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园大班中应用24节气劳作活动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2

关于幼儿园大班中应用24节气劳作活动的研究

朱胜娇

张家港市北庄幼儿园 215600

摘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古代人民借以记录和指导农业生产的记事历法。二十四节气的应用充满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它可以对气象变化进行科学预测,还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的指导。本文进一步阐述了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24节气劳作活动研究

1引言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古代人民借以记录和指导农业生产的记事历法。二十四节气的应用充满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它可以对气象变化进行科学预测,还可以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的指导。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对古人的衣食住行具有直接的影响,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通过二十四节气可以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探测出一道桥梁,帮助人类观察和了解科学规律与自然现象,因此学习二十四节气文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但是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了解和掌握二十四节气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因此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幼儿劳作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可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情,并深化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促进二十四节气的有效传承与弘扬,并提升幼儿审美,增加教学趣味性。幼儿园阶段是对幼儿进行启蒙教化的关键性环节,可以对幼儿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养进行全面性培养。而现阶段部分幼儿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认识不到劳动的重要性,也缺乏锻炼机会,这使很多幼儿自理能力严重不足。基于此,教师可以利用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底蕴,对幼儿的劳动意识进行熏陶和培养,使他们在劳动中感知到快乐,激发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效果。

2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劳动教育的意义

2.1概念分析

把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幼儿园劳动教育中,可以借助二十四节气文化特点,引导幼儿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性活动,如手工操作、体力劳动等,具体包含种植、制作手工艺术品、制作节气特色饮食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得到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与感染,提升他们的审美水平,同时还可以让幼儿在劳作中享受到快乐,助力形成良好的劳作习惯,并对劳动者的辛苦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从而更加珍惜劳作成果,端正劳动态度,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2.2教育价值

二十四节气文化之所以能在幼儿劳动教育中实现全面性融合,是因为幼儿本性与节气文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幼儿天真自然,与大自然最融合,而且大自然的浩大神秘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探索自然现象,增进与自

然的距离。教师融入二十四节气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可以为幼儿通往自然、了解自然规律搭建一道桥梁,让幼儿亲切感知自然,助力他们心灵的成长,从而推动幼儿教育质量的提升。幼儿具备较强的学习功能,他们在不断的身体探索活动中构建自己的生

存环境,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探索活动或者任务驱动,引导幼儿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行动,从而推动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由此可见,为了实现二十四节气在幼儿劳动教育中的融合,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农谚歌谣让幼儿对

农业生产活动进行形象化感知和体验,并受到农民劳动中体现出的积极向上生活态度的感染,感知劳动中的快乐、喜悦,从而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激发他们参与劳动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不断观察、认识、探索自然,并对自然迸发前所未有的热爱,使他们自觉参与保护自然的行动中。

3二十四节气融入幼儿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3.1开展多样化的种植

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耕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导,在幼儿园劳作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二十四节气的特点,引导幼儿开展多样化的种植活动,如种植花草、瓜果等植物,从而使幼儿在对二十四节气文化进行形象化认知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动手能力和动脑习惯,促进幼儿综合素养的提升。在清明或谷雨时节,教师在幼儿对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后,可以在幼儿园的相应位置开辟一块地,让幼儿尝试性地种植一些瓜果、花草植物,在劳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合理分工,包含松土、播种、浇水等,同时还要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引导幼儿对植物的变化进行全过程观察和记录,包含发芽、开花、结果等,并定期开展浇水、施肥、捉虫等活动,这样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到植物成长的全过程,使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3.2感知自然特性、自然现象的变化,了解其影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春夏秋冬走过无数个365日的轮回,它们都在不断地运动和变化,但其独特的节气特征依旧很明。所以,要让孩子们在一年之中,将视野放在大自然中,注意各种自然植物、动物的变化及其对人的影响,通过体验、比较来感知和发现这些变化的规律。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教育,但是在儿童的心理发展方面,我们应该将其转变为引导儿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感官。如感受大自然的声音,春天我们听鸟儿叽叽喳喳和河水消融的声音,夏天我们听雷声和窗外的蝉声,秋天我们听丰收和落叶的声音,冬天我们听雪落下和孩子们雪地里嬉戏的声音。这些声音有的来自自然生物本身,有的来自它们给我们带来的声音。还要感知色彩、线条和形态,如色彩,春天有百花盛开的绚烂多彩,夏天有荷花和栀子的淡雅色彩,秋天有菊花和桂花鲜明的一抹黄色,冬天有梅花和雪地的白红映照之美。也就是说,通过引导幼儿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的应用协调,让孩子们把所有的现象都记在自己的脑子里。

3.3学会欣赏自然美

和24节气变化同样存在的还有变幻的景色之美,五彩缤纷,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引导儿童体验这些美丽的事物,让他们年轻的心灵惊叹,如同一扇窗户,将儿童带入美丽的世界。幼儿园教师可以每年举办数次的大自然之旅,利用幼儿园周边的自然条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24节气的气候和风物,让小朋友在这里体验自然之美。在这种活动中,唯一的目标就是让儿童去近距离接触美、拥抱美、感知美,让这种自然美逐渐影响到儿童。而这种活动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让儿童置身于美的环境中,

其次要用丰富的、充满感情的、描写环境的语言来激发儿童的审美意识。二者相融,就形成了幼儿了解自然的美学境界。从儿童的心理发展历程来看,这种行为的主体是情感以及对审美对象的体验。在这样的审美体验中,孩子们会慢慢地养成热爱大自然、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心态,从而在孩子的心中萌发出对美的向往。

3.4学习适应自然和利用自然

大自然以其不可思议的力量来支配和影响着人类的活动,并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幼儿园教师要指导幼儿在了解24节气的自然条件下,学会根据自然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衣、食、住、行,同时引导幼儿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条件进行合理有效的运动锻炼和就地取材的创作活动。要适应环境的改变,例如:适时改变服装、调整膳食结构、防止季节性传染病等;在冬季溜冰、打雪仗、堆雪人;夏季游泳和种葡萄;秋日和春日踏青、徒步、野营;或是用花草做盆景、用植物的种子来装饰壁画、用冬季的冰雪做冰灯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会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运用自然的基本法则,培养健全的身躯和创造的精神。还可以学习“24节气歌”,在游戏性质的学习中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其中蕴含的自然科学现象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在劳作活动中融入二十四节气的相关元素,可以让幼儿对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古代劳动人员的智慧和辛苦进行深刻感知,并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的内在品性。

参考文献:

[1]余小丽. 浅谈如何在幼儿园教学中融入传统24节气[C]//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国际院士联合体工作委员会.课程教育探索学术论坛论文集(七).[出版者不详],2022:56-58.

[2]陈冬贞.浅谈“二十四节气”劳作活动在幼儿园大班的应用[J].新智慧,2019(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