的接纳每位幼儿的发展差异,时刻尊重学生学习的多样性,坚持不放弃任何一个幼儿,学会用爱陪伴每位特殊需要儿童,调动普通幼儿积极的情感,学会关心爱护他们,从而促进他们的双向成长。支持教师建立全纳教育的理念,笔者幼儿园通过园本课程的构建促进融合教育全纳理念的落地的方式,有助于转变教师对待特殊幼儿的态度。如笔者幼儿园“乐·生长”课程所追随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主张的那样“要让每位儿童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同时也如卢梭的自然教育精神的主张“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尊重儿童不同阶段发展的特点和差异,引导幼儿回归自然,与人交往,快乐生活,愉悦游戏”。由此可见,“乐·生长”课程体系的建立是融合教育本质全纳教育的园本化实践成果。

二、转换—共情理解

  教师对幼儿的共情理解,需要教师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家庭的背景,才能真正做到共情理解幼儿的发展不同差异,从而更加温和的看待与接纳每位特殊需要的幼儿。

(一)树立资源意识,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作用

教师需要明确幼儿的发展的差异性,不管是在班级还是在社会,都是一种可研究可运用的资源,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与感受,理解他们的需要,运用情感链接引导幼儿,建立特殊幼儿积极融入和普通幼儿关爱他人的情感,并始终保持包容、平和、关爱等的态度,发挥其双方发展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不同幼儿的社会性的发展。

(二)倾听同伴融合经验,学会反思融合教育行为

通过借助幼儿园教师群体,开展“你的故事,我来听”的融合教育故事分享会,通过感受其他教师在面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情感故事,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学会更加共情特殊需要幼儿与普通幼儿的需要,能更加完整的看待自身的教育行为,不断模仿修正自身教学教育行为。如小三班教师分享自己接纳特殊幼儿走的比别的孩子慢的故事,最后一句话“虽然你是一只蜗牛,但我愿意陪着你慢慢走”感动了在场的所有教师,让她们不禁由内而发原来接纳是美好的体会,哪怕需要付出再多的辛苦。

三、协同—合力共助

(一)“3+1”课程助力促进双向融合

基于全纳教育的理念下,笔者幼儿园通过“生活、教学、游戏3个幼儿园内容全覆盖和1个个别化训练”课程设置,创设了普通幼儿与特殊需要幼儿共同学习与生活的活动场域,在此发生普通幼儿与特殊需要幼儿的真实的生活与学习冲突都可以作为融合教育的契机,为双方的融合学习创设了更为有力的条件,其次通过每周不少于1次特教教师入校进行个别化训练能够满足特殊需要幼儿的个体化需求,并且也解决了教师引导上专业上的不足需求,也是园本课程在融合教育实践的有效方式,有助于幼儿园进行推广和普及。

(二)借助特教师资资源助力专业提升

     幼儿园通过发挥特教教师在幼儿园的引领作用,实习资源整合,有效促进了教师融合教育专业提升。首先通过特教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特殊需要儿童与普通幼儿以及教师之间的互动,发现其特点并反馈,通过其指导策略的交流和思想上的减负,能够有效帮助教师更接纳特殊需要的儿童;其次通过特教教师专业化的训练,能够有效帮助特殊需要儿童尽快融入班级,教师快速找到其沟通的途径,如发现语言发育迟缓的幼儿,在特教教师进行口腔不敏感的口技练习后,幼儿的回应明显得到提高,而且也帮助教师知道需要与其发出精准的指令,幼儿才能有所反应并融入集体生活;最后通过定期的特教教师的指导,也有助于教师对不同特殊需要儿童的特点以及策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对日常开展融合教育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抓手。

(三)打消家庭担忧形成融合教育合力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带动我国幼儿融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也应该与家长建立更为温暖的协同关系。通过对不同融合教育家庭的了解,普遍发现家长担心教师对幼儿进行特殊儿童的界定,对其进行特殊化管理,因此在家长沟通上,注重关注家长的情感需求。一方面我们采用自愿的原则邀请家长参与座谈会,从心理上全身心接纳交流与学习教育策略;一方面通过家长学校让其了解每个幼儿都是独立性的存在,都有其独特的特殊需要,通过正确认识幼儿的特殊需要,感受到幼儿园传达的尊重和关爱理念,让家长感受到幼儿园支持与温暖,从而更加一致与幼儿园达成合力,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融合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的层面上也能够促进不同幼儿的健康发展,促进幼儿的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本文有针对性地从全纳、转换、协同,三个角度展开了教师理念转变策略的研究,满足了现阶段幼儿园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发展需求,也为幼儿园教师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同时完善了幼儿园教育课程体系,使学前教育迈入一个全新阶段。

参考文献:

[1]韩家伟,石学云. 教育公平视角下幼儿园教师对学前融合态度的研究——基于西安市十所幼儿园的调查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10):122-126.

[2]郭鹏. 学前融合教育的园本化探索与实践——基于多元融合体系建构的视角[J]. 林区教学,2023,(08):121-124.

[3]滕金岚,李静. 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政策分析及思考——基于30项省域政策文本的NVivo分析[J]. 绥化学院学报,2023,43(07):16-21.

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2年开放课题“基于全纳教育理念下幼儿园融合教育实践研究”(批准号:KCA20222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