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达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保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在建筑工程和建筑行业中绿色建筑施工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且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而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作为房屋建筑工程的重要要素之一,与绿色建筑施工有着极大的关联。本文将重点探讨当下的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并围绕绿色施工管理展开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与讨论。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现如今,绿色理念在建筑行业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强调,且逐渐渗透到房屋建筑施工的各个层面。包括对房屋建筑的统筹规划、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等等。而绿色理念在房建工程中的广泛应用,不仅为业主带来了更加良好的居住环境,同时也对自然更加友好,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势。而本文将重点探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1房屋建筑施工技术
1.1地基处理技术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中的地基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物的基础部分进行的各种处理和施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防止地基的沉降和变形,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地基施工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应根据地质条件、建筑物类型、荷载大小、经济效益等因素综合考虑。通常来说,其在应用上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地基勘查,需要通过对地基土层的性质、厚度、分布、含水量、承载力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确定地基的类型、等级、状态和特点,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二是地基设计,指的是根据勘察结果和建筑物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地基形式、结构、尺寸、位置等,计算地基的承载力、沉降量、稳定性等指标,制定地基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确定地基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三是地基处理,主要是针对不良或不满足要求的地基土层进行改善或加固,提高其强度、密实度、排水性等性能,减少其压缩性、湿陷性等缺陷,使其达到设计要求或接近设计要求。地基处理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换土垫层法、注浆法、强夯法、碎石桩法、电渗法、堆载预压法等。四是地基施工,这是地基施工技术的实际操作部分,主要是按照设计方案和技术措施,在经过处理后的或未经处理的地基土层上进行建筑物基础部分的施工,包括开挖、支护、排水、填充、夯实、打桩、浇筑等过程。
1.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对钢筋进行加工、绑扎、安装、连接等操作,以构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技术过程。钢筋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后续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钢筋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钢筋加工,是指将钢筋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切割、弯曲、焊接等处理,使其符合施工尺寸和形状。在具体应用上钢筋的切割长度应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避免浪费和接头过多。弯曲半径应满足规范的要求,一般不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避免造成钢筋的断裂和开裂。焊接时应采用合格的焊材和焊机,并保证焊缝的强度和质量。而在接头加长方面采用规范规定的方法,如机械连接、套筒挤压、对接焊等,保证接头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其次是钢筋绑扎,是指将加工好的钢筋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排列、固定和连接,形成钢筋骨架。比较常用的绑扎方式有单扣、双扣、十字扣等,在进行绑扎时,要采用合格的扎丝或扎带并按照工程规范进行,保证绑扎的牢固性和整齐性。同时施工时应注意按照设计图纸的位置、间距和方向进行,避免出现错位、偏移和变形等现象。钢筋与模板之间的净距,一般不小于20mm,避免造成混凝土保护层过薄或漏浆等问题。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锚固长度,一般不小于15倍钢筋直径,避免造成钢筋滑移或拉断等问题。
1.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指在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过程的技术要求和措施。首先是混凝土的配制,是指将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成均匀的混凝土。混凝土制备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配合比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进行试验确定,以满足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等方面的要求。水灰比应尽可能低,但不得低于保证混凝土工作性的最低限度。搅拌时间应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搅拌机的类型确定,一般不得少于30秒,也不得超过120秒。搅拌速度应根据搅拌机的规格确定,一般为每分钟14~18转。在运输上要避免剧烈震动或冲击,防止混凝土分层或偏析,还要避免与其他物质或污染接触。
混凝土浇筑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其基本要求是保证混凝土均匀一致,充分振捣密实,避免离析、蜂窝、露筋等缺陷,满足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外观要求。在混凝土下料的过程中要避免对模板、钢筋和预埋件造成损坏或移位。混凝土自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米时必须采取措施,如使用导槽、导管或串筒等。混凝土浇筑后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提高密实度和其与模板、钢筋的粘结性,振捣时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基本原则,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 (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隙。
另外混凝土浇筑时一般采取分层分段浇筑,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厘米。分段浇筑是指将结构按照一定的长度或位置划分为若干段,并在每段浇筑完毕后留置施工缝。施工缝应尽量少且位置合理,一般应留在受力较小或受力方向变化处。
而在混凝土养护方面,在浇筑后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恒温状态,促进水泥水化,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过程。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覆盖养护、喷雾养护、湿润养护和蒸汽养护等。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昼夜。
1.4机电安装技术
机电安装技术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是建筑物功能性和舒适性构建的必要环节,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是供排水系统,主要负责建筑物内外的给水、排水、热水、消防等设施的安装和连接,包括水管、阀门、水表、水箱、泵站、消火栓等。供排水系统的安装要求管道材料质量合格,管道敷设平直,管道连接牢固,管道支架牢固,管道保温隔热,管道试压合格,管道清洗干净等。其次是供电系统,主要负责建筑物内外的强电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和连接,包括变压器、配电箱(柜)、开关、插座、灯具、电缆等。再次是空调通风系统,主要负责建筑物内外的空调设备和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连接,包括空调机组、风机、风管、风口、空调箱(柜)、冷却塔等。除此之外,还有弱电系统和消防系统,弱电系统主要负责建筑内外的弱电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和连接,包括电话、网络、广播、监控、报警、门禁等。消防系统则主要负责建筑物内外的消防设备和线路的安装和连接,包括喷淋头、灭火器、烟感器、温感器、报警器、应急灯等。
2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2.1绿色建筑施工的组织管理
组织管理是绿色施工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明确绿色施工目标和制度,确保绿色施工能够按照要求和规范开展的前提。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明确管理体系和管理目标,管理体系要根据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定来构建,要符合绿色施工的基本理念,同时明确绿色施工的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流程控制、考核评价等内容,确保绿色施工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而在管理目标上则需要充分保证目标的可操作性、可量化性和可考核性,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碳排放减少、品质提升、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其次是要构建管理制度并分配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是绿色施工组织管理的主要实施手段,制度上要建立绿色建材采购与使用制度、绿色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绿色施工监测与评价制度等。在人员分配上需要指派专职或兼职的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并明确岗位职责和考核方式。最后是管理宣传和管理文化,管理宣传和管理文化主要是面向施工人员和各个其他部门,提高施工人员和其他部门的配合度,使他们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且更加愿意采用绿色施工的方法和理念。
2.2绿色建筑施工的材料管理
绿色施工的材料管理要求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各类手段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通常来说,在具体措施上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要选择绿色建材,绿色建材是指在全寿命期内能够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可循环等特征的建筑材料产品。选择绿色建材应考虑其性能、价格、供应、运输等因素,优先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认证要求的绿色建材,如再生材料、低碳材料、节水材料等。其次是要优化材料采购计划,一方面是要制定精细化的供应计划,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材料需求进行定量供应,避免材料的过剩和浪费。在材料的存储方面,应根据材料的性质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储存场地和设施,避免对材料造成损坏或污染。应按照规范进行材料的分类、标识、堆放和防护,保持储存场地的清洁和整齐。同时定期对储存的材料进行检查和盘点,防止变质或丢失。在材料的使用方面则要充分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尽可能地减少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的错误和疏漏,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在使用上的浪费。除此之外,还应当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处置,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如废钢筋、废木材和废混凝土等要及时做好回收工作,不可重复利用的材料要集中统一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2.3绿色建筑施工的设备管理
在设备管理方面,首先是要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类型和规格,优先采用节能、低碳、高效、智能的新型设备,避免使用过时、落后、高耗能的设备。同时,应考虑设备的运输、安装、拆卸等因素,尽量减少设备对场地和周边环境的影响。其次是要根据施工进度和资源供应,合理安排设备的数量和分布,避免设备闲置或过度使用,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协调性。在设备使用方面,应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标准,按照设备的性能和功能进行合理调节和控制,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效果。同时,应注意节约能源和材料,减少废气、废水、废渣等排放,降低噪声和振动等污染。
2.4绿色施工的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绿色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之一,直接决定了绿色施工管理的执行情况和效果,通常来说绿色施工的施工现场管理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环境保护管理,施工现场必须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防止或减少噪音、粉尘、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同时要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齐,提高施工现场的美观度和舒适度。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核心原则。二是节水和水资源利用管理,在管理过程中要求合理规划、使用和处理各种用水,减少用水量和污水排放量,提高用水效率和水质,保护水资源。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应遵循节约优先、综合利用、科学管理的原则。三是能源管理,包括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和质量以及保护能源资源。其基本原则是节约优先、多元化供给和高效利用。而在接地和土地资源保护管理方面,要确保最小化占地、最大化利用和科学恢复,尽可能地降低施工现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5绿色建筑施工的评价管理
评价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绿色建筑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量化和定性的评价,检验绿色建筑施工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促进绿色建筑施工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评价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在施工前,对绿色建筑施工方案进行评价,检查方案是否符合绿色建筑施工的要求,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其次是在施工过程中,对绿色建筑施工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价,监测和分析绿色建筑施工的各项指标,包括环境保护、材料资源利用、节地等等,过程评价应定期进行,并及时反馈结果和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在项目竣工后,对绿色建筑施工的最终成果进行评价,综合考核绿色建筑施工的各项指标,确定绿色建筑施工的等级。通常来说,竣工评价应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并出具相应的证书和报告。最后,企业和施工单位要对绿色建筑施工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绿色建筑施工的优势和不足,并为以后的施工提供参考。
3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决定了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效率,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则是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建筑企业在施工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不断尝试将二者充分结合,以绿色建筑施工为理念应用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在保质保量的同时,将房屋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孙海平.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与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研究[J]. 陶瓷,2023(9):211-212,227.
[2] 霍文宇. 房屋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和节能施工技术探析与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3):2212.
[3] 周军. 房建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23,19(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