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农业环保和农村能源站 云南 景东 676299)
摘要:分析外来物种入侵方式,造成的危害,找出存在的问题,探讨外来入侵物种治理方法及措施。
关键词:外来入侵物种,危害及防治
外来物种种类很多,部分外来物种给人们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益处。当外来物种在引入地新的环境条件下存活、定居、繁殖、迅速发展成庞大的种群,并不断地向周围地区扩散时,对生态系统、人类生活环境及生产造成了明显的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危害和经济损失时,该外来物种就演变为外来入侵物种。
一、景东县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现状
2022年景东县开展的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按照普查参考清单,结合景东县主要地理环境特点,全县设置普查踏勘路线36条,踏勘点57个,覆盖景东县13个乡镇,设置样地调查点29个,通过手机APP记录踏查点面积、生境类型、入侵物种名称、危害对象、发生面积等,录入普查系统农业外来入侵物种130种,其中:植物98种,水生物种2种,入侵病虫害30种。危害较严重的入侵植物主要有:紫茎泽兰,飞机草、三叶鬼针草,野茼蒿,肿柄菊,苏门白酒草、藿香蓟、牛膝菊、水花生、小蓬草、菟丝子、水葫芦、薇甘菊;水生物种主要有:福寿螺;入侵病虫害主要有:芒果象甲、红火蚁。根据普查结果发现藿香蓟、飞机草逐步增多,紫茎泽兰、肿柄菊逐渐减少;马缨丹在我县川河边作绿化植物种植,呈扩散趋势,福寿螺、芒果象甲发展比较快,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危害;牛膝菊等外来入侵植物虽然普遍存在,但未对农业生产造成危害,总体来看我县的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可控。
二、入侵的方式
(一)自然侵入
外来入侵物种通常借助风力、水流等自然媒介进行传播,有的甚至通过鸟类等动物传播种子进行扩散。以紫茎泽兰为例,该物种从中缅、中越边境自然扩散并侵入我国境内。
(二)人为引进入侵
一是人为有意引进外来入侵物种。为了发展农业、林业、渔业、药业等,有意识引进优良的物种品种,包括用于观赏、药用、饲料、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等目的的引种。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和带来了大量入侵物种,如福寿螺、水葫芦、马樱丹等,这些入侵物种引进后,由于缺乏天敌制约泛滥成灾,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后果,影响农业生产安全;二是无意引进的外来入侵物种。部分外来入侵物种是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无意入侵的。如豚草,最初是随火车从朝鲜传入、假高粱是从美洲国家的进口粮食中传入我国的。
三、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
(一)破坏生态环境
大多数外来入侵物种适应新环境性极强,本地物种没有能力与其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大肆扩散蔓延,破坏本地物种生长环境,侵占本地物种生存空间,甚至侵食本地物种,而本地物种由于受外来入侵物种的排斥、侵食导致部分本地物种灭绝,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有的外来入侵物种大量吸收土壤水分,破坏自然景观。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对其控制和清除都十分困难,造成生态平衡系统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二)严重影响经济发展
外来入侵物种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经济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据调查,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对我国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遗传资源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也非常严重。这些物种通过改变生态系统,对水土气候等环境条件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导致间接经济损失。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外来入侵物种常常引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成为贸易制裁的重要借口和手段。例如,我国出口美国的木制品包装因光肩星天牛问题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了数以千万的经济损失。因此,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的农业、林业、渔业等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不仅带来了重大经济损失,还对我国的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及遗传资源造成了严重威胁。
(三)危害人体健康
外来入侵物种不但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安全,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还会危及人体健康。如40年前从朝鲜传入我国的豚草,开花时豚草花粉四处飘散,其花粉导致的“枯草热”病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体质过敏者可能会经历哮喘、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引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导致人员死亡。此外,福寿螺是某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麝鼠也可能传播野兔热,这些因素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这些潜在的健康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保护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四、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方法
(一)人工防治。依靠人力,捕捉外来入侵害虫或拔除外来入侵植物。人工防治适宜于刚刚传入、定居,还没有大面积扩散的入侵物种,人工防治可迅速清除一定的入侵物种但繁殖能力非常强的入侵物种清理后容易再次生长蔓延,特别是清理后如不妥善处理残株(体、卵),就可能成为新的传播源,会加速入侵物种的扩散,需要年年防治。
(二)机械防治。利用专门设计制造的机械设备进行入侵物种防治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可以迅速清除大范围的入侵物种,对生态环境非常安全。然而,机械防治也面临着一些技术挑战和后续处理问题。例如,云南省昆明曾设计制造过一艘机械打捞船用于清除滇池的水葫芦,但由于技术问题,最终未能成功。此外,福建农业大学也曾帮助福建宁德地区设计制造“割草机”来控制大米草,但同样因技术问题未能取得预期效果。除了技术问题外,机械防治后如果不妥善处理入侵物种的残株,可能会成为新的传播源。因此,在实施机械防治时,必须考虑到后续处理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防治效果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
(三)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在清除入侵物种时确实具有效果迅速、使用方便、易于大面积推广应用等优点。然而,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首先,化学防治往往会杀灭许多本地物种,这可能会对本地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其次,化学防除的费用通常较高,在大面积山林及一些自身经济价值相对较低的生态环境如草原使用可能不经济、不现实。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环境如水库、湖泊,由于对水质和环境的影响,化学农药的使用是受到限制的。另外,对于许多多年生外来杂草,大多数除草剂只能杀灭地上部分,难以清除地下部分。因此,需要连续施用,这可能会导致防治效果难以持久。因此,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优缺点,并谨慎选择使用对象和时机。同时,应探索开发新型、高效、安全的生物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替代品,以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四)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外来入侵物种的原产地引进食性专一的天敌来控制入侵物种的种群密度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恢复和建立入侵物种-天敌之间的相互调节、相互制约机制,以维护生态平衡。生物防治具有控效持久、防治成本相对低廉的优点,同时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然而,生物防治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它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产生明显的效果,这对于那些需要在短时间内彻底清除的入侵物种来说可能不太适用。其次,引进天敌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也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如果没有经过科学的风险分析,引进的天敌可能会成为新的外来入侵生物,从而带来“引狼入室”的后果。因此,在使用生物防治方法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优缺点,并谨慎选择使用对象和时机。同时,应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和引进天敌的监测和管理,确保防治效果的同时也要避免产生新的生态问题。
(五)综合防治。将生物、化学、机械、人工等单项技术融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不足,达到综合控制入侵生物的目的,这就是综合治理技术。这种综合治理技术并不是各种技术的简单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融合,彼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利用生物和化学防治综合治理入侵植物为例,这种方法融合了化学和生物防治的优势,同时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综合防治具有速效性、持续性、安全性、经济性等特点,因此具有一次投资、长期见效的优势,防治成本相对较低。通过综合治理技术的运用,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外来入侵物种的扩散和危害,保护本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在实际应用中,综合治理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繁殖能力,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条件,以及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等。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综合治理方案,选择合适的治理措施和技术手段,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五、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监管机制不完善。外来入侵物种有的是自然侵入,但是有很多是人为引入的,目前外来物种的监管机制存在问题,相关部门之间缺乏统一性。
2.监测机制缺失。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具有严重的危害。其破坏程度取决于入侵物种的种类和扩散面积。由于缺乏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和调查统计,往往只有当问题大面积爆发时才会引起关注和重视,此时治理难度和成本也大幅增加。因此,监测机制的缺失是导致当前外来物种问题日益严重的原因之一。为了有效应对外来入侵物种问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包括对外来物种的引入、扩散和繁殖进行监管和控制。同时,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的认知和防范意识,促进社会共治,共同推进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
3.法律法规不完善。要有效阻止外来物种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御,从源头上控制入侵物种,做到防患于未然。
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一些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法律法规,但没有一部是真正专门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并且相关法律规定零散,法律效力层次低,无法应对当前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形势。如外来物种引入许可证制度、综合治理制度等还不健全。
(二)对策及建议
1.充分认识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监管、清除工作的重大意义。外来入侵物种事关国家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控,对于稳定粮食产量,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非常关键。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清除工作,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2.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层层压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指导,组织强有力的工作专班,扎实推进外来入侵物种监测、监管、防治、清除工作。
3.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科普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外来物种入侵防控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营造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4.开展生态监测。对已入侵物种的区域进行定期监测,密切关注其种群动态以及对本土物种的危害,相关行业部门要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本地生境适应性研究,重点关注入侵的生态后果,防止灾害性后果的发生,要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检疫研究,掌握入侵物种动态。
总之,在保护生态安全与生物多样性方面,应该对外来物种的入侵加大防范力度。同时,更应重视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法律调控。面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形势,只有建立更为完善的风险评估制度,才能更好应对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形势。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普洱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调查,陶川.
2.景东县农业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报告,景东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3.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天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