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0
/ 2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雷娜 黄云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中医科

邮编 408000

【摘要】 目的 分析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对比两组静脉血流峰速度与及下肢疼痛、肿胀、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观察组股静脉、腘静脉流速、血液平均流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DVT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可改善静脉血流速度,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脑卒中;护理干预;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

脑梗死患者属于深静脉血栓(DVT)高发人群。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30-40%的患者可能会进一步发展为DVT,并且其中50-60%的患者可能会合并肺血栓栓塞(PTE)。VIRCHOW等学者认为,DVT发生和发展主要由血管壁受损、慢血流和高凝血量三个因素造成[1-2]。在国外,预防性干预已成为中风患者的一种常规实施方法[1]。为此,本文对10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脑卒中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50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47-85岁,平均(68.59±1.98)岁。对照组,男35例,女15例,年龄48-87岁,平均(68.98±2.01)岁。

诊断标准[4]:①患者出现下肢肿胀、疼痛,患肢皮 肤颜色改变,呈暗红色。患肢广泛性浅静脉怒张。②常有创伤、长时间手术、年龄大、妊娠、瘫痪等诱发因素。 ③Homans 征阳性。④通过超声多普勒、静脉血流图和 静脉造影等技术可确诊(4)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筒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既往有血栓病史或彩超检查显示 LEDVT呈阳性者;(2)下肢合并严重的血管病变者;(3)存在严重的认知障碍者;(4)存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使用禁忌症者。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 ①抬高患者双下肢高于心脏水平 20-30 cm,每日定时按摩双下肢,按摩 30 min/次,2 次/d。经常做关节屈伸运动,20 min/次。②告诫患者要戒烟,多饮水,饮食要清淡,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2]。③尽量避免在下肢输液及置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④密切观察患者的下肢,若患者下肢出现肿胀、疼痛及颜色改变要及时处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操作流程如下:①清洁患者双下肢,让患者平卧。②将压力腿套置于下肢合适的位置,调整后拉上拉链。③连接电源,将腿套压力保持在5kPa-25kPa(是否有标准值),按照踝、小腿、大腿下部、大腿上部的顺序依次充气。④气压每天治疗2次,每次治疗时长为20分钟,连续治疗2周[3]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股静脉、腘静脉流速。(2)对比两组下肢疼痛、肿胀情况、血栓形成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股静脉、腘静脉流速

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为(53.24±10.89)cm/s、腘静脉血流峰速度(36.15±9.67)cm/s,平均血流速度(31.89±7.64)cm/s,对照组三种流速分别为(45.18±10.18)cm/s、(29.33±9.13)cm/s、(27.11±7.03)cm/s,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股静脉、腘静脉血流峰速度、

平均血流速度(  ±s,)

组别

例数

股静脉血

流峰速度

(cm/s)

腘静脉血
流峰速度

(cm/s)

平均血
流速度

(cm/s)

观察组

50

53.24±10.89

36.15±9.67

31.89±7.64

对照组

50

45.18±10.18

29.33±9.13

27.11±7.03

t

3.823

3.626

3.256

P

0.000

0.001

0.002

2.2 对比两组下肢疼痛、肿胀情况、血栓形成情况

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情况、血栓形成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下肢疼痛、肿痛、DVT情况[n(%)]

组别

n

疼痛

肿痛

DVT

观察组

50

8(16.00%)

12(24.00%)

4(8.00%)

对照组

50

26(52.00%)

30(60.00%)

15(30.00%)

X2

14.439

13.301

7.862

P

0.000

0.000

0.005

3 讨论

中风患者由于肢体活动障碍和长期卧床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是一种非侵入性、无创伤的治疗方法。该仪器通过使用多腔体充气囊进行波浪式充气、膨胀和放气,具有方向性、渐进性和累积的挤压作用。它能加速静脉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通过加压使下肢静脉尽可能排空,在减压时,静脉血液会自动返回,提高静脉血流速度,减少血液淤滞,并形成脉动流,从而改善下肢血液循环。研究表明,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可以减轻脑卒中后患肢的肿胀、缓解疼痛,并降低发生血栓的风险[5-6]

本文将我院收治的5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采取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为(53.24±10.89)cm/s、腘静脉血流峰速度(36.15±9.67)cm/s,平均血流速度(31.89±7.64)cm/s,对照组三种流速分别为(45.18±10.18)cm/s、(29.33±9.13)cm/s、(27.11±7.03)cm/s,两组差异明显;观察组下肢疼痛8例、肿胀情况12例、血栓形成4例,对照组下肢疼痛26例、肿胀情况30例、血栓形成15例,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采取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治疗,能够有效预防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缓解患者下肢肿胀的情况,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静脉血流速度,操作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立雄,张姗姗,张志新,江晓敏.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世界复合医学,2022,8(9):64-67.

[2]龙瑞菊,石国凤,赵金菊,雷飘. 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结合中药热奄包预防老年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131-133.

[3]张少珍. 不同压力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3):109-110.

[4]朱少君,胡水勋.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3):473-474.

[5]王瑞方.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7):105-106.

[6]王静梅,周颐,史艳萍.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 护理研究,2013,27(15):1496-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