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省 130000
[摘要]本文以某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为案例,对引水洞弯段及斜井段灌浆施工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施工技术要求及方法等进行了探讨,以期望对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某水电站;引水洞;灌浆
一、工程概况
引水隧洞采用“一洞一机”布置型式,共6条,平行布置,隧洞轴线上平段方位角为143°,斜井段以及下平段为115°。隧洞轴线间距上平段与进水口协调一致为28m,下平段与厂房机组段间距一致为31m。
引水隧洞均由上平段、上弯段、斜直段、下弯段及下平段(包括渐缩管)组成,为简化水道布置、降低水头损失,上平段与斜井间采用斜平面内的弯管衔接(空间弯管),转弯半径为30m,转角63.8°,下弯段为转弯半径30m、转角60°的平面弯管。六条引水隧洞长度分别为274.02~347.18m,隧洞洞径为11m。
为提高引水隧洞的密实性及岩体性和抗变形能力,设计要求对本工程的引水隧洞弯段及斜井段进行灌浆施工,六个引水隧洞均需回填、固结灌浆处理,引水隧洞的斜井段为无回填区,其余的部位均有回填灌浆。
6条引水隧洞的上下弯段是排间距3.0m,每环12孔,孔深入岩5m;6条斜井段是管背120°范围内固结灌浆孔间排距1.5m*1.5m,每环8孔,孔深入岩15m,其余的排间距2m*2m,每环8孔,孔深入岩5m。
二、编制依据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第1部分:土建工程》DL/T5113.1-2005;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1989;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工程》DL/T5100-1999;
《某水电站工程引水发电系统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要求》;
三、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方法
1、回填灌浆
A. 钻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回填灌浆孔采用在预埋管钻孔的方法,孔深深入基岩10cm,并测混凝土厚度和空腔尺寸。
B. 引水隧洞斜井段和斜井段连接的上下弯段的50%是无回填灌浆区,其余均进行回填灌浆,按先回填后固结的施工顺序进行,回填灌浆在该部位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钻孔。
C.空腔较大的位置或塌方段预埋管,每个灌浆区域都应至少有两根在最大脱空处的预埋灌浆管。
D.灌浆分区段进行施工,每4~5衬砌段(50m左右)洞长为一个区段,区段的端部在混凝土施工时封堵严实,防止回填灌浆时浆液串通太远。
E.灌浆前对衬砌混凝土的施工缝和混凝土缺陷等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漏浆的部位先进行处理。
F.灌浆自位置相对较低的两侧开始,向正顶拱推进,低处孔灌浆时高处孔作为排气、排水孔,待高处孔排出浓浆(接近或等于注入浆液的水灰比)后将低处孔封堵,改灌高处孔,依次类推,直到结束。
G.灌浆压力采用0.25Mpa。一序孔可灌注水灰比为0.6(0.5):1的水泥浆,二序孔可灌注1:1和0.6(0.5):1两个比级的水泥浆。空隙大的部位宜灌注水泥砂浆但掺砂量不应大于水泥重量的200%。砂浆强度标号不得低于相应部位结构混凝土标号,且应提高一个强度等级。
H.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持续灌注10min即可结束。
I.回填灌浆过程中如发现漏浆,应根据情况采取嵌缝,表面封堵,加浓浆液,降低压力,间歇灌浆等方法处理。
J.灌浆因故中断时,应尽早恢复灌浆,中断时间大于30min,应设法清洗至原孔深后恢复灌浆,此时若灌浆孔仍不吸浆,则应重新就近钻孔进行灌浆。
K.灌浆结束后,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将钻孔封填密实,孔口压抹与混凝土齐平,露出衬砌混凝土表面的埋管应割除。
2、固结灌浆
A.钻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固结灌浆孔孔深入岩5m的采用YT-28手风钻,孔深入岩15m的采用100B潜孔钻机造孔,孔位、孔向和孔深应满足设计要求。钻孔位置与设计孔位偏差不得大于10cm,因故变更孔位时,须征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孔号由垂直于顶拱钻孔起,沿发电时水流方向按洞壁顺时针统一编排。现场孔位布置时,测量队协助放点,以保证孔位布置准确。
B.引水洞混凝土衬砌段的灌浆,待该部位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钻孔灌浆。灌浆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施工。
C. 引水隧洞弯段及斜井段固结灌浆每一钻孔结束后,先采用压力水或风水联动的方式进行孔壁冲洗,压水试验前,下设灌浆塞进行裂隙冲洗,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MPa。裂隙冲洗应冲洗至回水清净结束,冲孔时间不大于20min,孔内残余的沉淀物厚度不得超过20cm。
D.灌浆前的压水试验应在裂隙冲洗后进行,每单元选择基本孔的5%在裂隙冲洗结束后进行灌前压水试验,灌前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压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0MPa,在设计压力下自动记录仪每5分钟记录一次读数,压水20分钟结束,取最后的流量值计算透水率,计算公式为:
q=Q/PL
其中:q:该孔段的透水率(Lu)
Q:最后一个读数的压力流量(L/min)
P:作用于该段并对于最后一个流量值的全压力(Mpa)
L:压水试验段的段长。
E. 浆液搅拌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机转速为1200r/min,搅拌时间不少于30s;浆液温度保持在5~40C,超出此范围的浆液视为废浆,浆液从开始制备到用完,时间不能超过4h。
F.灌浆浆液的浓度遵循由稀到浓的原则变换,浆液的水灰比采用3:1、2:1、1:1、0.5:1(质量比)4个比级。开灌水灰比为3:1。
G. 固结灌浆浆液变换标准
(1)灌浆时,当压力保持不变,吸浆量均匀减少,或者吸浆量不变,压力均匀提高时,可继续灌注,不得改变水灰比。
(2)当某一浆液灌入量已达300L以上,或灌注时间达1h,此时灌浆压力及吸浆量改变不明显时,可改变一级灌注。
(3)当灌入量大于30L/min,可视具体情况越级变浓。
(4)灌浆过程中,发现被灌浆液变浓,应测定浆液比重与原配浆液比重,并详细记录,同时查明原因,随时调整。
(5)在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应尽快达到设计值,注入率大的孔段应分级升压。
H.灌浆宜采用单孔灌浆的方法,但在注入量较小地段,同一排上的灌浆孔可并联灌浆,孔数不宜多于3个,孔位应保持对称。
I. 灌浆方式: 按照引水洞体型图(1/4~4/4),根据位置不同,固结灌浆孔孔深分为:5m,15m。孔深入岩5m的灌浆孔采用全孔一次造孔完成,孔口循环全孔一次灌注的方式进行;当灌浆孔基岩段长大于6m时宜分段灌注,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采用至上而下灌浆法时,灌浆塞应塞在该灌浆段断顶以上0.5m处,防止漏灌。该段灌浆结束后可不待凝,继续钻下一段,依此类推孔深入岩15m的分为三段灌注。
J.灌浆结束标准:在规定的灌浆压力条件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L/min后,继续灌注30min,可结束所灌孔段的灌浆。
K.封孔:灌浆结束后,封孔采用“全孔灌浆封孔法”,全孔灌浆完毕后,先采用导管注浆法将孔内余浆置换成为水灰比为0.5:1的浓浆后,将灌浆塞塞在孔口继续使用这种浆液进行纯压式灌浆封孔,然后采用人工拌制干硬性水泥砂浆封堵密实,孔口与混凝土面抹平。
四、灌浆质量检查与验收
1、回填灌浆
A.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应在灌浆结束7天后进行,检查孔应布置在脱空较大串浆孔集中以及灌浆情况异常的部位,其数量宜为每10m~15m布置一个检查孔。
B.回填灌浆检查可采用钻孔注浆法,即向孔内注入2:1的水泥浆液,在规定的压力下,初始10min内注入量不超过10L,即认为符合标准。
C.检查孔检查结束后,应使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将钻孔封堵密实,孔口压抹齐平。
2、固结灌浆
A.固结灌浆质量检查在相应部位灌浆结束3-7天后进行,灌浆质量检查为单点法压水试验,检查孔的数量不应少于灌浆孔数的5%,并结合灌浆资料综合分析评定,压水试验的操作严格按照《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01)附录A执行。同时按监理人要求进行岩体波速或静弹性模量测试,并将测试成果提交监理人。
B.检查孔压水试验的孔位布置:一般布置在地质条件差,耗浆量大,灌浆出现异常的部位。
C.固结灌浆质量检查标准为,各孔段压水透水率小于1Lu,压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并不大于1.0Mpa。
D.合格标准:85%以上试段的透水率不大于设计规定值,不合格孔段的透水率值不超过设计规定值的150%,且分布不集中,可认为灌浆质量符合要求。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