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对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症状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艾灸疗法对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症状的应用分析

庄新妤 宋鑫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100700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艾灸疗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4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脏病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艾灸治疗,对比分析疗后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中医症候积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尿素氮(即BUN )、血肌酐(即 Scr )、后胱抑素 C (即 CysC )指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疗法对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甚佳,有助于肾脏病症的改善,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艾灸疗法;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症

    糖尿病肾病(英文简称 DN )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一种肾脏病症,临床症状为肾微血管病变,常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 DN 的发病机理很复杂,一般临床认为在肾小球处堆积大量糖基化终末产物,而发生病变。同时,组织纤维化、炎症因子等因素也会诱发疾病[1]。临床上多选择控制血糖,应用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可使蛋白尿有所下降,但是长时间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在中医学领域, DN 疾病是由于病邪致伤引起的肾脏病变,中医症候分为脾肾阳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以及阴虚燥热等多种证型,其中最多见的为脾肾阳虚型,中医辩证治疗以艾灸为主,疗效明显。现针对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诊治的64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脏病症患者,进一步探究艾灸疗法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64例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脏病症患者,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分成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研究组:女性17例,男性15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0.38±3.16)岁。对照组:女性16例,男性16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52.93±3.76)岁。研究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对照组相比,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满足《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中有关 DN 的临床诊断标准[2]: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持续出现微量蛋白尿,并且肾小球基底膜可见增厚,纤维化肾小管间质病变。

    中医辩证满足《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对于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症标准[3],表现为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尿频以及食欲不振,次症表现为脉沉细,舌质淡,水肿、乏力。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通过胰岛素注射液常规控糖。应用缬沙坦(海南澳美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53)进行治疗,每天1-2粒,一天一次,口服用药,连续用药3个月。

    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艾灸治疗。选取关元、气海、肾关(双侧)、三阴交(双侧)、足三里(双侧)、命门脾俞(双侧)、肾俞(双侧)等穴位。将艾条点燃,在距皮肤2.0-3.0 cm处穴位温灸,防止皮肤烫伤。可用硬纸壳放于艾条与皮肤之间,每个学位均燃烧两段艾条,长度1.5 cm。上段艾条应燃烧殆尽,然后更换第二条艾条。对各个穴位,每天艾灸一遍,连续艾灸3个月。

1.4观察指标

1.4.1肾功能指标观察

    采集2组患者空腹时血液,然后离心处理血液标本,取上清液进行检测。应用胶乳颗粒增强免疫浊度法对血液内胱抑素进行检测,应用碱性苦味酸法对血液内尿素氮、血肌酐进行检测。

1.4.2中医症候积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4],对2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进行评估,主要症候为腰膝酸软、精神萎靡、尿频以及食欲不振。根据中医症候的轻重程度,无症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 SPSS 21.0版统计学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中医症候积分的计量数据用(±s)表示,应用t 检验配对样本,差异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肾功能指标

    研究组患者血尿素氮(即BUN )、血肌酐(即 Scr )、后胱抑素 C (即 CysC )指标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对比分析表(±s)

分组

例数

BUN(μmol/L)

Scr(μmol/L)

CysC(mg/L)

研究组

32

4.78±0.69

115.75±13.69

0.73±0.16

对照组

32

6.26±0.84

137.36±15.94

1.16±0.25

t

-

5.5824

8.1679

7.9187

P

-

<0.05

<0.05

<0.05

2.2中医症候积分

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分析表(±s)

分组

例数

腰膝酸软

精神萎靡

尿频

食欲不振

研究组

32

0.79±0.06

0.91±0.07

0.69±0.05

0.89±0.06

对照组

32

1.32±0.27

1.26±0.28

1.25±0.18

1.27±0.14

t

-

10.2109

10.8821

12.0926

9.7803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糖尿病肾病多采取西医治疗,通常以控制血糖及药物干预为主,长时间用药的预期效果不理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预后具有不良影响。中医理论为该病属于“水肿”“关格”的范畴[5],病理机制为肾气亏虚,脏腑气血不足,淤血阻滞,水湿不能运化,痰浊而不化,症候类型较多,一般多见脾肾阳虚型。中医辩证在临床治疗上,主张活血化瘀、健脾固本以及益气养阴。艾灸疗法具有活血行气、文通经脉的作用,操作简单易行。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进行艾灸治疗,中医症候积分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艾灸疗法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中医症候得到显著改善。究其原因可能是通过穴位艾灸干预,灸双侧肾俞穴能起到温肾助阳、强腰利水的功效。灸脾俞穴起到健脾化湿、益气生血的功效。灸命门穴起到补肾温阳的功效。灸足三里穴起到调理脾胃、益气补中的功效。灸三阴穴起到调肝补肾、健脾益血的功效。灸关元、气海穴起到健脾益血、利水消肿的功效。研究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后胱抑素 C 水平明显小于对照组,可知通过艾灸热力刺激穴位,患者肾功能明显改善。

    综上研究显示,艾灸疗法对脾肾阳虚型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甚佳,有助于肾脏病症的改善,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瑶.温肾纳气法合灸法并用治疗老年性夜尿频多(肾阳虚衰证)的临床研

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5,12(10):126-127.

[2]盛凌黎,张先闻,张权,等.艾灸疗法治疗顽固性肾病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J].2016,11(10):65-66.

[3]徐英.补脾益肾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6):646-647.

[4]魏巧兰,邱静,徐中芹.艾灸治疗肾病脾肾阳虚型水肿病人的疗效观察[J].护理研究[J].2016,30(6):2233-2234.

[5]徐英.补脾益肾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6):64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