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科室: 新生儿科 646000
【摘要】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用于经外周静脉穿刺早产儿的效果,分析其对该病早产儿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以及对置管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新生儿科接收的经外周静脉穿刺早产儿50人,将他们分为人数相等的两个小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早产儿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以及导管留置时长。结果:接受预见性护理小组早产儿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明显低于另一个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32.0%,而且该小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8.0%,高于另一个小组的64.0%,导管留置时长为23.26±5.18d,也比另一个小组的导管留置时长要长。结论:对于经外周静脉穿刺早产儿实施预见性护理不仅可以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还能明显增强导管置管质量。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早产儿;经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置管质量
引言
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用于给早产儿输注药物或提供营养支持。由于早产儿的血管较为脆弱且较难找到合适的血管,经外周静脉穿刺成为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1]。但是因为早产儿的血管较为脆弱,穿刺操作相对较为困难,再加上早产儿的免疫系统较为不成熟,抵抗力较弱,所以容易出现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并发症。对于这一情况就需给予经外周静脉穿刺早产儿相应的护理干预,以便可以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可以更好的确保早产儿生命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近两年来我院新生儿科接受经周静脉穿刺治疗的早产儿50人,运用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分为各25人的两个小组,一个小组命名为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小组中男孩人数和女孩人数分别为13人和12人,平均胎龄为34.01±1.36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451.63±185.28g,平均置管时间为35.26±5.88h;另一个小组命名为预见组,小组中有男孩15人,女孩10人,平均胎龄为33.89±1.41周,平均出生体重为1460.17±189.72g,平均置管时间为34.81±6.24h。研究过程中没有一名早产儿死亡。
纳入标准:胎龄小于37周;临床资料无缺损;实行PICC置管;早产儿家属积极配合研究等。
排除标准:患有遗传代谢性疾病;患有其他死亡风险性疾病;存在血管发育畸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等。
1.2方法
常规组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检查置管情况,以免其出现脱落、变形等情况,同时护理人员还需经常检查穿刺部位,确保其干燥性,而且需注意做好交接班记录。PICC 置管后不仅要注意换敷贴,还要注意冲管和封管,而且换药之前需先进行手部消毒,在日常中如果发现问题就要第一时间告知主治医生。
预见组早产儿接受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如下措施:(1)组建护理团队:组建一支由护士长、专科护士、责任护士组成的预见性护理团队,团队共有10名成员,负责开展预见性护理,同时还要做好日常监护,并对护理效果、护理中发现的问题等进行总结[2]。(2)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组织组内培训,借此帮助组内成员了解最新早产儿PICC 置管护理措施以及PICC 相关并发症应对策略,而且可以指导他们掌握PICC 置管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等,同时帮助他们学习更多PICC 相关知识。等到培训结束后还需组织组员参加考核,通过考核后才能上岗,这样就可促使他们的业务能力得到增强,综合素质获得发展。另外,无论是护士长,还是专科护士都要注意对团队成员的操作进行监督,还要经常进行巡查,这样可以有效培育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1.3观察指标
(1)两组早产儿PICC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两组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后出现机械性静脉炎、导管脱落、导管相关感染、导管阻塞、穿刺点渗液和红肿的人数,计算并发症发生率。(2)两组早产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和导管留置时长:统计两组早产儿一次性置管成功的人数和导管留置时长,计算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 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其中PICC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用百分比表示,导管留置时长用X±S表示,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早产儿PICC 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机械性静脉炎 | 导管阻塞 | 导管脱落 |
常规组 | 25 | 3 | 2 | 1 |
预见组 | 25 | 1 | 2 | 0 |
P值 |
3讨论
早产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他们往往无法通过口服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再加上早产儿的血管系统也较为脆弱,难以承受经静脉输液所需的高压力,因此经外周静脉穿刺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治疗手段。借助这种治疗方法医生可以将药物、营养液或其他治疗液体直接输送到早产儿的血液循环系统中,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营养和药物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PICC 相关并发症的出现。
在本次研究中,接受预见性护理的预见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6.0%,明显低于接受常规护理小组的32.0%,而且预见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88.0%、置管留置时长为23.26±5.18d,高于常规组的64.0%和17.45±4.61d。由此可以说明,对经外周静脉穿刺早产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PICC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还能提升置管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普及。
参考文献
[1]游晓青,邱少锋,郑丽芬.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异位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9):137-139.
[2]朱稚玉,汤晓丽,沙莎等.脐静脉置管联合PICC置管方案在早产儿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04):28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