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模式及生态修复技术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模式及生态修复技术探析

闫君

东海县水政监察大队 江苏省连云港市 222300

摘要:针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而言,不仅可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且对于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工业化发展迅速的背景下,我国中小河流污染情况也愈发严重,分析与治理力度不足等有一定关系,故重视中小河流的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期间需合理应用施工技术,旨在维持中小河流的良好生态环境。

关键词:中小河流;治理模式;生态修复技术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人类活动日益频繁及自然灾害的频发,我国中小河流生态环境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洪涝灾害的损失中,因中小河流而引起的洪涝灾害占比较大,逐渐成为洪灾损失的主导因素。现阶段,仍然有一些中小河流存在生态恶化、防洪功能较弱、水体污染等情况,为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大对中小河流治理的重视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也起着积极的意义。

1.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模式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31号)中提出了“要尊重自然规律,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兼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需要,尽量保持河道自然形态,促进人水和谐”的总体要求。这种近自然中小河流治理的要求体现在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和实施工作中,并促进了我国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模式的建立和技术的发展。

在中小河流生态治理工作中,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的局面,越来越多的河道治理工程采取防洪、生态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在提升防洪减灾能力的基础上,从中小河流水系自身的自然规律出发,重点突出生态治河理念,更多地关注恢复和维持中小河流及河岸生态系统。工程布局结合中小河流自然形态,宜宽则宽、宜弯则弯,断面设计中采用多元化结构形式以及生态护坡护岸,重点突出恢复中小河流生态多样性。依据不同区域的地貌特点、气候条件、中小河流特性等,将中小河流划分为不同类型,总结提出多种中小河流治理模式。河流生态恢复治理集成分类系统,包括四大类模式:不同区域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恢复保护模式、不同河段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恢复保护模式、不同规模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恢复保护模式、不同健康状况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恢复保护模式。针对城市中小河流,城区中小河流治理修复应以水质提升为基础,保障河岸生态过程完整性,融合城市特色生态景观及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
   总体上,中小河流生态治理采用了近自然中小河流治理模式,依据中小河流分区分类的方法,在确保防洪防灾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中小河流的纵向、横向和垂向三维连通性,保护和恢复中小河流形态的多样性和生境的异质性,改善和维持水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近自然中小河流治理相比传统模式更加适应当前对人们对中小河流的生态、景观、文化等多元化需求。

2.中小河流生态修复技术

2.1生物修复技术

为了使中小河流的水生态得到更好的修复,必须对中小河流进行生物多样性的修复,并使其周边的环境恢复生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水生动物,一种是水体中的微生物。许多中小河流附近都会有农业生产,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会逐渐流入中小河流,导致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升高,从而导致水中的植物大量繁殖。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添加草鱼、鲫鱼等具有一定适应性的草食性水生生物,来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此外,还可以通过培养某些微生物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能很好地降解细菌,采用该技术时,必须对水体进行人工增氧;在应用微生物菌群技术时,应根据水体条件选用适宜的菌种。

2.2河岸生态修复技术

河岸生态恢复主要是指对河道两侧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包括植树造林、植草护坡等措施,以确保水体的多样性。过去,河岸是为水利建设服务的,而现在,它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比如,在水流比较急的地方,可以种植一些具有良好抓地性能的低矮植物,从而有效地保护土壤。该方法使该工程具有较好的环境保护作用,并与当地的中小河流地貌相适应,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此外,还可以在护坡工程中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地等植物,尤其要根据当地的生物习性,对河道进行恢复,尽可能的营造出与原生生物相似的岸边环境,为其提供较好的生存条件。在岸边设置一套完善的绿化体系,也能改善河床周边的土壤状况,枯枝腐烂后产生的腐殖质,为水生生物提供养分,使得河岸与河岸之间形成了一种共生和谐的关系,从而较好地恢复水体的生态。

2.3物理修复技术

由于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相对较慢,且其应用周期较长,因此,采用物理修复技术是可行的。比如一些中小河流附近的土壤侵蚀比较厉害,所以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很高,在没有雨水的季节,水生生物很难生存;此时就可以进行物理修补了。首先要加强周边的堤坝,避免更多的泥沙流入河道,之后再进行彻底的清淤,为水中的生物提供相对较好的生存环境;最后采取其它方法进行治理,以提高治理效果。

2.4人工浮岛技术

利用先进的技术,在河床上设置浮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河床整治方法。这些浮岛是用来培育微生物和植物的,可以起到生物降解作用,将水体中的污染物分解掉,从而达到净化河水的目的。人造浮岛的安装、维护、操作都很简单,它的灵活性很大,既可以作为中小河流的管理,也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植被,增加中小河流的美感。

2.5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建设涉及到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方面,通过它们的相互影响,达到治理水体生态的目的。该技术是一种综合技术,它对河床的斜率、坡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人工湿地不仅可以改善中小河流的净化能力,还可以调节周围的气候、大气和环境,并且经过合理的规划,可以增加观赏价值,为人类的生活和动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其形成周期要比自然生态周期短得多,这对现代中小河流的治理具有积极的作用。

3.提高生态修复技术的建议

3.1科学配置植物技术人员

第一,在水下,可以利用种植水生植物的方法,建立起一片河底植被恢复区;改善水质,使河底植被得以恢复。比如,可以在河底种植金鱼藻、狐尾藻等来美化水体。第二,在水位变化的地区,可以在水中种植芦苇、香蒲、水葱等,并利用水草叶片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水流对河床的冲刷,从而为动物的繁殖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第三,在坡岸区,可以通过栽植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来减少中小河流对堤岸的冲刷和雨水的冲刷;防止土壤侵蚀,提高河床的稳定性。第四,可以在中小河流和陆地上种植水杉、落羽杉等植物,利用发达的植物根系,将堤坝加固,防止堤坝垮塌。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中,要合理运用各种不同的植物,创造出更丰富的水体生态,使城市景观更加美观。

3.2提高中小河流外观的多样性

通过纵向和横向连通河道,可以形成多元化的河道,丰富河道的形状,防止河岸和河床的硬化。横向连通可以使河道的弯弯曲曲的流型得到恢复,纵向连接可以形成复合剖面,可以采用透水性防护结构。另外,要强化自然材质的运用,可以选用石头和柳条作装饰和固定,以防止河道护岸产生硬化的问题。

3.3丰富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利用植物栽培,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同时也可以投放适当数量的鱼虾,形成一个完整的食物链,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目前,常见的做法是在水面变动的地区和岸边地带栽植睡莲等水生植物,并在水下种植金鱼藻等水生植物,为微生物的繁殖创造条件;将鲫鱼、鲤鱼投放到水中,利用贝壳和螺钉对水体进行净化,形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

结语

综上,在我国生态和谐的维持中,中小河流治理是关键内容。在中小河流的治理中,需合理应用河道治理施工技术,重视施工质量的控制,旨在充分发挥治理效能,改善中小河流生态,这对于防止或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起着积极的意义,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2]张向,李军华,董其华,等.新时期中小河流治理对策[J].中国水利,2022(2):3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