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9
【摘要】目的:在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联合应用血清肝纤四项与肝功能检测,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其肝纤维化分期,分为S1(28例)、S2(34例)、S3(32例)、S4(26例)四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肝纤四项、肝功能检测,比较各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肝纤维化分期越高,HA、LN、Ⅳ-C、PC-Ⅲ等肝纤四项水平越高,且ALT、AST水平越高,ALB水平越低,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纤四项、肝功能指标在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面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肝;肝功能;肝纤四项;肝纤维化
慢性乙肝主要为乙肝病毒(HBV)感染所致,随着病毒的复制侵袭,可造成肝细胞损伤,在肝脏组织反复损伤、修复的过程中,可引起肝纤维化,诱发肝硬化、肝癌。因此,对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积极治疗、延缓肝纤维化进程非常关键。目前,肝纤维化诊断主要依据肝穿刺病理活检,但其创伤性较大,且可能引起肝组织炎症加重,不适合作为筛查诊断手段。因此, 血清指标在肝纤维化诊断、评估中应用更为广泛[1]。血清肝纤四项是一种敏感度较高的指标,可显示肝纤维化持续进展情况。但从临床应用情况上看,单纯依据肝纤四项评估可能出现误诊情况,需要结合肝功能指标,评估肝细胞损伤情况。因此,本文将在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估中联合应用血清肝纤四项与肝功能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乙肝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29~60岁,平均(45.46±5.78)岁;乙肝病程2~14年,平均(7.60±1.79)年。参考Scheuer 评分标准,根据其肝纤维化分期,分为S1、S2、S3、S4四组,分别为28例、34例、32例、26例。纳入标准:①明确诊断为慢性乙肝;②病程>6个月;③接受肝功能、肝纤四项、病理穿刺检查,各项资料完整;④肝纤维分级分级:S1:小叶内、局限窦周纤维化;S2:出现纤维间隔,汇管区周围有纤维化改变;S3:出现纤维间隔,小叶结构混乱,无肝硬化;S4:已发生肝硬化;⑤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心肺功能障碍患者;②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③失代偿肝硬化患者;④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等。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清肝纤四项、肝功能检测。采集静脉血5ml,离心3 000 r/min,分离血清,在-20 ℃环境下保存待检。检测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使用仪器:7600series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公司)。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包括白蛋白(ALB)、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
1.3评价标准
(1)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肝纤四项指标。(2)比较各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运用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利用t检验。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肝纤四项指标比较
肝纤维化分期越高,HA、LN、Ⅳ-C、PC-Ⅲ等肝纤四项水平越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各组肝纤四项指标比较(,ng/mL)
组别 | 例数 | HA | LN | Ⅳ-C | PC-Ⅲ |
S1 组 | 28 | 74.22±7.79 | 51.67±7.68 | 68.89±9.57 | 40.43±5.75 |
S2 组 | 34 | 101.20±8.90a | 68.02±8.56a | 90.98±17.80a | 52.09±5.97a |
S3 组 | 32 | 152.54±11.92ab | 84.64±7.27ab | 138.69±21.87ab | 61.87±6.50ab |
S4 组 | 26 | 232.30±12.54abc | 101.20±15.25abc | 192.68±31.47abc | 78.72±7.99abc |
与S1 组比较:aP<0.05;与S2 组比较:bP<0.05;与S3 组比较:cP<0.05;
2.2肝功能指标比较
肝纤维化分期越高,患者ALT、AST水平越高,ALB水平越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各组肝功能指标比较()
组别 | 例数 | ALT(U/L) | AST(U/L) | ALB(g/L) |
S1 组 | 28 | 40.87±4.02 | 33.83±5.57 | 38.20±4.22 |
S2 组 | 34 | 51.08±3.88a | 46.02±6.09a | 34.02±3.90a |
S3 组 | 32 | 56.58±3.67ab | 58.28±5.82ab | 30.01±3.34ab |
S4 组 | 26 | 68.80±4.50abc | 80.81±6.77abc | 26.26±4.07abc |
与S1 组比较:aP<0.05;与S2 组比较:bP<0.05;与S3 组比较:
cP<0.05;
3.讨论
在慢性乙肝进展过程中可出现肝纤维化,分析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大量弥漫性细胞外基质沉积,例如胶原蛋白、蛋白多糖等,是肝组织在自我修复过程中出现的反应,因此评估其纤维化程度,有助于判断其肝硬化发展进程。研究认为,早期发现并积极干预能够有效延缓肝纤维化进程,改善患者预后[2]。考虑到病理活检的创伤性较大,因此临床上一般借助血清学指标,评估肝功能损伤情况以及肝纤维化程度。
肝纤四项是评估肝纤维化的重要指标,可显示肝损伤程度,同时可反映细胞外基质沉积情况。其中,HA是一种蛋白多糖,LN为非胶原性结构糖蛋白,在肝纤维化过程中,HA 、LN合成释放明显增加。HA经血液循环进入肝血窦内皮细胞后,可降解为乳酸、乙酸,当HA合成增加,而吸收、代谢减少时,则会导致HA大量沉积。LN在细胞外骨架支撑中有重要参与,一般机体中LN 含量极少,但在发生肝纤维化后,LN 含量增加并进入血清,可出现LN水平升高特征。Ⅳ-C是一种基底膜胶原,一般不会在沉积在肝窦内,但发生基底膜损伤后,基底膜中降解Ⅳ-C可进入血清。PC-Ⅲ是反映肝内胶原合成的重要指标,在肝纤维化进展的过程中,细胞外胶原大量沉积,因此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PC-Ⅲ水平也会逐渐升高[3]。因此,若肝纤四项水平明显升高,则提示可能出现肝纤维化。但由于肝纤四项并非特异性指标,单独依据肝纤四项评估可能造成误诊,因此,需要结合肝功能指标进行综合判断。ALT、AST、ALB均是临床上应用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肝功能指标,其中,ALT、AST与肝纤维化程度存在正相关,而ALB则存在负相关。ALB为肝脏合成,当其水平下降后,提示肝功能功能受损,但由于其半衰期约为21d,因此在肝损伤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得到反映。从本次研究结果可见,肝纤维化分期越高,HA、LN、Ⅳ-C、PC-Ⅲ等肝纤四项水平越高,且ALT、AST水平越高,ALB水平越低,也证实了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的肝纤四项、肝功能指标差异显著,可作为临床诊治的客观依据。
综上所述,肝纤四项、肝功能指标在评估肝纤维化程度方面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晨,朱庆焰,陈婷.血清肝纤四项与肝功能联合检测评估慢性乙肝患者肝纤维化程度的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23,20(15):132-137.
[2]蔡利超.血清肝纤四项与肝功能联合检测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30(12):903-904,927.
[3]刘振中,林琳,魏金刚,等.乙肝肝硬化患者相关纤维化指标与肝功能和免疫状态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20,29(16):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