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1
/ 2

提升初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策略探究

张丹阳

兰州市第三十四中学  730050

摘要: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朗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感,规范他们的普通话,加强他们的语文基础知识,还能够深化他们对课文内容和中心大意的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可见朗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初中语文的朗读教学有所帮助,进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朗读教学  对策

正文:对初中学生来说,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朗读训练,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课文所学的内容。在初中语文朗读活动中,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学生作为主体的积极的朗读意识。这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够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初中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环境空间,将初中学生的年龄段特点与个性化充分地展现出来,对其良好的阅读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提升。

一、分析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不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教学环节,教师对朗读教学的关注不够,严重地忽略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尽管老师正常讲课能够让学生对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全面理解和把握,但在学生进行朗读的过程中未能发挥其辅导效应。在课堂朗读学习阶段,学生的诵读可以显著地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感受,进而调动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的诵读阶段,学习者通过诵读可以对所学知识加以温习。所以,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能够为语文学习提供一些辅助作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由于初中语文教师对朗读教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忽略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制约了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1.2朗读形式不当

在初中语文教师中,有些教师明白朗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益处,但他们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也没有通过正确的朗读方式来教会学生如何朗读。老师们都没有进行过系统有效地朗读学习,他们也无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朗读方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师在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但却忽略了自身在课堂上的指导地位,这造成了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都在按照自己理解的朗读方式朗读,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指出学生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加以指导。除此之外,一般情况下,老师不会配用背景音乐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来创造一种良好的朗读氛围,让学生们在朗读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情绪。

二、探究初中语文教学朗读能力培养策略

2.1提高教师对朗读教学重视程度

在初中朗读教学阶段,一定要让语文教师意识到朗读教学对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同样朗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教师应该把朗读教学当作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作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当作对初中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在初中朗读教学阶段,只有教师重视对学生朗读方面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初中语文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在此基础上,以提高学生朗读能力为中心,全面、高效地实施朗读教学,提高教师对朗读教学的重视程度。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定期举办朗读比赛,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们的朗读能力,或者定期地对学生们的朗读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核,通过控制阅读文章的难度,从侧面清楚地了解到学生朗读能力的真实水平,进而针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针对性的强化,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2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魅力所在,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朗读,进而形成好的朗读习惯。在学生学习朗读的过程中他们说出自己的朗读心得。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用部编版的课文《皇帝的新装》、《黄河颂》、《背影》等经典作品,使学生沉浸在生动活泼的朗读氛围中,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强烈感受。为使同学们能感受到朗诵的乐趣,老师们可以提前准备好《黄河颂》,配合音乐,让同学们自己去尝试。在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不断地重复,阅读效果很好。经过全神贯注地朗读,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主角此刻的情绪,整个人都受到了一种文化氛围的直接影响。这样会逐渐培养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这种亲自经历的过程,才能够培养学生对朗读的热爱。

2.3打好语文基本功助力朗读

只有掌握了准确的汉语语音,孩子们才能正确地阅朗读课文。这就需要学生在朗读时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连贯、流畅地朗读,要注意感情的表达,要注意语气的变化。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学生说话口齿不清,长时间如此说话会让学生的表达越来越不清。对此,老师应该注意并及时改正。

例如,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背影》这篇文章,在朗读中,有些学生忽略了标点,不注重停顿,这种朗读方式很容易出现错误,而且根本就没有思考的时间。有些作品是出自名家之作,大多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见解,对初中学生来说,是难以领会其意蕴与哲理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利用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缩短与作者的距离。在朗读过程中,朗读速度过快或过慢都会影响朗读效果。因此,在聆听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改正,以提高朗读的正确性。

2.4引导学生反复朗读

朗诵能够使学生们深切地体会到文章的情感,又能够使学生的内心受到冲击。在朗诵的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领学生把握文章的核心,以便提高他们对文章的全面认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要紧抓不放作品的内核思想,引导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诵读,使他们从朗诵中体会到作品中所蕴涵的情感,从而对作品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比方,教师在教学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纪念白求恩》时,要紧紧抓住白求恩的无私奉献精神和他胸怀的共产主义理想,指导学生反复体味文章中的有关词语和段落,感受文章中的感情。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要仔细聆听并且指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认真感受课文中的停顿、语速等方面的变化,并与课文的要点相结合,从而更加丰富朗读所带来的内心体验。重复阅读似乎是一个相对死板的动作,但是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重要。经过不断地朗读,学生能够体会到文章的内涵,从而激发他们在朗读时,尽可能地去表达自己的意思,提高朗读的水平,让学生在对文章的理解和对文章的朗读中产生相互促进的作用。

2.5教师加强朗读的指导和示范

在朗读之前,教师要先做好示范,然后再进行引导。在示范朗读中,教师要注意发音的准确、连贯、停顿、重音等。在朗读教学中,许多学生都无法体会到文章的情感,更不懂得如何用声音去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在此背景下,教师在朗读中应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整个文章的朗读更具感染力。在学生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激发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结束语:综上所述,朗读是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技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需要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感情。

参考文献:

[1]张利.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策略探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9):179-181.

[2]朱晓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方法研究[J].学周刊,2022(34):67-69.

[3]林添才.提升初中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22(1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