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岸区永清街消防救援站 邮编:430014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频繁发生的高层建筑火灾已经成为威胁城市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异常迅速,势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带来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做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
1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现状
随着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高层建筑越建越高,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不仅救援难度较大,而且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对社会的影响力也是非常大。一起起血的教训,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尽最大可能排查、消除高层建筑火灾隐患,将火灾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2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难点
2.1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会极大消耗指战员体能。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对消防员登高速度提出新的挑战,消防员需要登高作业,背负着几十公斤的设备向上攀爬,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同时,还会遇到登高路径选择的困难,因为一旦发生火灾,电梯停运,只能靠楼梯,而楼梯又承担着转移被困人员疏散的功能,有人要上去,有人要下来,容易造成拥挤混乱,甚至踩踏事件,影响救援人员快速到达着火点进行有效救援。这些都是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所必然会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加重了灭火救援难度。
2.2现有装备配备难以匹配高层建筑的发展速度。高层建筑灭火救援对消防设施和消防装备要求更高。目前国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施和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消防装备还不能满足高层建筑发展的需要。一是缺乏空中救护设施,没有消防直升飞机,难以快速从高空营救疏散转移楼顶被困人员。二是登高消防车辆少,有的城市尚未配备。三是疏散设施差,安全疏散设施,如救护袋、避难梯、滑梯、缓降器等等,数量配备严重不足,如若发生火灾,给快速、及时疏散被困群众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3高层建筑火灾处置过程中供水困难。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首选室内消防水箱供水,但是如火灾部位已处于猛烈燃烧状态,实际用水量达每秒上百升甚至几百升,远超过消防设计用水量,而且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室内消防水箱不能实现有效供水,或者说供水量不能满足消防救援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从外部地面将水引入,向上供水不仅技术难度大,对装备的要求高,而且还消耗大量的时间,垂直铺设的水带,易被坠落的“玻璃雨”刺破,导致供水中断,耽误救援,丧失最佳救援时机。
2.4高层建筑逃生路径少,易造成人员伤亡。高楼内人员相对集中,没有别的逃生路径,难以短时间疏散。火灾发生后,高温浓烟迅速蔓延,短短几十分钟甚至是几分钟时间就会升至楼顶,使楼内人员陷入危险的境地,难以自主逃生,严重的还会有生命危险。即便是没有生命危险,也会因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产生绝望、情绪失控的念头。在很多高层建筑火灾发生现场,由于场地有限,协调难、供水难、登高难、疏散难、扑救难,错过了最佳的扑救时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3加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成的对策建议
3.1切实摸清辖区内高层建筑现状。高层建筑火灾扑救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也是一直以来消防队伍持续聚焦、深入研究、发力推进,希望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建树的重点问题。辖区内高层建筑数量众多,消防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必须要进行调查摸底,综合分析消防安全风险现状,结合当前消防安全管理法规、标准要求,提出针对性的消防安全完善提升建议。要制定灭火救援作战编成,首先得对本辖区内的高层建筑现状进行调查摸底,将高层建筑分为高层住宅建筑、高层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三大类,同时对建筑高度进行细分,对建筑高度低于100米、100米到250米以及超过250米的进行分组分级管理,建档立卡,切实了解整个区域范围内高层建筑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着重选取住宅、公建、工业三类高层建筑中“最大、最难、最复杂”的单位,作为重点对象,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建立“一队一档”、“一房一案”专项台账,定期组织合成拉动演练,努力打通“救援前一时段”,利用其离救援现场最近的优势,在消防救援主力到达之前,做好扑救火灾、抢救人员、开辟救生通道等工作,为灭火救援行动抢得先机,创造有利条件。对消防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薄弱的,需要重点关注,加强检查,督促整改。
2.2明确高层建筑灭火救援作战编组。将高层灭火救援分为初战、攻坚、总攻和跨地增援四个作战阶段,明确以作战单元出动的基本调派模式,由侦察搜救、灭火冷却、供水供液、破拆排烟、举高作业、安全管控、组织指挥、应急通信、技术保障、战勤保障等功能单元构成,各单元下设若干作战小组。根据单元功能设置作战编成标准,即侦察搜救、灭火冷却、供水供液、破拆排烟、举高作业、安全管理为每个消防救援站都具备的基础性功能单元[1]。组织指挥、应急通信、技术保障、战勤保障为专勤功能单元,由大队级、支队级力量构建。同时,按能力分级原则,将力量编配分为基本作战单元、轻型编队和重型编队,将作战单元融合在基层消防站内,各消防救援站建立高层建筑灭火救援首战作战编成,各大队负责以辖区内消防救援站为单位建立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轻型作战编成,支队依托特勤大队建立一支高层灭火救援重型作战编成,按灾情需要调派作战单元,根据灾情变化升级调派作战力量,既保证第一时间调足力量,又避免出现以往重特大火灾调度中,车辆扎堆、有效作战车辆无法抵近火场等现实问题。
在编成模式方面,以消防救援站首战编成为基本单元,第一时间做到落实固定消防设施选用、落实移动供水途径、落实辖区力量分配、落实增援力量水源安排,下设侦察灭火、疏散搜救、安全防护、火场供水、抢险救援等专业小组。轻型和重型作战编成以首战编成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扩充、拓展,形成新的编成力量。同时加强针对性、实用性、攻坚性器材装备配备,配齐配强高层供液、举高、抢险和保障等车辆装备,以及防护、侦察、救生、破拆、投送和固定支撑等专业器材,确保既能适应独立作战的基本要求,又具备进一步拓展深化、发展为合成作战的可能。在编成保障方面,建好建强物资、装备、技术、卫勤、生活五大战勤保障体系,首战编成实现自我保障,轻型、重型编成由支队战勤保障分队遂行保障。建立健全社会化联勤联动保障机制,当有较多人员伤亡或被困、燃烧面积较大的高层建筑火灾时,提请市政府启动全市应急联动方案,请求相关单位到场联勤联动,协调各部门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第一时间调度各自部门处置事件所需救援力量,形成“分工负责、协调配合、联勤联动”的大作战格局。
2.3以实战为导向,加强作战编成训练。作战编成再完美,如果没有训练,或者训练不到位,也只能是花架子,没有实际作用。以基层消防站为基数,平时力量在基层消防站驻守执勤,定期组织合成训练,发生高层建筑重大火灾事故时,按照要求调度集结、编成作战。重点训练安全监测和评估能力、侦察能力、固定消防设施实战应用能力、控制扑灭火灾能力、负重登高能力、搜救能力、破拆和排烟能力、举高消防车操控能力等能力。通过依托营区、基地、社会单位三类训练场所建立小组、单元、编队三级训练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高层建筑实地训练,做到八必看:消防水源必看、重点部位必看、安全出口必看、疏散楼梯必看、防火分区必看、消防控制室必看、消防车道必看、消防水泵房必看;六必测:消火栓系统必测、水泵接合器必测、防排烟系统必测、消防通信必测、进攻路线必测、消防电梯必测;三必练:微型消防站必练、开辟救生通道必练、特种车辆停靠必练。
参考文献
[1]张少见,明鹏鹏.基于消防救援力量合理布防的作战编成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2, 41 (08): 1151-1154+1159.